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不雅观评价为兵做事品质,我们根据上级机关哀求,在门诊登记、审核收费、病区住院等军人就诊窗口、点位,通过医护职员结合康健宣教、出院随访等机遇发放卡片,积极勾引就医官兵参加测评。”医院军人诊区主任吴高贤,手里拿着一张宣扬卡片先容道。
因左脚脚踝骨折入院治疗20天的陆军某舟桥旅上等兵吴石,准备办理出院手续。在出院结算中央,他在导医职员的勾引下,利用自助结算机刷卡操作,不到1分钟,出院手续就办理完毕。吴石说,他对医院的为兵做事比较满意,实打实感想熏染到了军队医院做事理念的转变。
说话间,吴石取出手机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进行满意度网络测评。盯动手机上的测评页面,他思考许久,终极结合这次住院体验完成评价,并写下“在住院楼层增设洗衣机等生活举动步伐、在偏远部队设置前置药房”的建议。

吴石所在的某舟桥旅卫生队队长马俊坦言,比较以往粗放的调查问卷形式,网络测评覆盖面更广,表示在就诊的每一个环节……基层官兵向医疗机构提出建议的渠道畅通了,不少问题迎刃而解。
在门诊部的军人诊区,战士杨超壬正借助一台军队职员自助就医系统进行登记。杨超壬是东部战区某旅上士,前段韶光,他来到驻武汉某军校参加短期培训,这是他第一次前往跨体系医院看病。
“如今看病方便多了!
我到非体系医院看病,登记、检讨、诊断以及开药,一起都很顺畅。”杨超壬笑着说,“假如在以前,我只能自费随处所医院看病……军人看病不再难,这也是军人职业名誉感的表示。”
“网络测评模式启用以来,医院根据反馈见地,陆续出台不少惠兵举措。”吴高贤说。
去年底,几名来武汉某军校培训的部队官兵,在网络测评时反响“***明手续啰嗦、不熟习科室布局”等情形。为此,医院主动与驻地各军队院校联系,将每次的培训职员名单提前录入系统,确保官兵来医院后不用再出示***明和转诊手续,直接就能登记就医。
“只有畅通建议渠道,才能‘对症下药’,出台的举措才能做到接地气、冒热气……让官兵从生理上有认同感才是真正的惠兵。”吴高贤说,“有了网络测评这个‘电子监督员’,我们的保障事情事实上无时不在接管广大战友的监督。这也匆匆使我们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想官兵之所想、急官兵之所急,不断改进优化做事。”
不久前,某部战士黄俊腰伤复发到医院挂了专家号。那天出诊专家少,加之排队待诊韶光长,他耽误了归队韶光。
几天后,黄俊通过强军网的“为部队做事满意度网络测评平台”诉说“委曲”。医院收到这一反馈后,专门在军人门诊增加专家出诊人数,并明确规定,军队伤病员住院必须由资深年夜夫首诊,让普通官兵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那天,黄俊接到医院为兵做事办公室打来的电话,听说自己提出的建议被采纳,他既激动又高兴。
还有一次,驻地偏远的海军某部上士陈建因左脚跟腱损伤,一大早参军队请假到医院骨科问诊。由于来回路途较远,等不到核磁检讨结果出来,他就又赶回了部队。
在剖析满意度测评报告时,医院创造不少像陈建一样的偏远部队官兵都有类似的就医烦恼。他们提出,偏远部队官兵来院就诊“最多跑一次”倡议——不须要二次检讨治疗的官兵,由值班护士登记官兵联系办法,卖力代取报告,送至相对应科室年夜夫诊断;再根据医嘱开好药品,统一寄给部队官兵。
“真正搞好为兵做事,先要学会谛听。”联勤保障部队卫勤局领导说,官兵的就诊需求,便是我们提升保障品质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