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赛道股猛涨,三傻股连续被锤。
尤其是保险股,已经走出了ST的气势。
有个段子:

如果你不珍惜80元的安然,就只能珍惜70元的安然了。
可是现在转眼间,安然创出了新低60.52,彷佛间隔50也不远了。
那么,60元的安然到底要不要珍惜?
先来看一下ST安然的股价走势,标准的均线空头排列。从86跌到本日的新低60.52,基本没有像样的反抗。
于是,彷佛也能理解为什么会骂安然了,垃圾,安然是骗子。
不过,真的是安然这家公司弗成了吗?
如果保险行业的几家上市公司,只有安然在跌,而其他公司没有下跌、反而上涨,那肯定是安然自己的问题。
我们就来比拟一下4家保险公司的走势:
$中国安然(SH601318)$ :今年以来下跌28.8%
$中国太保(SH601601)$ :今年以来下跌23.43%
中国人寿:今年以来下跌15.21%
$新华保险(SH601336)$ :今年以来下跌22.93%
这么来看,几家保险公司都在跌啊。这最少解释,不是安然自己弗成了,而是行业的问题,大势不好。
那为什么独独骂安然垃圾的人这么多呢?我们来看看中国安然的股东人数变革:
从2011年到2017年,一贯坚持在20-30万旁边;
2017年:股价上涨101.48%,股东人数从29万增长到40万;
2018年:股价下跌17.43%,股东人数增长到53万;
2019年:股价上涨55.84%,股东人数增长到62万;
2020年:股价上涨4.64%,股东人数增长到70万;
2021年:股价下跌28.82%,股东人数增长到96万(1季报数据);
也便是说:股东人数从2017年底的40万猛涨到2021年1季度的96万,而股价从2017年底的63.41元却下跌到现在的60.78元,尤其是近3年冲进去的小股东们,都亏钱了!
反不雅观其他几家公司,股东都没有增加这么多。
很多人都在骂安然的投资端太差了,类似中原幸福亏掉500亿的投资,实在相对付4万亿的资管规模,影响并不大,投资端实现收益率假设并没有什么障碍。要知道十几年前安然的资管规模才5000亿的时候,就曾经在富通银行上亏掉了238亿。当前对付保险公司的股价影响,更多的还是由于保险发卖太差了。
援引一些行业数据:
从累计保费收入看,行业整体原保险保费增速从1月的11.16%到前5月的5.51%,一贯向下;从单月保费来看,行业更已经连续3个月负增长。
从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来看,整体还在正增长,但就单月保费而言,个险新单已经连续3个月大幅低落,银保新单也已经连续2个月显著下滑。
(数据来自:慧保天下)
毕竟在新业务代价增长缓慢的情形下,纯挚依赖原有保单的代价开释便是吃老本啊。
我也不是保险专业人士,关于为什么保险发卖乏力,这里我引用一下 @资深保险人丘斌斌 在雪球分享的不雅观点:
保险行业的阶段性乏力,紧张是三个层面都不足给力:大环境、政策、市场。
大的经济环境自然不必说,收入和购买力低落是全社会的问题,反应到各个行业,都在受影响。且不说保险如何,购买也是须要钱的,而且保险还是这么靠后的需求,尤其在一贯以理财类产品为主的惯性里,保险业受影响是一定成分。
政策上有点悖论,一方面国家须要保险业,对资金来说,保险业是吸水海绵,是国家经济的稳定器、减震器,也是国家拉长债务久期的金融利器。但是银保监合并后,对保险行业便是利空,且不说监管懂不懂,就看发出来的政策,鲜见利好和发展的文件。银当头保在后,保监会不能从银保监会独立出来,保险行业就没有大发展的机会。
从市场而言,发卖的办法是老套的,发卖的思路是固化的,发卖的技能是掉队的,发卖的人数是减少的,以是整体上便是下滑的。
但是,长期来看,保险行业仍旧在上升期,不论国家还是社会,都是须要保险的,并且保险的不雅观念和购买力,都比几十年前大幅提高,保险密度也是逐年提高的:
(人身险的保险密变革,数据来自:Wind)
但是从保费和GDP比率来看,我们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
这种情形下,就开始下结论,说保险没有来日诰日了,岂不是太悲观了?
况且是在经由一轮大幅下跌往后,估值均处于历史极限低位的时候?
中国安然:PEV为0.84,历史百分位0%
中国太保:PEV为0.59,历史百分位0%
中国人寿:PEV为0.86,历史百分位6%
新华保险:PEV为0.58,历史百分位0%
好了,现在再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60元的安然到底要不要珍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得到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不雅观点仅代表个人的见地,所涉及标的不作推举,据今生意,风险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