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的孩子发展在屏幕下,电子产品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8月20日,中国儿童中央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无论是在上学日还是周末的儿童校外生活里,电子产品的利用韶光都位居前三甲。电子产品的利用问题在州里屯子更为突出。州里屯子儿童的电子产品的利用韶光(108.18分钟)明显高于城市儿童(88.40分钟)。
《报告》指出,儿童在上学日均匀每天利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为43.24分钟。个中,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的韶光为13.90分钟,看抖音、动画片、快手进行娱乐的韶光为16.60分钟,玩网络游戏、进行网络谈天的韶光为12.75分钟。儿童在周末利用电子产品的韶光更长,均匀为96.27分钟。

到了初中阶段,电子产品的利用韶光已经跃居第二位,周末时的利用韶光险些要与做作业韶光持平。
《报告》显示,在所有校外生活事变中,儿童对看抖音、动画片、快手进行娱乐(4.19)和玩网络游戏、进行网络谈天(4.00)的喜好程度都达到乃至超过4分(满分为5分)。值得把稳的是,随着学段的增长,儿童对各项校外生活内容的喜好程度普遍呈逐渐低落趋势,但只有“电子游戏/网络谈天”除外,六年级和初中阶段学生的喜好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学段。
据理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央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已有1.91亿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缺少监护人的管理,也没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屯子孩子只有靠虚拟天下带来快乐。
对此,中国儿童中央主任苑立新表示,“坚持教诲公正”“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种教诲均衡发展”和“看重利用信息化手段使村落庄得到更多优质教诲资源”是当前我国教诲发展的紧张着力点。
“这里的优质教诲资源不但是学校内的,同样包含校外的教诲资源。相对付学校教诲的统一方案,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不充分,更随意马虎在儿童校外生活上表示出来,进而表示为教诲的不公正。校外生活的分层与差异给儿童当下和未来所造成的影响更该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苑立新说。
据悉,该报告是中国儿童中央于2018年启动的以“儿童校外生活状况”为选题的课题研究成果,以全国10个城市和屯子的14874名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阶段3~15岁少年儿童(或家长)的问卷调查为根本,从儿童的校外生活韶光利用、课外班参与、日常作息韶光、假期校外生活、校外生活评价5个方面剖析其基本状况、影响成分和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