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已被写入《中华公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游戏管理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针对家长关注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问题,2021年8月30日,国家***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关照》(以下简称“830新规”),被称作“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
干系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平台企业防沉迷方法持续升级,这些举措为未成年人安全触网、防止游戏沉迷带来哪些变革?为破解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难题,社会、企业、家庭等多方如何协力?
2024年寒假期间,新京报面向广大中小学生以及家长发起“未成年人网游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办法理解上述新规对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带来的变革。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家长和学生两个版本,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办法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856份,包括家长问卷1976份、学生问卷1880份。这次调查显示,纵然去年个别产品未成年沉迷问题屡见报端,从行业整体看,“830新规”后未成年人假期游戏韶光明显减少,消费意愿降落,潜移默化中对未成年人的娱乐休闲办法也带来了显著改变。
超6成学生受访者认为新规后玩游戏时长减少
“只差一点点!
就第一了!
”北方小年(2月2日)晚上,10岁的多多拿动手机打游戏,激战正酣眼看就要“胜利”了,却因到了1小时的时限被游戏平台逼迫下线,多多无奈关掉手机,有些懊恼,但一旁的家长暗自欣喜。
多多本以为寒假期间可以多玩一玩,刷刷“排名”,但是没想到,寒假期间的防沉迷方法跟平常一样严格。“只有少数日子的晚上8点到9点能玩游戏,常常开一局玩到兴头的时候,逼迫下线,根本不能尽兴。”
新京报发起的调查显示,今年寒假期间,全部受访者中未成年人均匀每天上网时长在1小时以内的受访者占比20.72%,1-3小时之间比例为48.57%,其余,上网时长超过3小时的受访者比例约为30.71%。
对付“孩子最喜好的手机娱乐办法”,选择“玩游戏”的占比约为34.13%。未成年人为什么玩游戏?调查结果显示,“身边同学在玩”是紧张缘故原由,51.62%的受访家长以及40.9%的受访学生均认同该不雅观点,占比最高;其次是“丁宁韶光”“无人陪伴”以及“缓解学习压力”。
从两年前开始,多多就感想熏染到了“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的“威力”。“830新规”哀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晚8时至晚9时向未成年人供应1小时的做事。
在重重限定之下,多多开始琢磨,能不能请爷爷奶奶帮忙用成年人的身份注册呢?软磨硬泡下,奶奶赞许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帮多多注册游戏账号。和多多一样利用父母、长辈身份信息,利用成年人的账号违规登入游戏,成为未成年人绕过监管的紧张路子。新京报调查结果显示,在游戏过程中碰着身份验证弹窗时,56.33%的学生受访者会选择找家长帮忙验证,43.67%会选择停下不玩了。
然而,有了成人账号的“掩护”,多多创造自己常常还是会被游戏平台“揪”出来。比如说在玩一款叫“元梦之星”的游戏时,就被游戏平台引入的人脸识别技能看破了“马甲”。对付剖断为高度疑似未成年游戏行为的成年人账号,系统将发起人脸识别流程。凡谢绝或未通过验证的用户,将统一视作未成年人进行管控。
“830新规”发布后,多家游戏平台对未成年进入游戏的管控更加严格。利用家长账号登录游戏的多多创造,系统的人脸识别频率变高了。“碰着人脸识别只能下线。前几天刚让奶奶帮我识别过人脸,现在又出来了”。
防沉迷政策机制对付未成年人游戏时长的掌握起到多大浸染?从家长端来看,51.52%家长受访者认为“830新规”后孩子玩游戏的时长减少,个中,超过半数家长受访者指出孩子每周的游戏韶光在3小时以内,另有超过10%的孩子不玩游戏。
△从家长端来看,新政出台后,51.52%家长受访者认为新规后孩子玩游戏的时长减少。制图/新京报
△过半家长受访者认为孩子每周的游戏韶光在3小时以内。制图/新京报
从学生端来看,60.59%的学生受访者认为新规后玩游戏的时长减少,23.46%的学生受访者认为时长没有明显变革。个中,58.72%的学生受访者每周玩游戏的时长在3小时以内(含不玩游戏情形),3-5小时的学生受访者占比25.37%。
△60.59%的学生受访者认为新规后玩游戏的时长减少。制图/新京报
△调查显示过半学生受访者每漫游戏韶光在3小时以内。制图/新京报
54.15%家长受访者表示新规后孩子游戏消费减少
提及游戏“氪金”(游戏用语,指在网络游戏中的充值行为)这件事,肖女士深有感触。由于肖女士常年离家在外打工,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小牧(化名)随着外婆一起生活。有一次,肖女士创造***里少了200多元,反复追问之下,小牧才承认自己偷偷费钱买了游戏道具。
新京报的调查显示,关于寒假期间未成年人在游戏中的花费,65.27%的学生受访者在游戏中不充值,17.39%的学生受访者每月在游戏中的花费在50元以内,9.15%的学生受访者每月花费在50-100元之间,5.9%的学生受访者每月花费在100-500元,每月花费在500元以上的学生受访者占比仅2.29%。
家长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的受访者孩子在游戏中不充值,每月花费在50元以内的占比23.63%,50元-100元的占比12.55%,100元-500元的占比4.55%,500元以上的占比仅1.47%。
△调查显示54.15%的家长受访者认为孩子游戏花费减少。制图/新京报
新规出台后,孩子玩游戏的花费变革方面,选择“花费减少”的家长受访者占比达到54.15%。个中,孩子每月在游戏上花费50元以内的家长受访者占比达78.39%。
对付花费发生变革的缘故原由,27.58%的家长受访者认为是“游戏软件对未成年人消费严格限定”,18.47%的家长受访者认为“个人游戏消费意愿降落”。从学生端情形看,56.76%的学生受访者认为缘故原由是“不想费钱在游戏上”,32.5%的学生受访者认为“父母管教严格”,还有10.74%的学生受访者认为是“游戏软件限定充值”。
游戏平台推出的举措也为家长有效管理孩子游戏行为供应了助力。肖女士表示,在腾讯发展守护平台上绑定儿子的游戏账号之后,就可以实现操作记录查询、游戏消费记录查询以及游戏操作提醒、游戏消费提醒、游戏操作时段设置和游戏消费限定。当孩子进行游戏登录及消费时,肖女士均能通过"大众年夜众号收到实时提醒。
超8成受访家长认为新规有效,破沉迷难题还需高质量亲子陪伴
家长和学生受访者中,绝大部分受访者有把稳到各大游戏公司针对未成年人的游戏防沉迷机制,个中腾讯公司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方面方法的认可度行业领先,达83.42%。
对付“目前看来,你认为防沉迷政策及机制是否有效”一问,82.27%受访家长认为防沉迷新规起到效果,个中,27.02%的受访家长认为浸染很大,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显著改进;55.52%的受访家长认为有一定浸染,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得到缓解。认为“没什么用”的受访家长占比为17.46%。
此前据媒体宣布,2023年7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曾在CDEC高峰论坛上表示,在主管部门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事情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数据显示,超过80%的家长认可现阶段防沉迷事情成效。
△超八成家长受访者认为防沉迷政策机制有浸染。制图/新京报
新规施行后,未成年人的游戏韶光已经大幅压缩。在严控游戏韶光及消费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安排孩子们的业余韶光?如何让未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知足感?
调查创造,孩子沉迷游戏行为与亲子关系密切干系,大部分青少年游戏沉迷背后的缘故原由均指向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不恰当的家庭教诲办法。
桐桐爸爸的办理方法是“高质量陪伴”。他乐意把大量韶光花在孩子身上。游戏韶光得到掌握之后,桐桐爸爸帮桐桐安排了丰富的课余生活。桐桐现在最痴迷的是打篮球,篮球比手机游戏的吸引力要大。
“如果不想让孩子整天玩游戏,那么至少要给他创造一个不玩游戏的环境,或陪他去做其他事情:打篮球,学乐器,阅读,乃至聊谈天,可以选择的太多了。”桐桐爸爸说道。
海淀家长陈师长西席还会带孩子一起做些看起来“无用”之事,和娃一起“沉浸式”数年轮、抓昆虫、看星星、看云……“做这些事的时候,我会调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只管即便把植物、昆虫、天文、地理、力学的知识点领悟在一起,讲给孩子听。”陈师长西席说道。
陈师长西席还是会抽出韶光,尽可能带孩子做一些体育磨炼,打乒乓球、踢足球等都是父子喜好的项目。陈师长西席和儿子还有其他的“玩伴”。他们买了两颗乌龟蛋,不雅观察孵化过程;今年过年,家里还多了个成员——一条小土狗,也成了让娃愉快的玩伴。
有家长抱怨孩子不愿意跟自己沟通。陈师长西席建议,换个视角,把面对面换成肩并肩模式。“亲子互换不是面对面互换,而是一起做一件事,而玩游戏便是一个选择,父子俩在一起设计战术的过程中就有了默契。”
根据新京报调查结果,家长端数据显示,游戏韶光减少后,孩子们增加的活动项目中,受访者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外出嬉戏(86.64%)、看***(68.93%)、课外培训(55.82%)、家庭互动(55.31%)、阅读(51.11%)、体育磨炼(42.61%)及其他。
△孩子们增加的活动项目中,受访者占比。制图/新京报
从学生端数据看,游戏韶光减少后,寒假期间增加的活动项目中,受访者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看网络***(96.97%)、和同学朋友玩(84.68%)、阅读课外读物(65.64%)、寒假研学(59.57%)、探访亲友(46.12%)、参加课外培训(40.9%)、体育磨炼(31.7%)、学习复习校内知识(18.83%)。
根据学生受访者的投票,未成年人在安歇时会做的事情中时长最长的前五项分别为参加课外培训、看网络***、体育磨炼、与家长互动、和同学朋友玩,玩网络游戏位居第六。
对付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所持态度,57.71%的学生受访者表示支持,认为能够帮助未成年人懂得节制、防止沉迷;17.18%的学生受访者反对,另有25.11%的学生受访者持中立态度。
比起一味苛责孩子沉迷游戏,或许家长应静下心来,与孩子一同面对,用高质量亲子陪伴帮助孩子破解游戏沉迷难题。
文/冯琪 王硕
编辑 缪晨霞
校正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