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师长西席先容,由于家里卫生间一贯渗水,导致隔壁寝室墙壁腻子脱落。今年1月,他在网上找了一个专门做防水补漏的门店电话。联系后,对方派了两名工人上门做防水。
工人奉告覃师长西席,做防水须要注胶水,胶水的价格为每斤80元。当他问补好自家卫生间漏水总价须要多少钱时,工人只回答,之前做过几家,有的须要1000元,也有的须要5000多元。
覃师长西席连续追问,他家的防水估量到底须要多少钱,对方说不好算,要等往卫生间贯注完胶水才知道。“如果一贯灌不满,那不是无底洞?”覃师长西席再次追问,工人还是回答,10倍、20倍都有可能,要看卫生间漏水的空隙大小,暂时无法估算。

当天下着雨,考虑到工人冒雨上门,且卫生间只有3平方米旁边,覃师长西席估计最多20斤胶水该当可以灌满了。于是,他便先出门办事,留妻子在家处理。
当天下午,覃师长西席回到家,妻子奉告他,这次补漏总价将近8000元,末了打了9折,花费了近7000元。“这也太暴利了!
”覃师长西席说,他听完之后懵了,立即意识到由于不懂行,落入了补漏的陷阱。
“如果一开始就奉告总价,我肯定不会答应施工。”覃师长西席说价格在2000元之内,他可以接管,近7000元的补漏价切实其实是“天价”。当天,他便拨打了12315进行投诉,但当时正值春节,干系部门无法调查。春节后,他又多次反响,得到的答复是对方谢绝现场调度,建议他通过法院起诉的办法进行维权。
覃师长西席提醒大家,补漏前最好签订条约,事先约定利用产品的品牌、详细数量、总价范围等,避免带来麻烦。
南国今报廖艳明
来源: 南国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