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节气酒一样,巽风数字天下是春系列文化产品唯一的发卖渠道,酒的品质也定位高端品饮与文化收藏。其余不得不说,茅台对“顺应天时”传统的情结是刻在骨子里面的,这次春系列文化产品主打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时节”文化。
那么问题来了,后面会不会还有“夏、秋、冬”系列?
实在,茅台早在今年3月份就给出了答案。

3月29日,茅台联合瑞幸推出了首家主打“四季八节”文化的中式国风线下主题体验店。当时贵州日报的宣扬文章是这么描述“四季八节”文化:四季象征着自然流转,八节意味着合时而变,在中国人的文化长河里留下了无尽的意象。
由此,已经可以大致剖析出茅台文化系列产品策划命名的线索。
所谓“四季”:春、夏、秋、冬。
所谓“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2023年里代表“八节”二十四节气文化系列产品已经出来,那2024年主打的该当便是“四季”,春系列产品发布后,想必“夏、秋、冬”也已经在来的路上。
值得关注的还有第二个问题,今年巽风官方只说“春”系列,只字不提“夏、秋、冬”,更没有对外公布酒详细发售数量。
此中有隐情,实在费斟酌。元芳,你怎么看?
其一,去年二十节气酒“每款限量32000瓶”的官方说法成为巽友后来质疑的呈堂证供,今年官方或许留了一手,避免被打脸。
其二,数量肯定是有限的。茅台酒勾调工艺存在客不雅观限定,不公布数量不代表量很大。
茅台酒由低到高分为经典(普茅)、佳构、珍品、陈年四个档次,档次越高勾调工艺越繁芜,对基酒储备的哀求就越高。参考二十四节气酒定价2899元/瓶,春系列酒对应的是珍品档次,官方还宣扬由200余只基酒勾调而成,注定只能小批量生产。
其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巽风今年在考试测验下一盘大棋,将产品定义与定量的权力交给用户。
巽友们该当都创造了,从巽风酒到春系列酒,官方都没有说详细的量。官方对巽友问询的回答是:春系列文化产品将通过用户共创的形式进行产品生产投放,以用户酿造出的数字藏品实际数量来映射对应实物产品。
潜在意思便是,2024巽风数字天下给予用户的自由度更高了。
首先,巽风不再限定详细产品数量,用户对酒的数量多少有一定程度的决定权。
巽风酒与春系列酒的产销模式:用户共酿分兑换行权并购买下单-用户得到数字藏品(定量)-厂家生产配货-用户提货。
比拟传统茅台酒的产销模式:厂家生产配货(定量)-用户i茅台或专卖店申购-提货。
巽风的“天人共酿”更像是C2C互联网经济模式,先看用户酿造多少数字藏品,再由厂家对应生产多少实物产品。
或许是2023年赚到钱了,巽风的也胆子大了不少。如果说二十四节气酒的“限量”发售还存在传统产销思维,2024年的巽风在“自由度”方面往前走了一大步。
如果这种模式考试测验成功了,意味着什么?茅台酒的量多量少用户说了算,春系列产品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其次,各款产品投放数量也不再是均匀分配。
即,后面连续的“夏、秋、冬”系列产品,也不再如二十四节气一样每款32000瓶的相同数量。乃至,春系列本身的6款酒的数量也可能有多有少,按实际数字藏品天生数量来终极确定。
这又意味着什么?单就春系列的6款产品中,也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间。
从去年二十四节气酒行情来看,先发的春季产品市场溢价最高,势必会受到用户追捧。今年的新变革是,受追捧的产品“量”也会相对增大,大家在入手时候也要时候关注。
基于巽风数字天下留出的“自由度”,再回顾看π社群就不再难明得。统统自由度的操作者,统统操作空间的落点,便是π社群。
2024年的巽风,打出共策、共创、共享的旗帜,并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办几场巽友会或发起几个用户见地征集活动那么大略。
以π社群为组织,以群主返利为利益反馈,又以乘风操持为终极勾引,巽风在试图培养自己的渠道商。巽风数字天下会更自由开放,也会给对天下生态有贡献的用户更大的回馈,这便是官方的导向。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米只能吃土。蛋糕是有的,也足够大,但入门需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