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向印度出口1.8亿部手机;2022年,印度险些不从中国入口手机整机!
中国企业每年丧失落1.8亿部订单丢失惨重!
印度停滞入口手机底气何在?
自2022年9月以来,越来越多印度用户创造自己购买的苹果手机,上边印着“Assembled in India”(印度组装)。中国品牌小米、OPPO和vivo等,也实现在印度本土生产制造;韩国品牌三星,所有的旗舰机型也都能在印度制造,而两年之前还达不到如此程度。印度制造业越来越强,已经不须要从中国入口手机整机了,中国每年因此丢失1.8亿部手机订单?事实果真如此吗?
印度制造,飞速发展
2022年及之前,苹果手机的生产组装,中国大约霸占96%的份额,而排名第二的印度,约承担了4%的组装量。但自2022年9月以来,这种情形正在发生变革。同时,苹果公司还宣告,估量在2025年将25%的组装订单转移到印度。

苹果一贯是手机行业的风向标,它的选择将影响环球手机行业的布局。而苹果之以是准备将组装订单往印度转移,究其缘故原由便是印度电子家当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据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印度电子产品出口同比增长超56%,成为印度前五大出口商品中唯一增长的行业。
增长如此迅速,仿佛便是为了回应印度***莫迪此条件出的伟大愿景。当时莫迪称,希望印度在环球电子供应链中发挥主要浸染,并制订了2026年制造3000亿美元电子产品的目标。
2026年太远,印度人也学会了只争朝夕,***在3月刚提出愿景,印度的电子产品出口在二季度就飞速暴涨。不得不说,印度人从来都是这么厉害,只办法导提出了目标,很快就能实现。
不过,近些年来,印度在莫迪政府推动下,电子家当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了提升本土的制造能力,印度政府以天下第一人口大国带来的消费市场,吸引外资企业入驻;同时提高电子产品整机入口关税,扶持本土电子企业发展,着力打造电子制造行业的完百口当链。
莫迪政府的一系列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据印度蜂窝通信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印度手机制造仅占环球3%,而到了2015年,印度生产的手机已经占到了环球的11%,超过越南成为仅次于中国的手机组装大国。
以前,印度还只能组装老型号的苹果手机,但近些年来,最新款的苹果手机也开始在印度组装,然后销往环球多个国家。印度人认为,他们的电子制造业将越来越强大,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超过中国,霸占环球第一的宝座。
中国供应链,抢滩上岸
当印度年夜志勃勃地发展本土电子家其时,中国干系企业也跑到印度凑热闹,希望捉住印度逐渐爆发的人口红利,从等分一杯羹,不过终极结果是否让人满意,那便是如人饮水心里有数了。
据中印越电子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至2020年底,有200家中国手机供应链企业在印度设立工厂,还有500家中资公司在印度注册,暂未设立工厂。每年有10万人次来回于中印之间,为这些中资手机供应链企业供应做事。
如此浩瀚的手机供应链企业上岸印度,当然不是一挥而就,而是有一个循规蹈矩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首先是2015—2016年,小米、OPPO和传音等中国品牌,先后进入印度市场,并霸占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手机市场份额。与这些手机企业险些前后脚进入的,还有MCM、海派等组装工厂,他们最先来到印度投资设厂。
第二阶段大约在2017—2018年,这期间紧张以中国供应链企业及配件企业为主,如小林电子、欣旺达、裕同等电池、充电器和数据线企业。到这个阶段,到印度试水的依然是家当链中的中低端技能企业。
2018—2019年,家当链中的模组、模切等企业开始进驻印度。这些中国企业来到印度之后,期望着捉住印度人口红利快速开释的机会,复制当年中国的发展奇迹,为此制订了年夜志勃勃的发展操持。
不过空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中国企业在印度赚多少钱先不说,最大的问题是就算赚了钱,也是印度赢利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小米遭遇的“杀猪盘”,就给所有中国企业敲响警钟。
2023年中,印度有关部门以小米涉嫌违反外汇管理法为由,对小米公司“罚款”48亿元公民币,大约相称于小米公司在印度3年的利润。这就意味着,小米公司在印度白忙活3年,赚的钱全被印度政府刮走了。
印度政府不但吃霸王餐,吃完了还想着要砸锅。罚款之后,又对小米等中资企业提出了苛刻哀求,包括印度成本持股51%;关键岗位的高管必须是印度人;把业务外包给印度制造商;雇佣印度分销商。
如此不要脸的哀求,果真很具有印度特色,毕竟脸面不能当饭吃,拿得手的钱却是实实在在的。
1.8亿部手机订单丢了?
印度电子家当飞速发展时,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中国,毕竟在手机行业,中国是天下上最大的组装地,而印度则排名第二,第二的订单上去了,抢占切实其实定是第一的订单。
据经济智库环球贸易研究倡议的报告数据显示,印度在2022—2023年期间,从中国入口的电子产品较往年有大幅低落。尤其是手机干系产品,手机元器件对印出口17.4亿美元,整机出口额3.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低落52%和24%,前者出口额已经腰斩。
而印度海关的数据则更加直不雅观,印度从中国入口手机的数量,已经从2014年的1.79亿部,降落到现在的219万部。目前的数量,还不敷2014年手机对印出口零头的四分之一。
在可预见的未来,这219万部的出口量也未必能保得住,随着印度本土生产组装能力连续加强,海内的供给水平进一步提升,从中国入口手机大概将会成为历史。
就如当年中国从欧美国家入口手机一样,最初中国手机全是洋品牌,20多年景长下来,5G时期除了苹果之外,已经险些见不到外国品牌了。印度,彷佛正在走中国曾经走过的路,如果这能成功,中国企业顶峰时1.8亿部手机的出货量,真的要全部归零了。
更主要的是,印度减少了从中国的整机入口,相称于插了中国第一刀;印度对外出口增加,抢占欧美国家市场份额,便是插中国的第二刀。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在2022年,美国从中国入口1.51亿部手机,同比低落2.2%。而从印度和越南的入口量则不断上升,分别达到2.2%和15.3%。
中国丢失的市场,正在被越南和印度抢占,尤其是印度,人口方面已经取代中国成为天下第一大人口大国。当年中国凭借巨大的人口红利,一跃成为天下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能做到的事,印度觉着自己肯定行。
事实原形到底如何?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看纸面数据,趋势确实如此,但家当发展,从来都不能只看纸面数据。纸面可以造假,但现实不会陪你演戏。
建立完善的家当链或者家当链转移,从来都不是提出几个愿景就能实现的,终极能不能转移成功,还要算作本和市场来决定。首先算作本,一个连交通和电力都无法保障的国家,真的有能力保障家当链持续康健发展吗?
再便是散装的印度,别说各邦之间,便是一个邦内的各个部族之间,措辞可能都不相通,乃至相互之间抵牾重重。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各有各确当心思,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再好的机会也把握不住啊。
犹记得2022年,海内自媒体上莫名其妙掀起一股“越南狂欢”,不断鼓吹“越南已经超越中国成为新的天下工厂”。如果自媒体鼓吹一下就能成为天下工厂,那天下上就没有穷国了。
后来牛皮吹破,2023年现实直接打脸,2023年越南出口额暴跌1659亿,同比低落10.6%。在如此惨淡的根本上,7月数据连续暴跌,让越南进入14年来最长的下滑周期。就在这个夏天,越南连电都供不上了,还要通过广西买电,否则越南这个“天下工厂”连开工都困难。
就算是如此差劲的越南,组装手机出口到美国的数量,依然超过印度,试问印度又拿什么超过中国呢?这莫不是海内自媒体的又一次虚妄的狂欢?实在是不是狂欢不主要,只要印度高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