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海安家庭农场秸秆收受接收变废为宝

海安家庭农场秸秆收受接收变废为宝

装饰工程通讯 2025-01-0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交汇点讯 近日,景象晴好,阳光明媚。
墩头镇禾庄村落的海安春荣家庭农场,工人们正装运打捆好的秸秆。
放眼望去,农场内秸秆堆积如山,不少满载秸秆的车辆停在园地上等待。

“我们车上的秸秆都是送来农场进行回收再利用的,一斤1毛4旁边。
”农人经纪人陈年海愉快地说,这车秸秆是他送来的第2车。
“这两天不是旺季,一天只能收两吨半,旺季时每天可以收5吨旁边。
”只要车能到的地方,陈年海都会去收购秸秆,从打捆到装车不须要村落民动手,村落民每亩地有近80元的收益。
海安春荣家庭农场的栽种面积有500亩旁边,农场主魏春荣一方面从事稻、麦栽种和收购,另一方面将回收的秸秆用机器打捆***。
如今,该农场每天收购秸秆20多吨,估量整年可收购秸秆5000吨旁边。
“我们收购的秸秆占墩头镇稻草量的三分之一,有60%销往青海用来防沙治沙,还有40%分别销往浙江奶牛场作饲料和福建地区造就食用菌。
”魏春荣说,“受疫情影响,今年2月24日才开始收秸秆,由于是淡季,现在秸秆数量不多,价格有所上涨,不少村落民都乐意***堆放在田边的秸秆,腾出地方进行播种。
” 近年来,农人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他们算清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本钱账、增收账、生态账,积极合营屯子秸秆禁烧禁抛事情,将不用的秸秆***给上门收购的农人经纪人,省心省力。
目前有30多位农人经纪人成为春荣家庭农场的收购职员,陈年海便是个中一位, “上门收购秸秆虽然辛劳,但效益还是可不雅观的。
” 秸秆的大量回收和利用,既给当地农人增加了一笔额外的收入,又给农场带来了不少收益,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墩头镇共有8个秸秆收购点,整年收购农作物秸秆,有效助力秸秆禁烧禁抛事情。
”墩头镇农业屯子局副局长、环境整治办主任祝增林先容,开春后,该镇组织对去年堆放在田间地头的秸秆进行清理,目前已经全部清空。
通讯员 陈俐君 周强 交汇点见习 俞圣彤

海安家庭农场秸秆收受接收变废为宝 海安家庭农场秸秆收受接收变废为宝 人工智能

海安家庭农场秸秆收受接收变废为宝 海安家庭农场秸秆收受接收变废为宝 人工智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