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标志,近年来,上海致力于造就一批天下一流科技期刊,在国际期刊界书树立了令人瞩目的“上海标杆”。今年,上海科技期刊连续表现亮眼。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央主理的《细胞研究》继去年影响因子首破20后,以25.617的影响因子再创新高,与《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经办了本土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冠亚军。
上海交通大学主理的英文学术期刊《纳微快报(英文)》以16.419的影响因子位列本土期刊第八,杂志在三个细分领域内均位列Q1分区,并位于分区前10%。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央与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会主理的《分子植物》的影响因子也超过10,达到13.164。
上海大学期刊社旗下的《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创刊于2018年3月,是环球首本专注于电化学能源的国际性英文综述类期刊,内容覆盖电化学能源转换、存储和传输的全部学科,补充了环球该领域内综述类英文期刊的空缺。

《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何以“出生即夺冠”?业内人士认为,高质量学术期刊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稿源,背后是高效运作的国际化编委团队和聚焦上风领域冲刺、瞄准新兴领域发力的计策眼力,《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做出了示范。该刊以“紧密联系科学家,做事科学共同体;捕捉科研热点,守卫学术话语权”的办刊思路,为海内高校创办一流学术期刊供应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
上海期刊协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先容,《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打造了由主编张久俊、孙学良领衔的领域内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化编委团队,在50人编委中,国际编委占64%,42位编委入选2020年环球前2%顶尖科学家,在把控稿件质量、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主要浸染。同时,刊物建立了高规格的约稿机制,主编体例出版操持并特邀干系领域国际顶尖学者供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利·威廷汉,纳米材料科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等综述论文在该刊揭橥,威信的作者团队给刊物带来影响力,环球下载量超过27万次,篇均下载量与被引频次在环球范围内均名列业界前茅,高端学术期刊的平台聚拢效应得到彰显。
立足新兴交叉学科的《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领悟化学科学、材料学、工程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创刊后迅速成为国内外电化学能源行业科学家关注的主要平台。刊物关注“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主要议题,贯穿新能源技能“刊学研产”的全链,为智能中国、绿色中国供应学术支持,为做事国家计策、做事民生、做事社会作出科技学术期刊应有的贡献。
除了《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上海大学期刊社被SCI收录的《前辈制造进展(英文)》《运用数学和力学(英文)》今年也都实现排名跨区域提升。个中,《前辈制造进展(英文)》今年影响因子达到3.48,在所属两个学科均位列Q2区,取得历史性打破。6月刚入围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的《运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影响因子为2.866,在265种运用数学学科期刊中排名第30名,稳步保持在Q1区,排名有较大提升;在136种力学学科期刊中排名第54名,从Q3区晋级Q2区。
来源:作者: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