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有赞说将重点讲解私域中利用最广泛,普适性最高的福利群,并结合品牌案例来讲讲,如何通过福利群更好地卖货。
如下:
福利群便是在社群内以不同名义发放福利,通过场景化的运营,批量成交用户。紧张目的是让用户进行跨品类消费,或者提升单个品类的复购频次。

适宜建福利群的商家每每具备以下特点:
产品具备普适性,用户前期沟通本钱少;产品的价格相对低廉,用户的购买决策本钱低;产品的SKU多,用户有得选,比如美妆、服装、母婴、零食、快消等;产品具有高频迭代的特点,更新周期在半年以内;产品的用户基数大,不须要 1 对 1 的沟通本钱。此外,进群的用户也不是越多越好,反而须要经由筛选。
比如,从用户的生命周期来看,私域中用户分成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流失落期。
分别对应:只买过一次产品没有过复购(引入期),有过 1~1 次复购(成长期),超级用户/会员用户(成熟期)、流失落用户(流失落期)。
福利群须要吸引的是引入期、成长期的用户。
由于用户已经买过一次产品,每每对品牌有认知,他乐意进群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对品牌有认同感,乐意再次购买。
因此,我们通过福利群的运营,就可以勾引用户在私域中完成首单复购、或产生 2 次以上复购。
当然,你也可以从用户消费数据差异,比如消费金额、消费次数、消费品类来进行分层拉群。这样做的目的,能提高运营效率,打造商家代价最大化。
否则,用户进群后,创造根本就对产品不熟习,那么就须要运营职员 1 对 1 的沟通先容,这样会白白增加运营本钱,而其它用户看了之后,不雅观感上也会大打折扣,一旦涌现反感情绪,用户乃至会产生退群的动机。
以是,你在建福利群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拉进群的消费者「到底认不认识你」。
福利群的运营玩法很多运营,会想着如何去提升福利群生动,以为发言的人越多越好,实在不然,每种类型的社群都有自己的义务及目的。
福利群是为了让用户转化复购。用户进群,也是为了在群内得到品牌干系的福利。以是,社群的生动度并不能作为衡量的指标,该当以下单率来衡量。
举个极度点的例子,群内没有一个人讲话,只要有人下单购买,这个群还是成功的,由于它做到了建群的目的——促进消费,提升复购。
因此,群内要做的统统运营动作,都要环绕匆匆利用户转化下单来进行。
我们从社群流程拆开来依次来看:
一、进群欢迎语
@用户,见告用户社群的代价,有什么福利,发放的韶光,让用户有预期。
比如钟薛高与麦当劳的福利群话术:
二、产品推举
产品的推举,要尽可能站在用户视角来进行考虑。用户在当下最有可能须要什么产品,品牌能不能知足。
推举产品的同时每每附带福利,常见的有满减、满赠、买赠、买 N 送 N 、打 N 折、专属价、一口价、新品试用等等。
不同品类、不同阶段的品牌,推举的办法也不同,总得来说可以分成「重种草」、「重福利」两种:
重种草
有些品类用户天生黏性较差,代价感知不强,须要通过不断的种草来让用户以为值,以此产生购买行为,比如美妆、服装、教诲等。
以某美妆品牌为例,他们会在社群内推举护肤单品、或异业互助的产品组合。每次只推举一个,通过持续3天旁边的种草,利用限时秒杀来让用户下单。
每次推举的产品也都符合生活场景,比如现在是夏天,他们就会种草防晒组合,包括帽子、衣服、防晒霜。
正式开始秒杀的前1天,会在群内先做预热,奉告大家本次推举的产品是什么,有什么用,价格多少,限量多少份,抢购韶光。
文案上面也做到了生活化,贴近目标用户的日常习气,多图,多表情包,可爱化。
如下:
秒杀当天,预热的频次坚持在2-3小时发一次。每次会配上一些模特的买家秀,搭配图,用户看到买家秀那么好看,也会产生自己买了之后也会像她一样的错觉,增加了消费下单的可能性。
价格方面,配上与其它平台上的价格比拟图,优惠的冲击感更强。
每次推举产品的时候,水军会不定期上场了。他们会发布一些太好看、太优惠、自己也买过、小红书其它用户穿搭图等等。
秒杀在11点,当天开始前,会在群内发布抢购的技巧、已经有多少人加购了、错过就要等良久之类的文案,营造氛围。
到了秒杀韶光后,水军又上场了,发布一些抢到了,没抢到的文案或截图。
在秒杀当天的下午,对部分还没秒杀完的商品播报库存,做二次种草。
晚上秒杀结束后,则会对第二天社群要推的产品做一个预报。
重福利
顾名思义,便是大略粗暴直接发福利,没有种草或者种草的行为很轻。适宜那些品牌黏性高、有名度高、认知度高的品牌。
发福利的韶光,一样平常选择在用户生动高峰段或者消费高峰段定。
频次根据品类、复购来定,多的1天发3-4次,少的发1-2次,一次发1个单品或产品组合。
消费高峰段,即用户会在什么时候消费你的产品,在消费的韶光段,社群内就可以推举相应的产品。
比如麦当劳,用户消费高峰期一样平常是在早上8:00、中午11:00、下午17:00。
因此,麦当劳每天会在普通上班族用餐韶光段提前一点,在群内推举产品,并配上产品海报,以及相应的优惠,勾引小程序下单。
瑞幸也是同样的,会在每天的早上8:30、12:00、14:00,消费高峰期做咖啡的推举。
文案富有场景化,比如,周一早上犯困来杯咖啡、立时就要放假了,来杯咖啡庆祝下……
有些时候,也会同时发布一些小红书上的用户好评做轻种草。
看到这里,大概有些人会有顾虑:「每天在群内发那么多广告,用户看了之后会不会以为没代价,把群屏蔽掉,或者退群。」
当然,这样想是对的!
但实际上,你仔细回忆下,用户除了事情群、好友群以外,一样平常进入品牌或商家群的第一韶光,就会把群设置为免打扰,以是客不雅观上看,用户屏蔽群是常态。
但是他们不会退群,由于我们拉进群的用户都是已经在我们这边购买过产品,对产品有一定认知、认同,以是他还是会把群给保留着,想着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须要复购了,可以在群内看看有没有什么优惠。
因此,我们在群内发,不管去管用户屏不屏蔽,只须要不断发福利,为的便是多一次触点机会,增加曝光,提醒消费。
拿瑞幸来举例子,下午的时候又困又饿,刚好瑞幸推了产品,群被置顶了,我们刷微信时看到后,点进去创造他还送了一张大额的优惠券,这样用户每每更随意马虎下单。
同时,你发的次数多了,用户看到的次数也就多了,即利用户现在不买,他对你品牌的印象也会加深,下次有同品类需求时,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你,习气也就养成了。
三、限时活动
除了常规的产品推举外,还须要定期举办活动,加大社群对用户的代价,提升黏性。活动可以分两类:
固定活动
将活动固定下来,常态化,能够培养用户的预期,养成消费习气,提升活动当天的营收。
比如:钟薛高的社群,每周一会举办幸运抽奖活动、周三举办雪糕秒杀活动;麦当劳会在每周五下午 17 点推出免费产品抢购。
主题活动
非固定化的活动,根据不同的韶光、不同的事宜,禁绝时举办。
比如,针对节日,推送专属活动。
比如,产品上新,合营直播,做新品活动。
比如,禁绝时的抽奖、答题、测试等游戏化活动。
总结:私域中社群的类型很多,不同的社群对应着不同的玩法、目的,总得来说可以分成三类:匆匆销群、会员群、主题群。匆匆销成又可以分成快闪群、福利群。福利群是私域中比较常用的社群,即在社群内以不同名义发放福利,通过场景化的运营,批量成交用户。紧张目的是让用户跨品类购买,或者是提升单个品类的复购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