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工业旧事80年代初天津电子仪表行业厂、校、所相结合效益凸显

工业旧事80年代初天津电子仪表行业厂、校、所相结合效益凸显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通讯 2025-04-1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那时候电子仪表企业发展新产品,紧张依赖三个方面的力量:一是充分发挥现有技能力量,大胆利用厂里技能职员;二是靠本局的研究单位搞;三是引进国外前辈技能和具有前辈水平的样机,吸取国外之长。

在1980年旁边,他们又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便是借助社会上的技能力量,和大专院校相结合,共同进行技能开拓。
他们感到,这是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变为生产力的有效路子。
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情报灵,技能力量雄厚,测试条件完善,每年都源源不断地试制出大批新产品,但他们缺少生产条件,许多新产品鉴定后无法投产,而电子仪表行业的企业情形正好相反。
双方联手,恰好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工业旧事80年代初天津电子仪表行业厂、校、所相结合效益凸显 工业旧事80年代初天津电子仪表行业厂、校、所相结合效益凸显 人工智能

据统计,在80年代初的2-3年里,天津市二机局共有34个企业和23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钩,共同研制56项新产品,有不少达到了国内外前辈水平。
他们的紧张做法有以下几种:

工业旧事80年代初天津电子仪表行业厂、校、所相结合效益凸显 工业旧事80年代初天津电子仪表行业厂、校、所相结合效益凸显 人工智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聘请专家、教授作企业的技能顾问

市二机局从6个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正式聘请了11名专家、教授、讲师、工程师作为部分公司和企业的技能顾问。
他们不断为电子仪表行业供应产品发展方向,直接参与新产品的试制事情,为培养技能人才,并向社会上推广新产品发挥了较好浸染。

承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

承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使之变为自己的产品,这是缩短新产品试制周期,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的一条捷径。
这些产品难度大,技能水平高,多数具有国际前辈水平,在海内是空缺。
不断承接试制这些产品,便是为了使该市电子仪表工业迅速遇上国内外前辈水平。

如120周氏摄影机是浙江大学的研究成果,在海内是空缺。
在1981年8月份转让给摄影器材厂生产。
82年操持投产500台。
这个一传出,许多用户立时来信订购。

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协作,共同进行新产品开拓

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协作,共同进行产品开拓,发挥研究单位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上风,使新产品开拓事情更加生动。

如第二无线电专用设备厂此前由于生产任务不敷,经营亏损,有时连人为都发不出去。
后来,他们与天津大学、河北工学院、四机部第十设计院、十一设计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建筑设计院、四机部1915所等科研单位搞协作,积极发展新产品,逐步旋转了被动局势。
不仅偿还了外债,填补了亏损,还得到了利润。

此外,有的企业还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签订了新产品联合开拓协议,使双方目标同等,力量集中,合营默契,更有助于这种协作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相关文章

兴宁市:减税红利带动电子企业“复兴飞”

为了加快发展,企业须要更新机器设备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技能附加值,但资金问题一度让杜生元很烦心。“我们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实在实质上...

人工智能 2025-04-21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