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千图网
《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力争全市工业企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技能改造投资增长12%、规上数字经济核心家当增加值增长12%,基本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2027年,全市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5%以上,重点行业紧张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前辈水平。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遍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5%、80%,新增未来工厂6家、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60个(家)。

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方案》将履行制造业数字赋能行动、家当链设备更新行动、优质消费品规模供给行动、优质装备供给行动四大行动。
(一)履行制造业数字赋能行动
1. 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扩面。探索推广“学样仿样”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模式,开拓集成一批“小轻快准”数字化办理方案和产品,勾引企业优化工艺流程、更新利用数据采集器、可编程逻辑掌握器(PLC)/分布式掌握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掌握系统(SCADA)等工控设备、智能检测设备、自动化传送设备、自动导向搬运机器人(AGV),推进生产单元一体化贯通,培植自动化、连续化、柔性化生产系统。提速柯桥印染、上虞电机、诸暨袜业、嵊州厨具、新昌轴承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财政专项勉励试点。2024年,新增省级财政专项勉励试点区、县(市)1个。
2. 加快“人工智能+”软硬件更新。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家当发展,积极推进智能机器人、增强现实(AR)工业相机、工业物联网关、数字孪生系统与前辈制造技能深度领悟,在纺织印染、智能家居、智能装备行业,推动设计、制造、管理、发卖等百口当链提炼人工智能运用处景。履行工业技能软件行动,环绕当代纺织、高端装备、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家当,重点打破CAD(打算机赞助设计)、CAE(打算机赞助工程)等研发设计类软件;环绕绿色化工、生物医药家当,重点打破APC(前辈过程掌握)、MES(制造实行系统)等生产掌握类软件。提升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上海大学在绍研究机构能级,加强对人工智能家当研究和技能支撑;推进绍芯实验室、浣江实验室向省级重大创新平台迈进。依托诸暨市“智能视觉家当园”,打造人工智能(智能视觉)家当集聚区。
3. 推进集群企业改造提升。聚焦“10+2”家当集群,推动纺织、化工、生物医药家当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开展分行业成批量数字化改造,综合利用“两化”领悟试点、企业上云、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新一代信息技能与制造业领悟发展试点、5G全连接工厂、未来工厂,开展集成运用创新,开放前辈技能和运用处景,为中小企业供应数字化转型做事,打造分居当链数字转型标杆企业梯队。
4. 完善数字化改造做事体系。强化“10+2”家当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实现“一集群一平台”,依托卧龙电驱、康立自控、中财管道自建的电机、纺织、管道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技能改造新模式,输出系统性、集成性、定制性的办理方案,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家当集群数字化转型发展体系。开展省级家当数字化做事商推举造就,到2024年,累计造就省级工业企业数字化做事商25家。
5. 加强数字根本举动步伐支撑。优化算力资源布局,分步开展新型算力中央培植,加快老旧数据中央改造提升和淘汰退出,鼓励人工智能、算力领域培植支撑性、创新性平台,构建良好的算力家当生态。深挖算力需求,赋能本地及长三角区域上风制造业、医疗、教诲、文旅、交通畅业以及大型科研机构高质量发展。支持制造业企业深度利用算力资源,助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5G网络深度覆盖,环绕运用处景支配5G基站,知足工业园区和企业的高速率、低时延、大带宽、多场景接入需求。到2024年,累计培植5G基站2.2万座以上。
(二)履行家当链设备更新行动
1. 点上诊断摸底,加快设备更新。开展技能改造诊断。面向“10+2”家当集群规上企业,开展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诊断,建立做事商信息库,勾引市外专业机构在绍注册落户,加强对本土行业及专业领先机构的造就和支持。以提质、拓市、增产、降本、节能、减碳、减排、减耗需求为导向,聚焦纺织、化纤、金属制品、机器制造等传统行业,加快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更新退出。针对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鼓励企业适应技能创新和行业发展新哀求,更新一批高技能、高效率、高可靠性前辈设备。梳理家当链共性和企业个性需求,提炼共性问题和运用处景,发布设备更新清单和淘汰清单。落实省千亿技能改造投资工程,每年滚动履行省级重点技能改造项目500个以上。
2. 链上协同联动,推进办法转型。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浸染,推动家当链生产办法转型,加快推进分居当链配套设备更新,鼓励链主企业勾引家当链高下游开展配套技能改造,支持生产端、运用端企业开展设备互助,推动大规模更新。支持打造市级智能化协同技改示范家当链,各地每年确定1—2条示范家当链。完善省市两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项目造就库,加快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传感与掌握装备、智能检测与装置装备、智能仓储物流等规模化运用,提高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到2027年,新增省级未来工厂6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0家;每年履行省级生产制造办法转型升级示范项目15个以上,组织一批项目报告国家工业企业技能改造升级导向操持,争取国家、省级重大专项支持。
3. 面上提质升级,打造特色平台。推进“链主”家当园培植,强化“链主”企业示范引领和家当链高下游协同,鼓励配套企业、项目入驻园区,打造环绕链主高下游企业的配套家当园。培植越城集成电路配套家当园、精工智能制造家当园、晶盛半导体家当园、卧龙新能源家当园、斯凯孚高精密轴承家当园,完善“10+2”家当集群配套布局。鼓励各地按照家当发展方案,辅导小微园区明确家当定位,加快根本举动步伐更新迭代,订定企业入园标准,勾引家当链高下游企业集聚入园。推动铸造、电镀、模具等工业制造根本环节的企业统一集聚入园和集中管理,做强配套、降落本钱。按照“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开展对园内企业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履行正向勉励和反向倒逼,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
(三)履行优质消费品规模供给行动
1. 发布优质产品目录。聚焦智能家居、智能康养和时尚纺织、厨具、珠宝、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全面开展排摸梳理,建立以旧换新优质产品重点企业清单和推举目录,分批次发布消费品以旧换新优质产品目录。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报告“浙江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推举产品目录”,争创一批浙产优质产品。
2. 开拓适销对路产品。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加大电动自行车安全技能规范宣贯,勾引企业按照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加快安全、智能、绿色产品开拓运用。深入履行消费品工业“三品”计策,鼓励企业加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能运用,加快开拓衣饰尚品、家居智品、黄酒佳构、珠宝新品、数智潮品。勾引企业瞄准历史经典文化、智能新潮体验、绿色康健生活,不断提升产品功能、丰富产品品类、扩大生产规模。2024年,力争全市消费品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以上。
3. 开展优质产品市场拓展。组织各家当链梳理一批“绍兴好产品”、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清单,分链条开展新一轮对接,推进“绍兴好产品”进企业、进机关、进医院、进学校、进商圈、进社区,开展汽车、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鼓励“链长”“链主”率本地优质企业,组团赴国内外开展推介活动。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商协会按哀求打造特色展会。2024年,开展“十链百场”对接活动10场以上。
(四)履行优质装备供给行动
1. 加强高端装备供给和运用。加快发展面向智能制造场景的数控机床、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纺织机器、智能仪器仪表、智能电机装备、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零部件等智能装备,面向聪慧能源场景的节能环保、储能装备、光伏装备等能源装备,支撑重点行业和领域设备大规模更新。梳理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高端装备供给清单,举办产品推介会和供需对接会,促进装备企业与改造企业精准匹配。加大工业新产品开拓力度,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2024年,装备制造领域省级工业新产品备案数400项以上。
2. 推进关键装备技能攻关。环绕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亟需的关键技能和短板装备,深入履行家当根本再造工程和首台(套)提升工程。聚焦数控机床、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前辈医疗装备、当代能源装备领域,履行重大科技项目、首台(套)工程化攻关项目和家当链协同创新项目,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2024年,造就认定首台(套)装备30项,履行省级家当链协同创新项目5项。支持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浸染,供应运用处景和试验环境,推动关键短板装备工程化家当化。到2027年,新造就认定首台(套)家当100项以上。
3. 推广绿色安全装备。推动重点用能行业、重点环节运用节能环保装备。到2027年,推动重点领域生产线(装置)能效全部达到基准水平,能效标杆水平产能比例超过50%。聚焦节能减碳技能装备、资源综合循环利用领域,分链条推动空压、注塑、烘干、热循环、能源管控系统节能改造,推广运用条约能源管理新模式,支持工业屋顶光伏、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培植及装备更新迭代。推动建材行业改造提升质料制备、窑炉掌握、粉磨破碎装备技能,有色金属行业加快绿色高效环保装备更新改造。推广前辈安全应急装备运用,履行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重点更新老旧反应器(釜)、精馏塔、机泵、换热器、储罐、压力容器设备,妥善化解老旧装置安全风险,推广前辈清洁工艺技能和设备,提升化工行业实质安全水平。勾引民爆企业履行无人化数字化工程,推进危险作业“机器换人”,提升行业实质安全水平。2024年,全市履行节能化改造项目260个。
4. 推动装备制造业做事转型。推进做事型制造发展,鼓励“工业+贸易”“制造+做事”领悟发展,实现家当链完全化和代价链延伸。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提升数字做事能力,加快整体办理方案、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向家当链高下游延伸做事环节。开展做事型制造示范培植,优化企业造就库,争创省级以上做事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