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鼻香港特区政府2022年底公布《喷鼻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推动科技家当发展,实现喷鼻香港“新型工业化”。一年多来,喷鼻香港聚焦重点领域,着力引进重点企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帮忙本地制造业转型,紧锣密鼓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
明确方向,引进重点创科企业
2023年12月,内地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期与喷鼻香港科技园公司签署互助备忘录,宣告操持在喷鼻香港科学园设立宁德时期喷鼻香港科技创新研发中央,估量投资不少于12亿元(港元,下同),招聘约500名员工。

签约仪式上,宁德时期董事长兼总经理曾毓群表示,喷鼻香港是国际著名的商业枢纽,有一流的商业环境、宽松的流利机制以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这里成立宁德时期喷鼻香港科技创新研发中央,是宁德时期在新能源科技研发布局上的计策性一步。”
“宁德时期选择喷鼻香港作为国际总部,是对喷鼻香港培植国际创新科技中央、巩固提升喷鼻香港国际金融中央地位投下的信赖一票。”喷鼻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引进重点企业是特区政府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着力点,一年多来,喷鼻香港已吸引超过30家重点企业落户,涵盖了新能源车、半导体等前辈制造业。
喷鼻香港经济发展长期高度依赖做事业,截至2022年,喷鼻香港做事业占本地生产总值达93.4%,制造业占比仅1%。《喷鼻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到2032年,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提升至5%。面对地皮资源紧张、工业根本薄弱等问题,喷鼻香港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该怎么走?
“新型工业化是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能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实现超过式发展并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动能的工业化。”孙东说,科技赋能工业能够降落本钱、提高生产力,带动金融、物流等业界全方位发展,从而支撑喷鼻香港持续高质量发展。
喷鼻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工业专员葛明表示,结合喷鼻香港的科研上风,喷鼻香港推进新型工业化紧张聚焦在三个方向,即生命康健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前辈制造与新能源,“这三个家当协同发展,将会带动本地创科发展更为发达,为喷鼻香港经济注入新动能。”
位于喷鼻香港岛西南海滨的数码港是喷鼻香港主要的创科基地,喷鼻香港首个人工智能超算中央正在风起云涌培植中。
“政府约请龙头企业落户喷鼻香港时,常被人问及‘你们的超算能力如何’。”数码港主席陈细明说,超算中央是主要基建,随着喷鼻香港对人工智能算力需求越来越高,建成超算中央将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家当发展,亦可吸引境外龙头企业来港。
近年来,喷鼻香港大力完善新型工业化所需的根本举动步伐及干系配套,补齐干系短板:喷鼻香港科技园公司管理的大埔、元朗、将军澳三个工业邨更名为“创新园”,在园区内培植“医疗用品制造中央”“微电子中央”“前辈制造业中央”等前辈制造平台;进行喷鼻香港科学园第二阶段扩建操持和数码港第五期扩建操持;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互助区培植……
“国家为喷鼻香港供应了坚实的支持,喷鼻香港‘一国两制’的制度上风和高度国际化的特点,将会吸引更多人才、资金和企业汇聚,我对喷鼻香港的发展充满信心。”喷鼻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
产学研结合,加速成果转化
2022年起,喷鼻香港特区政府拨款100亿元在喷鼻香港科学园培植“InnoHK创新喷鼻香港研发平台”,聚焦医疗科技、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科技等,涵盖本地与海内外科研机构互助成立的29所实验室。喷鼻香港特区行政主座李家超在2023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将成立一所新的InnoHK研发中央,专注研发“天生式人工智能”技能。
2023年7月,喷鼻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卞兆祥领导的中药创新研发中央在喷鼻香港科学园宣告,其研发的一款治疗慢性便秘的中药复方新药获美国监管机构容许在美开展一期临床试验,成为喷鼻香港首个得到该容许的中药新药。
“我们很期待能与家当界互助进行后续的药物研发。”卞兆祥表示,目前已有多家家当成本和天使投资基金前来洽谈互助,未来将成立以环球市场为导向的药物研发企业,面向环球市场研发中药新药。
“喷鼻香港特区政府积极的创科政策和财政投入,帮助越来越多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以创新科技驱动的初创企业在喷鼻香港发达兴起。”京港学术互换中央总裁徐海山说。
2023年3月,医学影像企业美时医疗宣告,正式迁入位于大埔创新园“医疗用品制造中央”的生产基地。经由在喷鼻香港科学园的多年打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用于儿科的超导磁共振系统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工厂的华美转身,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生产磁共振成像设备对厂房规格哀求很高,以往在喷鼻香港难以找到条件得当的厂房,大埔创新园让我们有机会把科研技能变成‘喷鼻香港制造’。”美时医疗首席运营官杨思敏说,公司在喷鼻香港科技园公司帮助下,不到半年就成功进驻新生产基地,可以很快建立生产线。
喷鼻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表示,喷鼻香港科学园为企业供应多项做事和资源,鼓励支持创业者将观点转化为实体,将科研成果商品化。据统计,喷鼻香港科学园现已有逾850家公司从创科造就操持“毕业”,八成公司仍在营运,个中4家企业陆续在喷鼻香港上市。
“这一年多来,喷鼻香港在成果转化方面变革非常快。”孙东表示,喷鼻香港特区政府于2023年10月设立“产学研1+操持”,拨款100亿元支持不少于100支有潜质成为初创企业的大学研发团队,首轮已收到94份申请,业界也纷纭走进校园,与大学团队商榷如何加速成果转化。
技能赋能,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喷鼻香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氛围有很大改进,政府配套支持多,业界的创造激情亲切也很高。”喷鼻香港青年邓咏诗是一家电子制造做事商的创办人兼市场部总监,在新界沙田火炭的一幢工业大厦内运营着一间500多平方米的车间,紧张卖力为本地企业供应电路板加工做事及高端电子产品制造。邓咏诗表示,公司面积虽小,但走的是“款多量少”路线,为企业供应定制化做事,可以快速相应电子产品转型需求,适宜初创企业“试水”自己的产品。
随着越来越多智能电子产品订单呈现,公司的两条生产线已靠近饱和。邓咏诗先容,公司已申请政府帮助,请喷鼻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帮助设计一条结合传感器与工业物联网技能的智能生产线,“届时产能不仅能增加150%,更能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效率。”
喷鼻香港制造业领域,中小企业占主流。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喷鼻香港有7845家制造业企业,个中98.7%是就业人数少于100人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用人本钱高、请人难、用地本钱高、技能缺少等问题。”喷鼻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首席数码总监黎少斌表示,新型工业化并不局限于新兴家当,传统家当通过前辈技能,让生产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也能迈向新型工业化。
作为增援喷鼻香港工商业提高生产力的法定公营机构,近年来,喷鼻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积极助力制造业企业特殊是中小企业迈向智能生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研发出“猫头鹰”智能生产线、智能包装系统、智能中心厨房等智能生产举动步伐,成功运用于微电子、金属、塑胶、玩具、食品、纺织等企业。
只管有些港资制造商的工厂不在喷鼻香港,但港资企业在制造业领域仍相称有竞争力,并终极惠及喷鼻香港做事业发展。喷鼻香港工业总会2021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受访的200多家内地港资制造业企业中,90%的受访企业将总部设在喷鼻香港;2019年港资制造企业在内地的利润总额约相称于该年喷鼻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23.7%,有力地带动本地生产性做事业需求。
过去10年间,喷鼻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帮忙推动1200多个智能化项目,个中三成在喷鼻香港落地、七成在内地落地,帮助不少在内地港资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喷鼻香港需以粤港澳大湾区‘9+2’相互互助的思路去定位发展方向,基于不同家当在不同城市的发展上风,完善家当的供应链并提升竞争力。”喷鼻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泛的运用处景和强大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为喷鼻香港供应了巨大机会,相信喷鼻香港的前辈制造业和当代做事业,将会在粤港澳大湾区家当链中霸占主要地位。( 冯学知)
《公民日报》(2024年03月24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