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驱鸟神器”仿照鸟叫声、打枪声,在电力铁塔的轨道上来回巡视,从而达到驱鸟的效果。
“小黄人”智能线路清障精灵
获取更多精彩

在秦岭,从清晨到夜晚,都能听到风声、水声、叶落花开声,山民的欢笑声、护林员的脚步声,动物们“吱吱”“咩咩”的叫声,乃至星星眨眼声……
我们用声音表达秦岭
以小节拍奏响大旋律
让天下,听见
中华祖脉特有的大美
巍巍秦岭中,数十年如一日行走着一支“铁军”。
他们踏遍千里青山,走过四季风景。
军队中,有一抹“红”分外亮眼:
他得到过“庆祝中华公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他是全国劳动模范
他是“中国年夜大好人”
他也是“全国向上好青年”
……
诊断线路病症靠硬功
眼看、耳听、手敲就行了
不久前,在宝鸡市供电局,
他目前的身份是国网宝鸡供电公司秦岭输电运维班班长。自1995年6月参加事情以来,便承担着宝鸡地区23条、总长623公里35~330千伏输电线路的日常巡视和掩护事情,肩负着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的正常保供电和第一座110千伏带负荷融冰变电站的运行任务,而这条线路90%在秦岭大山深处,超过两省两区三县。
输电运维是个苦差事。“两基铁塔两座山,两只脚板走一天。山高路险冰雪地,一日巡线过四季”。26年来,他爬过的山,累计高度相称于200多座珠穆朗玛峰;走过的路,累计长度相称于4倍的长征路。
巡线、爬塔、检修……秦岭地形多样、环境繁芜,这么多年下来,他不仅对山里的地理地貌管窥蠡测,更对山上杆号,塔位熟记于心,只要说出杆号,就能知道在什么地方,从哪个方向上山,人送外号“活舆图”。敲敲铁塔,凭声音就能判断铁塔是否存有隐患,铁塔之间连接是否紧密,是否有丢失的螺丝等等;望一望电线的曲直程度,便知晓是否有非常。“千里眼”“顺风耳” 的名号也由此叫响。
“以前巡检紧张靠人力去创造问题,办理问题。”周红亮说,“现在好了!
每个班组都有两台无人机,人工巡视一天也就两三公里,而无人机可以达到十几公里。无人机的利用,使设备的故障率、事件率大幅低落。”
驱赶动物靠声
“把动静全年夜点,敲啊,喊啊的”
只管有着丰富的事情履历,在山间自若穿行,周红亮依然小心谨慎对待每一次巡检, “我们在入夜之前把事情做完,不建议在山区住宿过夜,不愿定成分太多,必须首先担保人身安全。”
周红亮这么讲是有缘故原由的。冬天,山区天寒地冻,遇上冰雪景象,衣服结着厚厚的冰,像坚硬的铠甲箍在身上,全体人跟兵马俑似的,行动不自若,遇上突发状况更不能及时反应。而到夏天,山里又会遇见野兽。近些年,随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秦岭植被越来越密,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在巡线路上,常常会与野兽不期而遇。蛇已经不足为奇、不敷为惧了,但遇上像狗熊、野猪这类大型野生动物,不得不当心。2019年,周红亮与同事外出检修时,在间隔铁塔不远处碰到了狗熊,“我们就赶紧趴下,焦灼地等待狗熊自己离开,冷汗唰唰直流,害怕它来攻击我们。”遇见的次数多了,周红亮有了自己的履历,“每次出行,把动静全年夜点,敲啊,喊啊的,让动物们远远走开。”
驱赶线路鸟害靠什么?
咱有这款神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年,秦岭生态环境好了,消逝的动物们又回来了,鸟类数量也急剧上升。在电力铁塔上,常常会有飞鸟靠近,或打斗或筑巢,传统的驱鸟刺已无法对飞鸟起到震慑浸染,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明显增加。如何应对呢?周红亮和同事们动脑思虑,动手研发,感应式“驱鸟神器”成功问世。在事情室,周红亮向我们演示了“驱鸟神器”事情过程,这款“驱鸟神器”利用声电光事理,通过闪烁的灯光,预置仿照的鸟叫声、打枪声,在电力铁塔的轨道上来回巡视,从而达到驱鸟防鸟害的效果。
被周红亮唤之为“小黄人”的是智能线路清障精灵。据他先容,智能线路清障精灵由行走机器臂、防滑装置、智能掌握电路、锂电池等部件组成,紧张通过电动锯齿切割的事理,有效打消输电线路导线吊颈挂的鹞子线、绳子、塑料薄膜等异物,办理了因分外地形限定,事情职员不便处理的导线隐患。
以周红亮名字命名的创新事情室2013年景立至今,除“驱鸟神器”、智能线路清障精灵外,他和他的伙伴们还研发出遥控电动式分流器、输电线路覆冰远程检测系统等共30余项创新成果,个中15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获陕西省电力行协表彰,2项获国家电网公司推广运用,“线路清障精灵”还登上了央视《我爱发明》栏目。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
文/ 李天瑞 图/ 谢馨
作者:李天瑞 谢馨
来源: 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