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关注·一线保障新亮点
“扫码下单、自助申领,有了信息化助力,真是太方便了。”站在第75集团军某旅军器库门口,前来申领装备的军器员邹添珍愉快不已。
现场,邹添珍手持移动终端,对着装备身份标签的二维码轻轻一扫,便实现装备零部件的一键申领下单,装备的基本数据、无缺状况、维修次数和既往故障表现等信息也逐一呈现。
“过去,装备维修保障办法过于粗放,保障环节多、精确度不高档问题客不雅观存在。”邹添珍先容说,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申领、规范化分工、风雅化维修的装备保障新模式运行,这些难题迎刃而解——信息化系统快捷高效,官兵在线就能申领装备器材;规范化分工手册一览无余,修理力量实现合理统筹;风雅化保养操作流程图科学精准,合理区分维修重点……
“科技+”助力,装备保障驶入“快车道”。该旅领导说,如今,高效便捷的装备保障模式已成为练兵备战的有力支撑,装备库存一查便知、维修力量一呼就应,有力促进了各环节各要素高效对接。
调查
“数字扫码”使装备保障管理更高效
解放军报 陈典宏
通讯员 周宇鹏 冯邓亚
第75集团军某旅开展实兵战术综合演习训练。戴蔓欣 摄
信息装进二维码,一车一个“数字***”——
从线下到线上,装备信息一览无余
前段韶光,该旅开展野外驻训。按照以往履历,该旅装备维修科朱科长要组织职员对出动车辆逐一检修。如果碰上车辆卖力人不在位情形,须要打电话讯问所管车辆常见故障问题和保养掩护干系信息,事情十分繁琐。
如今,这件事变“大略”了——来到车库,朱科长向演示操作流程。只见他手持专用移动设备扫描车辆二维码,每台车辆信息情形完全呈现,提升了装备检讨和维修效率。
“信息装进二维码,一车一个‘数字***’。”谈起启用车辆二维码的便捷之处,该旅装备管理科助理员傅天浩说,“每台车辆装备都有了自己的身份信息,性能参数、既往故障、维修情形等信息常态更新,检讨时只需拿起专用设备扫描,‘码’上一览无余。”
有一年,该旅列装一批新装备。刚接手新装备,操作手戴晓玲一度忙得焦头烂额。数百个按钮、上千个零件,光熟习一遍,便是一个“大工程”。
为了尽快摸清装备的“脾性”,戴晓玲主动向来队授课的工厂专家请教。“假如能有一个记录装备各项数据指标,又不像装备履历书这样繁芜的东西就好了。”戴晓玲的想法,也是卖力装备管理的助理员所思考的问题。
“将二维码和装备结合起来,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一天外出扫码购物,便捷的体验让傅天浩找到灵感。
集智攻关,为装备安装“数字插件”,该旅成功开拓出集信息获取、精准定位、远程帮忙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装备管理系统,装备“***”信息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得到,再借助大数据摸排底数、调配人装、管理物资,有效提升了装备管理信息化、数据化水平。
“扫一下二维码,从线下到线上,装备信息一览无余。”驻训车辆检讨掩护期间,恰逢中士吴子豪休假。依托该系统,战友们很快节制了他卖力车辆的综合信息,除了对车辆进行根本保养外,大家还根据以往故障处置履历进行重点检讨,为车辆改换部分零部件,确保装备技战术性能保持良好。
“二维码的便捷不仅限于此,我们还可以基于二维码建立线上声援功能。”傅天浩先容说,部队驻训期间,职员装备分散,维修力量很难第一韶光到达现场,碰着一些棘手的技能难题,只能依托自身维修力量摸索处置。
如今,有了装备维修二维码,办理难题事半功倍。通过移动设备扫一扫二维码,并简要描述装备故障发送至指挥终端,指挥终端立即发出警报提示。维修职员接到信息后,根据描述进行初步判断,并同步上传详细辅导见地。
前段韶光,该旅一场实战化演习拉开帷幕。远程机动途中,一台运输车突发故障,驾驶员宝元涛立即开展故障排查,带车干部则通过移动设备与维修职员取得联系,在专业维修职员的详细辅导下,他们很快完成抢修。
风雅化管装提升保障效能。该旅领导说:“我们充分利用这套系统,不断探索装备动中管、动中用、动中修的方法手段,最大程度发挥装备保障效能,助推部队遂行任务能力稳步提升。”
如今,常见的装备故障问题,官兵依托系统“扫码”自主研究办理,专业维修职员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研究办理装备维修难题中。就在前不久,修理连班长闫献超积极探索创新的故障快速打消法,入选旅“金点子库”。
第75集团军某旅修理骨干为战友们现场讲解维修办法。戴蔓欣 摄
线上提报需求,器材按单配送——
装备器材也能像快递一样送货上门
改换液压油、检讨车辆零部件……近日,该旅某站周站长带领全站职员开展装备保养事情。破坏的车辆零部件刚被协力卸下,机关送货上门的部件便已投递。
“装备器材也能像快递一样送货上门!
”送走机关配送职员,周站长说,昨天线上申领,本日就能顺利签收,旅队引入的信息化申领系统,大大方便了管装用装事情。
回忆起以往的一次装备申请经历,周站长至今影象深刻——
由于事情轻忽,在前期装备检讨中部分故障问题没有及时创造。部队出发在即,装备车辆却突发故障,周站长心急如焚,“挨顿批评事小,误了任务事大,好在经由紧急折衷器材配件,终极办理了装备故障问题。”
“过去,按照正常流程申领装备器材,至少须要数天以上。”周站长掰动手指头说,先是找维修工具名,再到机关业务科室审核,机关再统一韶光将器材申领表交至器材仓库,器材仓库根据库存数量将器材出库,末了关照基层营连官兵前来请领。
“这一趟流程办下来,既耗时又费力。如果碰上库存告罄,还要向上级申请联系厂家临时补充。这个过程,只能发急等待。”周站长说。
“聚焦实战,为战保障,必须敢于创新打破。”朱科长对说,过去保障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战斗力提升。为理解决这一问题,该旅党委在深入基层调研后,引入科技手段为装备保障赋能,建立装备器材供应保障的信息化申领系统。
科技赋能,保障提速。该系统投入利用后,周站长成为第一个考试测验的人,也是第一个受益的人。手指轻点鼠标,器材随即而来——登录旅队内部局域网,在装备器材申领页面填下所申领的器材名称、数量、破坏缘故原由、申领人等信息后,库存系统显示库存信息。让周站长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就收到机关审核通过的信息,并天生电子调拨单,保管员同步查询调拨单并进行器材调拨出库。
装备器材申领状态显示从“正在调拨”变成“已出库”,维修车辆已经赶赴营区门口并开始分发器材。周站长说:“这种‘点单式’的做事很给力,既精简了申领程序,也避免了反复跑机关,器材配发效率显著提升。”
从“配发什么用什么”“配发多少用多少”到“须要什么领什么”,信息化申领系统的高效运转,让越来越多的官兵感想熏染到该系统带来的便捷高效。
打开信息化申领系统看到,保障网络将机关、营连、仓库联为一个整体,实现了“高下贯通、全库连通”,短韶光内可以实现器材申请审批和调拨配送。
可喜的是,如今库存储备更充足了,仓库保管员可以根据基层需求,动态向上级申请物资器材,加大对易损易坏器材的储备量,减少对不常常利用器材的储备,装备储存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第75集团军某旅一名战士对装备车辆进行装载加固。戴蔓欣 摄
从纸质资料到数据库,存储更便捷、查询更精准——
有了这本装备维修“百科全书”,不用拄着“拐杖”走路
南国腹地,硝烟弥漫,一场对抗演习打响。
盘踞阵地、装备展开、装填弹药……接到上级命令后,某营火力分队迅即向预定作战地域开进,快速做好战斗准备。不料,就在这节骨眼上,一台装备溘然“趴窝”。
面对突发故障,班长许进干从容处置,打开随身携带的信息扮装备,对照旅里梳理总结的故障案例数据库,判明故障点后,有序开展抢修。少焉,故障被成功打消,装备再次投入战斗,顺利完成任务。
炮响靶落,喜讯传来。该营蔡营长对说:“故障案例数据库好比一本装备维修‘百科全书’,有了它,沙场抢修更加高效快捷。”
今是昨非。前些年,该型装备列装之初,因旅队自身维修能力有限,不少故障要依赖厂家技能职员帮忙办理,不仅耗时费力,还不利于战斗力提升。
一次实弹射击前夕,各火力分队紧急开展战前装备检修。演习训练即将打响,阵地上还穿梭着不少伴随保障的工厂师傅和修理工。
“一个人拄着‘拐杖’不可能疾步如飞,一支部队拄着‘拐杖’也不可能走得太远。”看着面前这一幕,蔡营长心坎不安地说,“平时拄‘拐杖’,战时怎么办?”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装备维修履历的老班长,二级上士余健原来对装备维修颇有自傲。
一次实战化演习,余健卖力的装备某系统发生故障,但始终找不到故障缘故原由。没想到,刚从院校学习培训归来的下士武斌顺利办理难题。在院校学习培训期间,武斌记录了多型装备维修案例。而这次发生的故障,和他之前学习记录的一个案例十分相似。武斌套用办理思路,没想到问题迎刃而解。
“如果有一本装备维修‘百科全书’,常态化积累并不断修订完善,相信再难的问题也能参照办理。”这次经历让余健和武斌灵光一闪,决定把想法申报请示给上级。
“新装备在利用过程中常常会碰着棘手难题,这是人装磨合的一定过程。只有逼着自己研讨办理问题,才能提高自我保障能力。”余健的想法得到蔡营长的认可。
一年里,全营官兵利用各种机遇,对各种装备故障问题网络整理,并详细记录装备故障部位、故障缘故原由以及处置方法。很快,装备维修“百科全书”初具雏形。
随着案例内容积累得越来越多,碰着故障不易快速查询、每次更新须要重新装订、纸质手册不易保管等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何不将纸质资料变成数据系统?”发扬军事民主的“诸葛亮会”上,大学主修打算机专业的战士杨桂宙提出建议。
官兵有想法,机关来搭台。很快,在旅机关的支持下,一个可以在电脑上一键查询的程序被设计出来,干系资料被全部收录数据库中。官兵查找相应问题时,装备故障处理流程图和维修方法实时呈现,通过提示操作便可以将常见装备故障迅速打消。
这个营的装备维修数据库成了一线官兵的好帮手,机关顺势在全旅推广。在此根本上,旅队组织技能职员攻关,将该程序“搬到”移动设备上,加入图片解释、***演示等信息,官兵们随时能查、一学即会。
“有了这本装备维修‘百科全书’,不用拄着‘拐杖’走路。”该旅装备维修科助理员贾京城先容,经由近3年的积累,以往涌现的技能故障、故障缘故原由、修理方法全部汇总入库,装备维修“百科全书”不断充足完善,官兵们自主修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锐视点
让科技为装备保障赋能
李小年
习主席指出,要紧盯科技之变、战役之变、对手之变,大力推进战训耦合,大力推进体系练兵,大力推进科技练兵,全面推进军事演习转型升级,练就能战善战的精兵劲旅。可以说,提高科技练兵和装备保障水平,就要向“科技+”要演习效益和保障效益。
武器装备是沙场制胜的主要成分。武器装备越是当代化,管理越要风雅化科学化。当前,随着新型武器装备不断列装部队,传统的装备保障不雅观念和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信息化战役的须要,只有利用科技手段,通过网络、大数据将人、装、物、技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在准确韶光、准确地点为作战行动供应高质量保障,才能最大限度提高保障事情的效费比,知足未来沙场装备保障需求。
网络下单、快递配送、一键查询、扫二维码……这些都这天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我们在生活中感想熏染到科技带来的便捷高效。当把这些成果利用到装备保障上,就能实现装备器材线上申领,装备问题线上声援,维修方法在线查询,可以有效办理过去保障资源异地分布、配置不合理、信息不愿定等难题,做到优质资源互补、维修力量共享、沙场快速调配。
向“科技+”要装备保障效益,要长于让技能改造成果快速孵化,运用到演训场上。作为一线带兵人,必须用信赖、欣赏、发展的眼力看待基层官兵创新,最大限度引发基层创新活力,鼓励他们开展技能改造活动,探索装备风雅化保障新模式,才能进一步提升装备管理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水平,助推保障打赢能力加速天生。
科技作为核心战斗力,对军事演习的驱动浸染日益明显。同理,对装备保障而言,用科技手段为装备保障赋能,就能以较快的韶光、较低的本钱显著提升效益,大大提升装备保障水平。各级要树立新不雅观念、利用新手段、探索新模式,以务实举措推动装备保障创新,全面提升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确保武器装备全时待战、全时能战。
(学习军团·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