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文 | 《财经》 柳书琪 陈伊凡
编辑 | 谢丽容

苹果正面对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缺货危急。
自9月发售以来,因供应链紧张和需求兴旺,iPhone13系列就创下了苹果从下单到发货的最历久待期,等待韶光在2周-4周不等。为了减少等待期,加快最新款手机生产,据媒体宣布,苹果将大量原操持用于生产iPad及老款iPhone的零部件调往iPhone13系列,iPad产能因此低落了50%。
一位苹果供应链人士见告《财经》,每年9月新机开售的数周后,产能每每会有一轮大的爬坡期,但比拟iPhone12系列,iPhone13系列的销量表现明显增长受阻。
以最紧俏的iPhone13 pro及pro max为例,开售第四周较开售第一周的销量分别仅增长了4%和18%,而iPhone12系列同款机型当时的增幅都在26%以上。
最新发布的第四财季数据显示,苹果当季实现营收833.6亿美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为205.5亿美元,同比增长62%。不过,这个数据并没有达到华尔街此前851亿美元的预期。板子被打在供应链受限这个问题上。
在2021财年四季度电话会上,苹果CEO库克证明了这个说法,受供应链影响,苹果丢失的收入超过60亿美元。这一方面是由于业内普遍的缺芯潮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疫情对东南亚制造业的影响。不过,库克也强调,今年10月以来,这个问题正在规复中。
苹果鏖战环球手机市场多年,稳踞环球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核心能力在于突出的供应链管理,库克本人也是公认的供应链管理高手。这一轮环球缺芯危急,重灾区是汽车芯片等领域,对付手机芯片来说实在还好,就算其他手机厂商有缺芯麻烦,外界普遍认为苹果具有更强的韧性。但现在,苹果也无法独善其身了。
《财经》就此事问询苹果方面,干系卖力人表示暂无回应。
缺的不是核心芯片
环球缺芯风暴对苹果的影响可以从数据上看出。第三方研究机构Canalys报告显示,2021年三季度,苹果在环球智好手机出货量超越小米,重回第二,但出货量仅约3.3亿台,同比下滑了6%。
据媒体宣布,苹果原操持今年生产9000万台新iPhone,但目前可能将生产目标减少多达1000万部。
苹果官网则显示,iPhone 13的Pro和Pro Max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苹果门店全线缺货,等待时长在4周-5周,而iPhone 13和mini则基本都有现货。第三方研究机构GfK数据显示,iPhone13的Pro和Pro Max系列在中国区的均匀等待韶光均为39天,而过去iPhone 12系列的对应机型的等待期最长不过26天。
一位北京苹果经销商见告《财经》,苏宁、国美、沃尔玛等大型连锁门店基本也都没有现货,购买Pro和Pro Max要加价200元-400元不等,而iPhone 13和mini已跌破发售价。
外界以为苹果缺货的紧张缘故原由是新发布的A15仿生芯片,但多位受访者对《财经》否认了这一意见。由于A15芯片属于5nm前辈制程,与28nm以上的成熟制程比较并不存在严重缺货问题。这次A15芯片由台积电直供,产能有所保障,不见得是最严重的寻衅。
TrendForce集邦咨询剖析师黄郁琁见告《财经》,目前影响到苹果手机交付的原材料包含PMIC(电源管理芯片)、无线充电芯片、摄像头模组等。一位台积电人士也向《财经》印证,包括苹果在内高端旗舰的手机芯片基本不缺,缺货的芯片很可能在iPhone 13系列新添加的无线充电等领域。
在多个零部件中,摄像头模组是这次缺货的焦点。此前夏普为iPhone13系列摄像头模组的紧张供应商,今年7月在越南进入疫情高峰期后,夏普位于胡志明市的工厂被迫歇工。黄郁琁强调,该模块是为iPhone 13系列所开拓设计的新品,因此没有库存增援。
除了疫情成分,前述苹果供应链人士对《财经》表示,iPhone13系列前置摄像头的“刘海”变小后,也对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哀求,从而影响到了产能。
此外,渠道内囤积货品、抬高价格也加剧了苹果的缺货潮。前述苹果经销商透露,现在的苹果与此前华为的情形相似,渠道内有货,但都须要加价购买。《财经》理解到,一些大型连锁手机店的干系卖力人反而更加乐意加价倒卖——与其把货色卖给消费者,承包一揽子售后,不如加价卖给其他渠道更大略。
比预期更严重
第三方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在今年10月中旬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半导体短缺问题对三星、OPPO、小米均已造成影响,而“苹果彷佛是最有韧性的”。但这次苹果暴露出的缺货问题,却超出了行业的估量水平,这意味着环球供应链比外界的预期更加薄弱。
Canalys资深剖析师Jason Low见告《财经》,这次苹果缺货征象比其他手机厂商都要突出,缘故原由是相对而言iPhone机型不多,但出货量都比较大,此外iPhone所利用的芯片及零部件都相对分外。
其他主流手机厂商的情形也不容乐不雅观。Counterpoint指出,此前智好手机行业之以是还能实现增长,是由于手机厂商提前储备了一定的元器件。但时至今日,只管代工厂已经满负荷运转了数个季度,短缺情形仍在持续,手机厂商仅能得到其订单数量需求的70%-80%的零部件。随着元器件库存花费殆尽,问题将更加严厉。
各类缘故原由叠加,造成了苹果史上最大的缺货潮。只管苹果紧急调度产能配置给其他供应商,但仍由于韶光差异、产品热销等问题,在供应上仍显得紧缺。
库克在四财季电话会中表示,目前苹果已在与互助伙伴稳定供应、确定需求量、加快生产和运输的周期,并加大了在芯片领域的投资。
据《财经》理解,苹果的规复产能操持已在加速进行中。在胡志明市工厂歇工后,LG InnoTek得到了大量订单,约占iPhone13系列摄像头模组总产量的七成。10月尾,LG InnoTek还表示,应客户需求,今年在光学办理方案上的支出将从5478亿韩元增至到8355亿韩元,以扩大产能。
前述苹果供应链人士称,这次紧缺有可能加快闻泰科技和立讯精密旗下的高伟电子导入苹果摄像头模组的供应链。今年5月,闻泰科技从欧菲光处收购了为苹果生产摄像头模组的工厂,成为“果链”预备队员。11月2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已与境外特定客户确定了量产操持,正积极预备量产事情。
商业计策专家周掌柜对《财经》说,这次消费电子的供应链问题折射出的大课题,是之前的环球化协作分工是“环球”布局的,未来从安全性角度大概率将开始环绕“需求中央”布局,北美、欧洲和中首都会投入区域的半导体闭环家当链,产能的分布可能会涌现调度。
GfK的不雅观点是,2021年四季度苹果的情形其实在缓和。达到需求与供应的平衡,当季销量环比将增长62%,同比增长7%至历史最高水平。
饿的饿去世,撑的撑去世
苹果供货紧缺之时,一些手机厂商却面临着货色积压的压力。这是环球芯片危急下智好手机家当的一体两面:热门机型缺货、断货,滞销机型的包袱也加倍沉重。
Counterpoint已将预测的环球整年智好手机出货量由14.5亿部下修至14.1亿部,增长率由9%调度为6%。中国的市场也在萎缩:信通院数据显示,今年8月和9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下滑了9.7%和8.1%,仅有2430万和2144万部。
“年初我判断(中国智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在3.3亿-3.4亿台旁边,今年做下来该当是在3.1亿台旁边。”小米集团中国区总裁卢伟冰在接管《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手机市场已进入存量市场,用户换机周期越来越长,如果没有涌现新的刺激,总量还将连续下滑,这个方向将不会有太大的变革。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用户的消费、换机意愿大不如前。前述苹果经销商最大的感触是,人们买消费类电子产品时更谨慎、更理性了,“以前三四百一个的iPad保护壳,每天都能卖好几个,现在(顾客)都得想一想。”
缺芯潮之下,各家厂商不得不备货。但换机周期在拉长,需求也不如前些年强劲,如果备货量超出需求量过多,这种失落衡也将为消费电子的产能带来巨大的不愿定性。
环球面板研究机构DSCC中国区营运总监Rita Li对《财经》表示,从目前来看,囤货、抢料依然会是各家手机厂商的主旋律,尤其在中高端面板领域。这种狂热的备货潮可能要到年底才能回落。
抢高端已是各家手机厂商的最主要的计策之一。“行业里产品的销量不才滑,但均匀单价在上涨,用户依然有很高的产品升级、消费升级的意愿。”卢伟冰说。今年以来,OPPO、vivo、小米、光彩都加入了战局中,为冲刺高端都备下了量级不小的货品。
但一些厂商缺点地预判了高端计策的进度。第三方研究机构GfK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环球5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中,苹果占比过半,三星占比20%,其他国产手机厂商的市占率只在5%旁边。中国市场的情形也与环球相似,华为衰落,苹果独大,国产安卓机市占率在10%旁边。
过量的备货已造成了较大的库存及周转压力。手机产品以年为单位更新换代,新机一出,旧机急速过期。2022年将至,年初又是国产安卓厂商集中发布新机的时候。“双11”在即,小米MIX Fold、MIX 4、一加9 Pro等安卓高端手机开始大幅贬价。留给清库存的韶光已经不多了。
行业内同时上演着两处奇怪的景象:一边是苹果供货告急,销量受限;另一边过量囤货,厂商不得不大甩卖。
一些手机厂商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厉性,开始减慢特定零部件的采购速率。一位手机射频芯片供应商高管见告《财经》,今年二季度前,除正常手机生产外,各家手机厂商还有建立库存的需求。在二季度后,由于库存充足且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手机终端客户的提货速率已开始放缓。
光彩CEO赵明曾在接管《财经》采访时说,越是芯片危急期间,越要当心过度备货的风险,“智好手机行业20多年,没有饿去世的,只有撑去世的。”
(《财经》刘以秦对此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哀求,周掌柜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