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根据《上海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履行方案》(沪环景象〔2023〕12号)和《关于征集上海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范例案例的关照》(沪环景象〔2024〕11号)的哀求,经各单位志愿报告、综合评估和专家评审,择优选取了30个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精良案例。
本案例通过对上海化工区内上游某有名化工企业产生的废溶剂进行集中网络,通过索闻特自主开拓的“废溶剂柔性耦合回收”工艺提纯后,再供应于下贱须要有机溶剂的企业。案例特色紧张包括了回收工艺、回收设备、运营模式等三方面创新。
根据废液的组成和处理量,质料入厂储存后,按不同行业(医药、化工、电子等)的废液属性,通过密闭管道分别进入相应提纯装置进行提纯。废液中的水相和油相废液分别经由预处理塔,脱除个中的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废水可直接排至废水暂存池,网络后送至园区中法水务集中处置,废气经网络管理后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则排放后网络,送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废溶剂回收工艺流程示意图
回收系统可以通过柔性耦合配置处置单元,处理来自不同行业(生物医药、电子、化工等)、不同组分(溶剂含量从15%~95%)、不同种类(HW02医药废物、HW04农药废物、HW06废有机溶液与含有机溶液废物、HW12染料涂料废物、HW49其他废物)的有机废液,回收出包括乙腈、甲醇、乙酸乙酯、3-甲基吡啶等在内的近三十种有机溶剂。从“专釜专用”到“多釜多用”的柔性耦合,较大程度提高了设备的整体利用效率。
在上海化学工业区,通过上、下贱用户共建“溶剂生产—溶剂利用—废溶剂定向回收—资源利用—循环回用”模式,实现了园区内最佳的有机溶剂循环经济家当链创新模式。
2023年,本案例处置含3-甲基吡啶类废液3000余吨,循环利用每吨废液可减排2.7吨CO2e,共减少碳排放约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