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几张图我们看到了,在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阁下,古建筑是安详而又安谧的存在,在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作为都城的北京有着日月牙异的变革,韶光会改变统统,有些东西,比如历史,却是永恒的。古往今来,朝代大概会更迭,但是历史的年夜水无论若何奔驰而过,也不会粉饰人类留下的文化印迹。五千年古老的中原文明,五千年炎黄子孙代代相传,中国元素在城市里的遗迹是若何的呢?它和当代文明又会碰撞出若何的火花?
十年来拔地而起的CBD、车水马龙的繁华,和历经风雨洗礼的文化遗产,它们是共融、也是共荣的存在,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离不开当代的努力,同样当代化的培植离不开对历史的学习和借鉴。
作为拍照人,亲眼见到自己家乡的变革,真的感到新时期为大家带来的各类美好。这里呢笔者也为大家分享几点拍摄“古今同框”的心得体会:

1.选择好的景象非常主要,蓝天白云下的京城美景格外好看,这样的景象一样平常集中涌如今四五月份。其余,不要赶在中午时分拍摄,这时候光比比较大,光偏硬,如果无滤镜等分外处理,后期很难修片,不随意马虎出片。
2.选择好机遇非常主要。一天当中拍摄城市风光最佳的韶光便是早上日出前后一小时和晚上日落前后一小时的这两段韶光。个人认为日掉队蓝调是最佳韶光,但是考虑到很多人放工晚赶不上晚上日落和蓝调时候,笔者建议起个大早去拍日出,拍完不延误早上上班,两全其美。
3.参数上:绝大多数镜头在光圈F8-F11范围内成像可以得到最佳画质,每个品牌的大三元和小三元镜头一定是风光拍摄的首选产品了。尼康Z系列大三元镜头便是我拍摄时的得力助手,尤其是这支广角的Z 14-24mm f2.8,每一次都能让我出大片。拍摄的时候推举大家利用A档,光圈数值在这个范围内就好,感光度选择相机原生数值最低的,比如尼康Z 7II原生ISO 64就能带来非常精良的成像表现。
4.携带三脚架是必须的,由于无论是拍摄延时作品,还是晚上的长曝光,都须要固定机位,稳定相机。个人一贯用的是徕图、马小路和富图宝的三脚架,大小是非各有上风,比如马小路MT-05这个桌面小三脚架便是我最常携带的一款,除此之外其他的稳定性也都非常好。如果没有三脚架,调高ISO数值,开大光圈拍摄也未尝不可,那么就须要一台防抖性能比较好的相机,如佳能EOS R6就有8级双防抖。
用手中的镜头把北京的历史悠久和当代领悟在一起,一贯不断考试测验、一贯不断定格,坚持连续做一名城市风光拍照爱好者,看城市变迁,记录城市更多美好的瞬间,我和无数个“我”,会一贯在路上。
本文图片来自拍照师许晓平,网名Spider。
(773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