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亚马逊中国宣告,将在2023年6月30日停滞中国区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这款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子阅读器,将彻底告别我们的生活。
这也是近期继领英、Airbnb之后,又一个退出中国大陆的国际平台。不同的是,比较前两者,Kindle在大多数人眼中,的确已是掉队于时期的产品。
在2010年代,这个薄薄的电子小本却是文艺青年们的集体情怀,是咖啡店、地铁车厢里的时髦单品。

当然,它也是纸质书守卫者们不懈攻击的工具。但至少“电子书Vs.纸质书”的辩论,针对的是看书这件事本身,如今看来弥足宝贵。
“感谢Kindle陪我度过学生时期”,网络上无数人陷入回顾的同时,也正有无数台Kindle被放在抽屉或书架的角落中吃灰。
书店内容跟不上,硬件竞争对手大量呈现,盗版电子书依旧大行其道……Kindle在中国的滑坡,实在并不让人意外。
更值得贝索斯担心的是,这并不但是在中国独占的征象。
一、“泡面盖”末了的倒计时
6月2日,亚马逊中国宣告,将停滞Kindle在中国区的电子书店运营业务。
“亚马逊将于一年之后即2023年6月30日,在中国停滞Kindle电子书店的运营。在此之后,您将不能购买新的电子书。”
“对付已经购买的电子书,您可以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并且可以在此后连续阅读。”
在2024年6月30日后,Kindle中国电子书将关闭***功能,同时无法连续从手机运用商店***Kindle APP。
亚马逊此番的退出非常爽快,这也表示在Kindle的退货政策上。如果你在今年1月1日后通过官方渠道购买了Kindle,那么在今年10月31日前都可以选择退货。
这一很快登上了热搜榜首,有人调侃道,“这下兼职泡面盖成了全职泡面盖”。
这条“退出中国”的***,对付Kindle稍有关注的人都不会感到意外。
去年9月,天猫Kindle旗舰店停业,当时表示是正在预备迁移“全新的Kindle旗舰店”,但从此没了下文。
到了今年1月,Kindle在中国各平台旗舰店的库存基本清空,显然是退出在即。当时还有媒体宣布称,亚马逊中海内部的Kindle硬件团队已在去年11月终结。
事实上,在这场大撤退中,Kindle只是亚马逊图书的末了一环。
亚马逊中国的自营纸质书、第三方商店售卖做事早在2019年就已关闭,官网也不再***Kindle,只靠京东、天猫出货。
如今,Kindle在中国的时期终于发布结束。
二、一代文青的电子情怀
对付Kindle的退出,中国的消费者表达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这十年里,我一共买过七八次Kindle,从国外买到国行正版都有,但每一次都不是自己用的,而是当礼物送人。”中年海归老陶这样回顾到。
在2012年前后,老陶由于事情关系常常出国,最常给朋友和晚辈带回来的伴手礼便是Kindle。
“那几年海内还没有发售,但年轻人用Kindle已经很盛行了,对我们这样没有看书习气的人并没有多大意义。”
持这样不雅观点的不在少数。即便是爱读书的人,终极成为Kindle长期用户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阿然是Kindle进入中国前的老用户,她感叹:“中国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战役打了多年没有结果,曾经的排头兵Kindle却退出了沙场。”
她去年在Kindle里***了30多本书,现在看过的一个手数得过来。“现在人都用手机看电子书了,iPad的阅读体验也好得多,谁还用Kindle呢?”
阿然还保留着当年爸妈当作大学开学礼物送她的Kindle,实体按键看起来布满了沧桑感。
“想看的书几秒得手,买书又很便宜,在学生时期真的陪伴了我无数的光阴。我演习的时候,值班丁宁韶光都是靠Kindle,揣在口袋里空了就看看。”
2012年12月,亚马逊中国正式上线了Kindle商店,半年后Paperwhite正式在中国开售,这是首款中国正版Kindle。
在此之前,海内已经有许多文艺青年和3C达人用上了外洋版Kindle,热度可见一斑。
正式入华后,Kindle更是成了年轻人随身携带的时髦单品,墨水屏的阅读体验让人面前一亮。
2016年,亚马逊公布数据称,中国已经成为亚马逊在环球Kindle设备发卖的第一大市场。这个英语单词,成了电子书的代名词。
三、Kindle为何水土不服?
在今年4月公布的《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中,电子阅读成为关键词之一。Z世代中96.81%都偏好电子阅读,个中57.97%的人每天阅读2小时以上。
但在这样欣欣向荣的大环境面前,曾经的电子阅读硬件王者Kindle却没有了位置,这背后有许多缘故原由。
在舶来品Kindle盛行的年代,绝大多数年轻人用它来阅读盗版电子书,这样的消费习气多少保留了下来。
盗版电子书横行,导致当时人们拿到Kindle的第一件事,每每不是进官方商店花几元、十几元买书,而是去数码城“破解”。
到了这几年,很多用户仍旧从网高***了免费的电子书资源,导入Kindle阅读。这对付亚马逊“硬件+卖书”的盈利模式,好比釜底抽薪。
另一方面,亚马逊对付中国图书出版市场并没有足够的深耕,对付中国年轻人的阅读偏好、阅读习气也没能及时跟上。
网络文学是最明显的例子,截至2021年底,海内数字阅读记录在案的共有3000多万部网络文学作品,玄幻奇幻、武侠仙侠、灵异科幻等题材占比颇重。
但Kindle的电子书商城中,长期集中在文学小说、人物传记、历史社科等领域。
虽然亚马逊也曾意识到这个问题,上架了大量年轻人中颇有人气的网络作品,但和打通阅文集团的腾讯比较,完备处于劣势。
年轻人用微信心书、番茄小说等工具看电子书,手机成了更方便的阅读工具。
同时在电子阅读器市场中,Kindle在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者。iReader、科大讯飞R1乃至老品牌汉王的电纸本N10,都在分食着不大的电子书硬件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书硬件的不受待见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征象。
在去年年底一份关于美国阅读设备的统计中,仅有19%的人拥有Kindle等设备。而在2014年,这个数字是32%。
或许,用Kindle看书的时期真的结束了。
毕竟在Kindle出身之初,还在世的乔布斯老爷子就给它泼过冷水:
“这玩意儿的好坏主要吗?现在人们都不看书了。”
作者:Cardi C;编辑:Cardi C;来源"大众年夜众号:外滩TheBund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com/s/PsGodmJJxZiqyyV8cuEAAA
本文由 @外滩TheBund 授权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