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粤东粤西粤北62家A股上市公司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总额为143.93亿,同比低落37.06%。2018年有3家公司亏损,59家实现盈利,盈利公司占比达95.16%。
总体来看,粤东粤西粤北A股上市公司的规模较小,个中仅4家营收超过百亿,6家净利超过10亿,来自云浮的温氏股份以营收572.36亿、净利39.57亿领衔个股排行榜。
去年7家公司净利涨幅超100%

南都梳理同花顺数据显示,2018年,粤东粤西粤北62家A股上市公司4.54%的业务收入增长率较2017年的19.77%增长率放缓了不少。个中,2018年业务收入实现增长的有49家,占比79.03%,而比拟2017年实现营收增长的有54家,解释2018年实现营收增长的公司也有所减少。
从2016年起,盈利情形一贯呈低落趋势,2017年净利总额低落8.65%,2018年呈加速低落趋势。2018年有3家公司亏损,59家实现盈利,盈利公司占比达95.16%,而2017年亏损公司有4家,解释2017年到2018年公司盈利状况基本没有太多变革。
比拟2017年营收前10位,2018年大部分公司排名未发生较大变革,唯有湛江的国联水产(300094.SZ)替代茂名的茂化实华(000637.SZ)进入前十。2018年茂化实华营收低落1.99%,而国联水产近几年来一贯实现稳定增长,2018年营收增长15.67%。据其年报显示,古迹增长的紧张缘故原由是同时拓展国内外市场和升级产品构造。
从净利同比增幅来看,2018年有37家公司实现了净利同比上涨,个中7家涨幅超过100%,还有3家扭亏为盈。梅州的宝新能源(000690.SZ)净利涨幅达348.81%,2018年实现净利润4.63亿。宝新能源主营业务为新能源,其陆丰甲湖湾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建成后使得公司总装机容量增长了131.75%。
同样来自梅州的塔牌集团(002233.SZ)利润增长额排名第一,2018年净利润增长了10.02亿元,紧张是由于2018年水泥行业推进供给侧构造性改革,水泥的产能开释受到掌握,水泥市场价格高位稳定运行。
五年来总营收上涨50.16%
2014-2018年间,62家公司营收总和基本呈稳定上涨的趋势,2014年62家公司营收共计1531.58亿,个中前10位公司营收共计1073.58亿元,占总规模的70.10%;到2018年62家公司共营收2299.88亿,比较2014年增加了50.16%,个中前10位公司贡献1539.51亿元,占总规模的66.94%,表明前10名公司贡献的营收占比逐渐缩小,别的公司呈现出发展态势。
2014-2018五年间,业务收入前10位没有涌现太大变革,温氏股份(300498.SZ)、韶钢松山(000717.SZ)、ST康美(600518.SH)始终稳定在业务收入榜的前三位,尤其是温氏股份,始终排名在第一位。
2018年,云浮市的温氏股份以572.36亿元的绝对上风位列营收榜第一位,该公司为一家大型畜牧企业集团。韶钢松山和ST康美分别以271.12亿元和193.56亿元名列第二、三位。2016-2018年,营收前10名中,汕头始终霸占4席。
茂化实华五年间有3次进入前10名,但在2016年表现不佳,缘故原由是当年化工市场低迷,质料资源不敷,装置停产大修,2018年茂化实华由于类似缘故原由同样未进入前10名。2016年替代茂化实华进入前10名的是奥飞娱乐(002292.SZ),该公司凭借佳构IP在移动游戏、电影、网络剧等方面得到较大增收,然而其亮眼表现并未持续太久,近两年都未再进入前10。
汕头的南洋股份(002212.SZ)自2017年起就进入了前10名,紧张缘故原由是购买了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同时开展电线电缆和网络安全的双主业。
净利总额变革如坐“过山车”
然而,62家公司的净利总额却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革。2014年到2016年,净利润总额从119.90亿元到250.34亿,翻了一倍之多,之后一贯呈下滑趋势,到2018年,62家公司的净利总额已经降到了143.93亿,降幅达42.5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广州华南财富管理中央研究基地主任易行健剖析,2016年之后,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增长速率下滑和中美贸易摩擦,海内很多地区的企业都面临很大的经营困难,加上三期叠加,这些问题综合导致了许多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水平持续下滑。造成这种“过山车”式变革的一部分缘故原由正是由于外部环境恶化所造成,另一部分缘故原由则是由于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敷,存在着产品同质化、创新实力弱、品牌认知度低等问题。
2014年时,净利润表现排名前10名的公司利润总和为100.28亿,占总规模的83.64%;2016年是公司盈利表现最好的一年,该年前10名公司净利占总数的81.07%;到2018年,排名前10的公司净利总额为146.16亿,高于62家公司净利之和,净利润排名前10的公司险些承担了大部分利好表现,并进一步拉大与亏损公司之间的差距。
同样,五年间,温氏股份的净利始终排名在第一位,2018年获净利润39.57亿元。韶钢松山虽然在2014至2015年亏损较多,但在近两年一跃成为净利榜单的前三名,由于公司钢材发卖均价大幅上涨,同时产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ST康美近五年间有4次位列净利排名前三。
汕头的星辉娱乐(300043.SZ)在2015年和2016年入围过净利润前10,2015年星辉娱乐开始打造游戏板块的垂直家当链,同时在投资项目上取得较好收益。2016年是娱乐文化领域的丰收年,和奥飞娱乐一样,星辉娱乐在该年得到空想收益,到了2017年星辉娱乐的盈利规模同比低落49.78%,据年报显示,紧张是由于投资业务收益减少和贷款利息增加。
汕头企业数量占半壁江山
据梳理,所有上市公司中有32家的注册地位于汕头,梅州和潮州分别拥有8家和7家上市公司,位列二、三位。其余拥有上市公司的地市还有揭阳(6家)、韶关(3家)、阳江(2家)、湛江(2家)、云浮(1家)、茂名(1家),汕尾、河源、清远则尚未成为上市公司的注册地。
汕头一个市的占比就超过半数,如果再加上潮州、揭阳,粤东地区就有45家A股上市公司,超过了2/3。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在接管南都采访时表示,呈现这种格局有其历史发展的缘故原由。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20年间,粤东的企业从1.0版本升级至2.0版本,也便是由当地的草根企业转成规模以上企业,这奠定了它们能够上市的根本,加上这些企业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对成本市场的形成和运营特殊敏感,也有渠道打仗,于是进阶到3.0版本,上市、发行股票筹资。在此过程中,许多汕头和粤东的企业学会了按照当代企业制度的哀求规范经营管理。
“另一方面,也是环境系统编制所逼。粤东地区长期以来都是中小微企业为主的经济构造,他们比较难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特殊在资金方面先天就不敷,迫使他们要么靠自己逐步发展起来,要么靠企业跟企业之间联手,要么寻求社会成本的支持,也便是公开拓行股票或债券。”陈鸿宇说。
中国(深圳)综合开拓研究院金融与当代家当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则对南都表示,粤东地区的人离开家乡打拼后为回馈乡里,带回了大量的成本,带动了干系家当的发展,也是一个非常主要的缘故原由。
2018年数据显示,汕头由于上市公司数量占优,其以总营收652.07亿元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云浮市的572.36亿元,云浮市仅以一个上市公司温氏股份就位列总营收榜的第二名,第三名是韶关市,总营收422.21亿元。2018年大部分地市都实现了营收的正增长,揭阳营收下滑20.63%,紧张由于ST康美2018年营收下滑较多,其余茂名也稍有下滑,低落1.99%。梅州、潮州和阳江都有超过30%的增长率。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温氏股份不仅在2018年营收和净利规模上位居粤东粤西粤北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首位,力压央企国资控股的韶钢松山,过去5年的表现也颇为稳健,营收从2014年的380.40亿增至2018年572.36亿,增加了50.46%,净利从2014年的26.64亿增至2018年39.57亿,增加了48.55%。
余凌曲表示,温氏股份给粤东粤西粤北的企业供应了一个很主要的启迪,便是如果把当地特色上风家傍边的一个龙头企业推上市,每每能形成倍增,发挥非常强的带动效应,而实际上粤东粤西粤北有很多经济实力一样平常但特色上风家当比较发达的地方。
2018年韶关市的净利润最高
五年来各地市的营收排名基本稳定,汕头三次位居榜首,云浮曾在2015年和2016年暂时超过汕头夺得过第一名,那两年应归功于猪肉价格上涨和饲料价格低落,云浮唯一上市公司温氏股份的营收额快速增长。
2018年所有地市中,韶关的净利润最高,达47.00亿,其次是云浮39.57亿元,第三位是梅州29.68亿元。
2017年,韶关得到了434.99%的净利润增长率,这是五年来最高的地市增长率,同样紧张归功于韶钢松山钢材价格的上涨。亏损较多的一次也是来自韶关,2015年韶关亏损22.15亿元,这解释韶钢松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卖产品及原材料的价格颠簸。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共有14家轻工制造业上市公司,汕头就占了9家,轻工制造分类也是汕头数量最多的上市公司类型。如若剔除汕头3家亏损严重的公司,则轻工制造业产生的净利润占汕头净利润总和的36.24%。
阳江的营收增长速率最快,每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率,尤其是2016年涨幅达到81.78%。阳江的两家上市公司凌霄泵业(002884.SZ)和中昌数据(600242.SH)基本每年营收都实现了正增长。
行业
从行业来看,12个地市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一共涉及19个行业,个中轻工制造行业的公司数量最多,有14家,其次是化工,有7家,传媒和医药生物分别有6家,电子和公用奇迹各4家,有色金属、农林牧渔、机器设备各3家。
换句话说,目前粤东粤西粤北A股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在轻工制造、化工和医药等行业。易行健认为,家当聚拢度高有利于形成比较完全的家当集群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但家当构造相对较为单一也会使得地方经济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碰着外部冲击,地方经济将会承受很大的下行压力。
过去五年,在几个紧张行业中,电子板块是表现最好的,4家电子行业的企业总营收从84.34亿增至120.34亿,增加了42.68%,总净利从8.82亿增至17.48亿,增加了98.09%。来自潮州市的三环集团(300408.SZ)表现亮眼,五年营收增加了70.43%,净利增加了103.42%,来自梅州的超华科技(002288.SZ)表现亦不俗,尤其是其净利从2014年的486.93万猛增至2018年的3451.47万。
其次为化工行业,营收和净利增幅均超过30%。而其他几个紧张行业,虽然营收有所增长,但净利增速明显低于营收。陈鸿宇认为,只管从数据上重视要行业表现不佳,但这与是否属于传统行业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传统家当也可以实现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也不是所有家当都须要。
“大家总喜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传统家当,我们要看它的生产办法,比如汕头很多上市公司已经实现了转型升级的目标,生产玩具的用机器人,质量提高了,人工本钱降落了,环境污染还减少了,还有一些不再仅仅是生产玩具,而是把家当链延伸到附加值更高的动漫、周边、手游。无论是传统家当,还是新兴家当,跟上市后的表现是两码事。”陈鸿宇说。
从企业性子来看,粤东粤西粤北62家A股上市公司中仅有6家国企,52家民企霸占绝对上风,另有4家外企。
不过,民企虽然数量多,但古迹表现却不如国企和外企。2018年,国企和外企的营收、净利双升,民企则是增收不增利。去年,国企营收实现389.09亿,同比2017年增加6.99%,实现净利40.19亿,同比增23.03%;民企营收实现1860.60亿,同比2017年增加8.68%,实现净利95.71亿,同比降43.64%。国企营收占比16.92%,净利占比27.69%。
若将韶光线拉长到五年来看,这一征象表现得更为明显。民企的营收5年增加了52.23%,净利却减少了20.19%,一增一减之间的剪刀差进一步拉大;国企的营收则增加35.78%,净利受韶钢松山影响暴涨617.35%;外企最为稳健,5年营收增加52.44%,净利上涨54.71%。
“实际上这便是一个资源分配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国有成本占主导,尤其在省会城市比如广州表示得特殊明显,而像深圳以及粤东、粤西、粤北这些地方,它本身都是从零起步的就没有这么强大的国有企业,自然而然就只能是通过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来支撑经济的增长。”余凌曲说。
余凌曲进一步剖析道,在路径选择上出发点不一样,那么发展到现在的结果也会不一样,这没有利害之分,只是由于历史的沿革所导致,从一个侧面也解释实在粤东粤西粤北的民企非常有竞争力。
专家不雅观点
在余凌曲看来,粤东粤西粤北的交通、人才等等并不敷以支撑计策新兴家当的发展,或者相对珠三角来说没有上风,粤东粤西粤北发展家当的路径应从本地特色家当入手。即便是传统家当,仍旧有比较独特的上风,只要持续投入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家当护城河”,就能有比较大的赢利空间。
“未来粤东粤西粤北造就上市公司增量可以多借鉴温氏股份的路子,一旦推出去便是行业龙头,别人很难再与之反抗。与此同时,要去做一些品牌,提升利润空间,还要利用成本上风去做一些整合、并购,规模足够大上风就更明显,否则一个缓慢增长的上市公司有可能会被别人遇上乃至吃掉。”余凌曲说。
余凌曲还建议,可以通过到发达国家去收购一些技能在内地来转化的办法,开拓全国的市场,由于中国市场足够大,这样就能迅速扩大市场规模。此外,未来粤东粤西粤北可以考试测验开拓康养、体育、文化、娱乐、旅游这类的家当,这些都是珠三角地区家当溢出或者珠三角本身资源禀赋不太适宜的家当。
易行健同样建议,未来粤东粤西粤北该当连续坚持强势家当的竞争力并且深挖现有上风家当的发展潜力,同时须要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着力进行家当构造升级换代。其余还可以适当进行家当的有限干系多元化,尤其是在做事业方面培养出有竞争力的本土企业。
看点
过去5年温氏股份营收始终稳定在业务收入榜的第一位。2018年,温氏股份以572.36亿元的绝对上风比第二名的两倍还多。
过去五年,62家企业里只有6家企业实现了营收、净利润每年全部正增长,持续保持增收又增利是非常不随意马虎的。个中,4家企业的营收、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嘉元科技营收增长281.46%,净利增长1727.21%(梅州);
松炀资源营收增长272.13%,净利增长171.86%(汕头);
南洋股份营收增长178.91%,净利增长836.96%(汕头);
凯普生物营收增长119.76%,净利增长814.53%(潮州)。
统筹:南都 冯芸清 采写:南都 冯芸清 李宛真
数据网络、剖析:南都 冯芸清 李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