指令长汤洪波曾作为首批实行空间站阶段翱翔任务的航天员乘组成员,亲历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历史时候。时隔2年,他又成为重返“天宫”第一人。
:回来往后也惦记空间站吧?
汤洪波:对,由于那是我们的奇迹,那是我们在奋斗的一个目标。所有的过去了往后,等你成功地安全地返回祖国怀抱往后,你会觉得那个地方还是很美好的。

唐胜杰是目前实行空间站任务中最年轻的航天员,不到34岁就实现了他的首次太空之旅。
:这两个月会做梦梦到在天上的事情吧?
唐胜杰:会,有时候常常会梦到自己飘着,溘然创造自己手这样,做梦的时候手这样溘然耷拉下来之后,自己把自己吓一跳。
:在天上有没有做梦耷拉下来的时候?
唐胜杰:那倒没有,天上便是有时候睡起来,创造自己的两个手这样伸着,有时候会吓一跳。
江新林曾经驾驶过坦克,开过战斗机,如今又驾乘过飞船进入太空。网友戏称他从“贝塔”变成“舒克”,又变成航天员。
江新林:我觉得从我的这几个关键点上都是自己比较幸运,但是我想说的便是一定要脚踏实地,一定要把自己面前的活、面前的事情踏踏实实地干好。等有机会的时候,一定不要放弃,不要畏惧,要敢于拼搏,敢于拼一把。
神舟十七号乘组在中国空间站驻留187天,刷新了乘组在轨韶光的记录。这也是我国首次由第二、三批航天员组成的翱翔乘组。指令长汤洪波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唐胜杰和江新林均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中的航天驾驶员。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搭乘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
19时34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你再次去的时候发生什么变革了?
汤洪波:觉得还特殊新,跟我们撤离的时候觉得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空间站的空间变大了,科技感更强了,以前可能便是天宫空间站是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核心舱,然后货运飞船是一条直线。现在它有分支了,在节点舱往两边分,一边是问天,一边是梦天,以是说空间很大。这次一上去会师的时候,首先在天和核心舱会师,我一进去,就觉得回家一样,特殊熟习特殊亲切。
:这是你第一次到空间站去实行任务,对你来说这个第一次给你留下印象很深的是什么?
唐胜杰:入轨初期的时候,我以为须要一个过程。而且空间的这种错觉也会比较明显,就像我们地面倒立一样,我们倒立的话,可能一分钟、两分钟可以,但是你倒立一天,倒立两天,就会很难熬痛苦,尤其是在刚进入就寝区的时候,你从里面的布局来讲,以为自己是躺着的。但是最难熬痛苦的时候,便是开门的那一瞬间,门一开拓现自己是倒挂着的。
本次任务进行了首次空间站舱外维修作业
神舟十七号翱翔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履行以来第30次翱翔任务,也是第12次载人翱翔任务。本次任务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便是进行了首次空间站舱外维修作业。当前,空间碎片日益增多,长期运行航天器受到空间眇小颗粒撞击的情形在所难免。前期检讨创造,空间站太阳翼曾多次受到空间眇小颗粒的撞击,造成轻微的损伤。当时,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还在地面演习,根据操持,进行舱外维修的任务落到了他们头上。
:你们这个乘组开始,出舱就真正去面对在运营的过程中涌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了是吧?
汤洪波:实在我们这一次本来原操持出舱是有些其他的任务要完成,但是由于空间站在轨过程中,那个眇小的碎片击中了太阳翼,导致发电功率低落。
: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还是说要越早修越好?
汤洪波:越早越好,以是说一定要出舱去维修。由于空间碎片你不知道从哪来,不知道它打哪,打了往后不知道它后果怎么样。神舟十六号根据地面的这种提示,通过一些光学设备可以拍照拍到大概确实是有一个洞,以是说一定要出舱去维修。
太阳翼就像是空间站的太阳能板,卖力吸收太阳能,给空间站供应电力。太阳翼功能正常与否,事关空间站的正常运转。中国空间站配备的柔性太阳翼,考虑到眇小颗粒的撞击,特意进行了模块化设计,由很多独立的太阳能电池片组成,即便个中一片坏了,也不会影响整体供电。而维修的第一步,便是要确认故障的位置和缘故原由。
汤洪波:太阳翼离这个舱体还是比较远的,你没有确定它是这个点,打着这个点,影响它发电功率的话,你是很难判断的,由于有可能还有其他点被打了,并不是说我拍到了有一个小点,或者有个小洞,然后它便是这个地方,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其他地方影响。
:那有可能几个点呢。
汤洪波:对,通过地面咱们科学家可以剖析出来,到底是哪个地方受损了,它这个低落的功率是多少,我们该当怎么修它,由于你去修,有可能便是地面也会涌现这种情形,原来的没修睦,把其他好的又给整坏了,很有这种可能性。以是说这个方案的决策过程、方案的制订以及工具的制订,这是一个很关键的。
:当你去实行这个出舱任务的时候,实际上已经非常清晰地知道问题在哪儿了,还是说要通过出舱这种办法去验证问题是不是出在这。
汤洪波:非常清晰地知道问题在哪了,包括地面的方案,工具的设计,由于它没有现成的工具。而且舱外航天服的那个手套,由于舱外的温差可能有上百摄氏度,以是说手套也轻微厚一点。一样平常的工具根本用不了,那就要专门设计工具,专门设计的这个工具好不好用,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也是不太确定的。
为了仿照太空环境,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在水下练习了好几次。
:像01他所做的统统事情,是不是你们在地上的时候,02、03都要去做?
江新林:对,相互补充的,我以为我对机器这方面,还是比较善于的,由于大学学的也是关于机器的一些知识。我们出舱维修的这些工具,那都是机器式的,以是说我上手起来会更快一些。
第一次出舱活动 准备充足
神舟十七号发射时,随飞船上行了维修工具和一块太阳翼帆板。
汤洪波:这个工具由于是专门设计的,没在太空用过,不知道到底好不好用,在天上一贯便是熟习、研究它、练习它,琢磨这个东西怎么用,还真正地穿上出舱的压力服加深压力,这样子一比一地去练习。我还专门提出来便是说,我们要带一块太阳翼的帆板在舱内进行仿照,这样子我们才能够在最大限度逼真地仿照我出舱往后,会面临一些什么问题。
2023年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准备进行第一次出舱活动。出舱之前,汤洪波和唐胜杰又进行了大量的仿照演习。
汤洪波:由于出舱活动它有个气闸舱,把那个舱门一关,你什么东西准备好了就准备好了,准备不好这次出舱你就完不成任务了,由于你缺一个工具,你是完不成任务的,它不像地面,说你给我递个什么工具来,你赶紧去买一个工具来,没有,你这个可能就得重新来,打开门然后重新再进行那个。以是说出舱活动繁芜就繁芜在这个程序特殊严谨。我们天地一体,一定要把这个关口把好,这便是这个繁芜程度,寻衅性也在这里面。
2023年12月21日14时10分,汤洪波打开问景象闸舱出舱舱门。两年前神舟十二号的出舱活动中,汤洪波是在舱壁自主攀爬,这一次,他登上了机器臂。在机器臂的托举下,汤洪波被转移至天和核心舱太阳翼干系作业点位。
随后出舱的唐胜杰在舱壁自主攀爬转移,赞助不雅观察,合营汤洪波展开舱外作业,江新林在核心舱内进行支持事情,紧张卖力机器臂的操控。
:在现场你能给他什么帮助?
唐胜杰:他每一步操作我都会很负责地去看,如果操作跟我们之前的演习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会及时地提醒。我如果涌现什么问题,舱里面有03,我表面还有01,他会相应地给我一些提示,以是我爬舱的过程中,包括站在那看他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是很有底的。
江新林:我们的修复任务,是在太阳翼帆板上打三个孔,把击坏的电路给断路掉,防止发生短路征象。
由于太阳翼是发电、供电设备,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电流,影响作业安全。因此,维修作业只能在阴影区进行。空间站大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最适宜的阴影区作业窗口只有二十几分钟。
舱外维修的操作,大概有20至30个动作,对航天员操作的精准度及航天员对工具的利用闇练度哀求极高。
唐胜杰:他的操作都是完美无缺,跟地面演习的,跟我们天上演习的是千篇一律的。但便是涌现了一些没有碰着的状况,这个时候特殊焦急,干焦急,没有办法。正常是我们三下就能把那个孔打开,我们当时的处置预案,便是如果打不开,我们就只能等下一个阴影区。
这一刻,这不仅是对出舱航天员技能能力的磨练,更是对勇气和决心的寻衅。
:如果就这一轮给你的20多分钟的阴影区韶光,你没有去完成的话。那要等多永劫光呢?
汤洪波:等一个多小时吧。
:那这一个小时,你可以去做别的事吗?
汤洪波:不能做。
:那就只有等。
汤洪波:只能在这等待,所有人都在这等待,地面上的测控职员、指挥职员,海上的测控职员、天上的航天员,所有人都得等着。你延误很永劫光就焦急了,经由几次没打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当时我就提出了一个方案,我要手上去给它施加一个压力,在工具之外再施加一个压力,本来原来是设计的,不要扶的,我这个发起,地面指挥职员也很快相应了,就赞许,我们就按照这个新的方案,终于把这个事情做成了。
按照程序,进行维修操作的同时还要做天地的交互确认。作业完成往后还要判断维修作业有没有达到预期,步骤和环节会增加很多。
:碰着了新问题,韶光就变得紧了,你还希望在这个有限的韶光内完成,去办理这个新涌现的问题,那一定会有一个倒计时的阶段。这个时候有没有人见告你,现在倒计时多永劫光了,你还有多少分钟的量。
汤洪波:没有,我们跟天地合营很默契,便是操作完一个动作,又进行其余一个动作,非常连贯。
:但是谁来判断过去了多少韶光?还有多少韶光?
汤洪波:反正我们的习气便是这样,全力以赴地先把手头的活干好,就像我们打篮球的时候,我们不能盯着那个记分牌去打比赛是一样的。我们须要的是专注,是全力以赴,我们现在如果地面没说终止,我就一贯干下去,一贯全力以赴地全速地把这个事情干好。
当汤洪波把维修工具从太阳翼上撤下来的那一刻,刚好太阳冉冉升起,分秒不差。
2023年12月21日21时35分,经由约7.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器臂和地面科研职员的合营支持下,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等既界说务。实行任务中的一个细节,让汤洪波至今影象犹新。
汤洪波:我是站在机器臂的末端,我人是最靠近太阳翼的,但是它那个太阳翼柔性的它会有一定的波折,刚开始够不着,还是往我身体这边轻微拉了一把。我觉得好神奇,我居然在太空,可以拉着太阳翼,在这进行操作。
:那是一种什么感想熏染?
汤洪波:便是满满的科技感和这种自满感,很愉快,我实在是个山村落的孩子,我小时候便是在屯子,便是我们插秧,夏天暑假的时候,湖南屯子水稻田里面那个水晒得很烫,可能有五六十摄氏度,脚都下不去,烫脚。我那时候初中的时候,高中的时候,暑假就要插秧,特殊晒、特殊难熬痛苦,然后我就想着,天上假如有一朵云飘过来挡着这个太阳就好了,但是没想到我现在有机会能够到太空去,去维修太阳翼。这个超过太大了,我觉得特殊神奇。
汤洪波:永久相信坚持的力量
1975年,汤洪波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那个曾在稻田里仰望天空的少年,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能从太空俯瞰家乡。1995年秋,校园里的一纸招生通知布告让汤洪波心潮澎湃,空军翱翔学院来招收翱翔学员,经由层层选拔,汤洪波成功被录取。毕业分配时,为了得到更多的翱翔机会,他放弃了内地,选择了在西北大漠开战斗机。
汤洪波:神舟五号飞天往后,我当时看***,便是说航天员是从翱翔员里面选拔的,我们有一个朋友就跟我说,没准往后你也可以成为航天员,我当时说不可能,不可能。但是可能心里就有一颗这样的种子,或者说有这个观点了,后来有机会,我就想那我一定要去试试,我要努力争取。
2009年,我国开始第二批航天员招录选拔事情。此时,已经担当翱翔大队长的汤洪波当仁不让地报了名。
汤洪波:我在选拔的时候,我就全力以赴,每天好早安歇,准备好,在现场就问那些年夜夫、老师,这个实验,这个选拔项目的哀求是什么?标准是什么?我怎么样才能做好一点。我每一步都踏踏实实,可能刚开始没想成为翱翔员,没想成为航天员。但是机会来了,我全力以赴地去做好我每天要做的这一件小事。
2010年,35岁的汤洪波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的一员。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这也是汤洪波的首次太空之旅。为了这一刻,他足足准备了11年、4000多个日昼夜夜。而这次重返太空,仅仅间隔了两年。
汤洪波:我实在很喜好一句话,便是永久相信坚持的力量。实在梦想还是要有的,真的随着时期的发展,日月牙异的科技发展,没准真的能够实现。
唐胜杰:从山路到太空
唐胜杰的家乡甘肃,自古以来就有着敦煌飞天的神话传说。1989年12月,唐胜精彩生在陇中黄土高原的一个小村落落。到了上学的年纪,由于家离学校很远,唐胜杰须要走上两个小时。这条漫长的上学路,唐胜杰一走便是8年。
唐胜杰:我从6岁开始上学,我一贯走到了我上初中。由于我特殊小,又是山路,弯弯曲曲的山路,全体走下来将近两个小时,我中午都是不回家的,在学校用饭,一贯到晚上才能回家。但是那个时候并没有以为累。我现在看我们家小孩现在也6岁,但是我以为我要在6岁的时候,让他走那么远的路,我可能下不了这个决心。
:那当时你为什么能走下来呢?
唐胜杰:由于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下来的。
:想过偷
唐胜杰:没有,那时候我特殊喜好上学,由于那里有我的小伙伴。
受两个当兵的堂兄影响,参军从军一贯是唐胜杰的梦想。凑巧的是,高三那一年,空军翱翔员招录的一个点就设在他们学校,他路过后便绝不犹豫地报了名。在经由上百项的严格体检和层层筛选后,2008年,唐胜杰如愿以偿拿到了空军航空大学的录取关照书。
从翱翔学员蜕变成翱翔员,须要经历一次次考察,淘汰率达到70%。为了不被淘汰,唐胜杰将各种翱翔方法、数据、操作办法牢记在心,每个科目都要一遍遍练习,直到形成肌肉影象。就这样,唐胜杰一次次顺利通过考察,成为一名战斗机翱翔员。
10余年间,唐胜杰的翱翔航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安全翱翔1000余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翱翔员。2020年9月,唐胜杰成功入选第三批航天员,实现了从天空到太空的梦想升级。
:如果依照第一拨、第二拨航天员,他们以10年计这种演习全体过程的话,你以为如果我能够具备和他们一样上天的标准,我要多付出什么?
唐胜杰:那个时候我就以为我一定要向前冲,冒死向前冲,我没有给自己蝉联何退路。如果别人上完课安歇了,那我就不能安歇,我要更多去看一些干系的知识。之前听说12点之前航天员很少睡觉,我自己体会到了,真的是要那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2022年6月,唐胜杰入选神舟十七号载人翱翔任务乘组。两年的刻苦演习终于让他得到了通向太空的入场券。
:实在你前辈的10年也好,20年也好,有的是时期所限,由于的确是没那么多机会。你们遇上了,变成了一种像日常的调班了。
唐胜杰:我们开玩笑说铁打的空间站,流水的航天员。
江新林:会开坦克和飞机的航天员
2024年3月2日5时40分,江新林打开问景象闸舱出舱舱门,登上机器臂遨游太空,从坦克到战斗机再到空间站,江新林的人生越飞越高。1988年,江新林出生在河南开封杞县的一个屯子家庭。中考后的那年夏天,为了替父母减轻包袱,江新林曾随着哥哥外出打工。
江新林:我记得很清楚,一个火车站,当时火车站要在原址上建筑一个厕所,我们就在那上面挖地基。我当时年事最小。
:那你这么小,在工地上能做什么?
江新林:我跟他们一样,也是拿着铁锹从地基挖土,往上翻,我有一股猛劲,但是干起来持续性还是不足。末了我就想个办法,干着干着太疲倦了,手都酸了,胳膊也举不起来的时候,我就去上个厕所,洗把脸精神精神回来连续干。吃得也不好,睡觉便是一个小的蚊帐,每天起来之后蚊帐里面全是蚊子。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江新林回家后决心要好好读书,当时他的大姐在武汉上大学,与他同年参加高考的二姐成绩并不理想,想要复读一年。家庭的经济状况已经捉襟见肘,于是江新林报考了军校,不仅能减轻家庭包袱,还能实现他的军人梦想。2006年,江新林成功被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录取。
附近毕业时,一个出乎猜想的机会溘然降临,空军面向各地军校招募翱翔员。得知后,江新林决心飞向更宽广的天涯。他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成为一名翱翔学员。
:你当时为什么上这个军校,是由于你想减轻家里的包袱。顺着这个出发点去考虑的话,你应该稳妥地找一份连续往前发展的道路,但是你没有,你开始自己去追随自己的梦想了。
江新林:我大姐当时也是大学毕业已经参加事情了,家里面经济条件已经逐步向好,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了,就想自己能拼搏一把就拼搏一把。
:完备两个领域,就意味着别人开始有了奇迹的时候,你又从零开始去学习了,你乐意吗?
江新林:乐意,现在想起来我也不后悔。由于翱翔员这个职业是刀尖上的舞者,更具寻衅性。我喜好做一些寻衅性的项目。
翱翔生涯10年间,江新林共安全翱翔1000余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翱翔员。我国启动第三批航天员选拔时,江新林再次报了名并成功入选。2022年6月,江新林成功通过考察,入选神舟十七号载人翱翔任务乘组。
神舟十七号第二次出舱活动,江新林在机器臂的托举下转移至作业点,汤洪波在舱壁自主转移,合营江新林舱外作业,唐胜杰则在核心舱内操控机器臂进行支持。
:你第二次修什么呢?
江新林:这是两次任务,我们指令长第一次出舱的时候,在太阳翼帆板上打了两个孔。我的第二次出舱任务是在机器臂上,对太阳翼帆板打一个孔,然后把太阳翼箱板上一根坏掉的线缆给割断。
为了完成好任务,光是出舱时上机器臂脚限位器这个动作,江新林就在舱内练习了很多遍。
在第一次维修试验的根本上,第二次出舱活动重点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维修事情,修复了前期因空间眇小颗粒撞击的影响。
:有了汤洪波那一次碰着紧急情形,对付你第二次做这个事情,是不是就不存在他第一次面对的那个问题和困难了?
江新林:通过第一次指令长的履历,我们反复地进行考虑,跟地面进行沟通,也想到理解决的办法,便是用手压着刀头的办法,这种方法我们在舱里面也演习到了,便是用这种办法是可行的。
经评估剖析,太阳翼发电性能状态正常。出舱活动期间,航天员还对空间站舱体状态进行了巡检。经由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2024年3月2日13时32分,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器臂和地面科研职员的合营支持下,完玉成体既界说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历史上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举动步伐的维修任务,具有主要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意义。
除了完成两次出舱任务,神舟十七号乘组还开展了84项空间运用在轨实(试)验,天生了60余种200多个各种样品。2024年3月14日,神舟十七号乘组与地面科研职员密切协同,顺利完成了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取回事情。
汤洪波:当时我们拿回来一看惊呆了,这么大一个盒子在舱外暴露了很永劫光,它的反应各种各样,不一样。它实在有些是为将来的月球或者是说深空探测,或者是其他航天器设计进行一些材料的实验,我觉得这个东西特殊好。
实行神舟十二号翱翔任务时,汤洪波曾将小红薯作为个人物品带上了空间站,这一次,空间站已经有了被称为“太空菜园”的太空栽培装置。
汤洪波:现在的太空菜园它有一套的流程,包括浇水、施肥、播种,包括温度、湿度,这便是我们载人航天的一个特色,可能刚开始只是一个点子,后来经由不断地迭代,太空菜园会越来越好,会越来越大。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跟随他们一起到来的还有几位分外的成员——斑马鱼。神舟十八号乘组要履行海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
汤洪波:鱼刚一上去了往后,它不像地面总是这样游来游去,它也分不清东西南北,就翻着肚子在那里游,就翻着肚子吃东西。你要在地面它翻着肚子可能便是弗成了,但是在太空我们知道它也晕了,挺故意思的。
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共同生活5天后,2024年4月30日08时43分,神舟十七号作别空间站,动身返回地球。17时46分,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七号载人翱翔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七号乘组返回后,相继完成了隔离规复、调理规复阶段各项事情,已全面转入规复不雅观察阶段。在完成规复期各项事情、进行规复康健评估总结后,3名航天员将转入正常演习事情。
:第二次能够重返空间站,很快就实现了。下一个梦想是什么?由于我们立时就要登月了,你敢不敢往那想?
汤洪波:按照我惯有的想法,我肯定是不会跟别人说我有这种想法,但是实在你说没有这样的想法,这该当是我们每个航天员,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上九天揽月”。在一个数字化场景里面,我拍了一张照片,便是我站在月球上遥望地球,那也是我的梦想,以是说处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期,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这样一个国家如日方升的时期,是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幸福和幸运。
编辑 李忆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