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比亚迪(002594.SZ)海豹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以及本钱管控情形,瑞银证券研究部9月5日对外发布海豹汽车拆解报告。
报告指出,海豹汽车的大约75%的零部件是比亚迪自产,零部件的低廉甜头比率要比特斯拉在美国生产、在中国生产或者大众在德国生产都更高,且海豹的整体本钱低于上海生产的同级别Model3。
海豹是比亚迪的环球计策车,系产品出海的主要布局,估量2023年底引入日本市场。海豹此前也被日本相关研究团队通过拆解来调查正在进军环球市场的比亚迪的实力。

今年上半年,受国补退坡、特斯拉贬价等影响,国产新能源汽车厂开启价格战,贬价潮至今仍没有停滞的势头。贬价侵害了车企的利润表,中报整体情形来看,车企的利润率普遍不理想。在工信部提出的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0%的目标下,第四季度的销量无疑成为关键。
海豹的总体本钱低于Model3
根据瑞银报告,海豹汽车中大约75%的零部件是比亚迪自产,留给环球传统供应商的空间是相比拟较小的,大量依赖中国本土供应链。外洋供应的紧张包括高通的芯片,别的来自外洋的零件不多。总体而言,海豹汽车零部件的低廉甜头比率要比特斯拉在美国生产、在中国生产或者大众在德国生产都更高。
海豹与特斯拉Model3都是中型后驱车,汽车的价格、大小、形态、规格等多方面相似,因此海豹被认为是亚迪谱系下最靠近特斯拉Model3的一款产品。
瑞银团队将海豹与特斯拉Model3进行比拟创造,海豹汽车具有本钱竞争力,这一竞争力不仅是中国生产的要素本钱,还有技能的含量、科技的含量,在集成度、在垂直整合上面产生的一些上风。总体来看,海豹汽车总体成本相比上海生产的同级别Model3要低15%旁边,频年夜众汽车在欧洲生产的同级别车型本钱低35%旁边。
同时,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估量,到2030年,中国整车厂的环球市占率将从17%增长到33%,欧洲整车厂的市占率丢失最大;到2030年,传统整车厂的环球市占率可能从81%低落到58%,个中构造性萎缩的燃油车板块受到的冲击更大。
比亚迪海豹汽车于2022年7月29日正式上市,首次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定位纯电动中型轿跑车,售价20.98万元~28.68万元。根据比亚迪发布的2023年9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海豹采取环球创始的高电压电驱升压充电方案,该技能实现了宽域恒功率充电,知足300V~750V电压范围充电桩大功率直流充电,可实现充电15分钟,行驶300km,大幅减少用户充电等待韶光。
比亚迪汽车谱系中,秦、宋、汉、唐、海鸥、海豚以及元PLUS等车型上市后险些都成为爆款。作为比亚迪海洋网的重磅车型,海豹上市后的销量备受期待,更主要的是,其销量打破程度与比亚迪整年销量增长关系密切。目前,海豹上市已满一年,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8月份,海豹销量达10.53万辆。
此外,8月份,比亚迪总销量274386辆;乘用车销量274086辆,同比增长57.5%;个中海洋网销量128682辆,王朝网销量133668辆,腾势汽车销量11515辆,乘用车出口25023辆。
国产车贬价潮下,整年900万辆目标是否能达成
2023年是国补退坡的首年,价格战硝烟四起,内卷进入白热化阶段,受多方面成分影响下,上半年海内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尽如人意,特斯拉多次贬价后,国产十多个汽车品牌卷入贬价潮,多数车企均在半年报中提到了价格战的影响。
从车市半年报来看,比亚迪销量一骑绝尘。财报显示,上半年比亚迪实现营收2601.24亿元,同比增加72.72%;实现归母净利润109.54亿元,同比增加204.6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6.95亿元,同比增长220.02%。报告期内,陆股通增持了比亚迪551.42万股,持股数量上升至8291.97万股,持股比例占流利股比重7.12%。截至9月6日收盘,比亚迪股价收报250.45元,涨0.57%,年内小幅下跌2.11%。
上半年,特斯拉中国零售294105辆,同比增长48.9%,排名第二;广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00175.HK)、空想、长安汽车(000625.SZ)、长城汽车(601633.SH)等车企的销量亦排名居前。个中,广汽埃安、空想和长安的同比增速均超过100%。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东风集团、广汽集团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均大幅下滑。
须要指出的是,比亚迪、特斯拉和广汽埃安3家车企所占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解释市场份额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两极分解明显。
在价格战背景下,汽车行业上半年的盈利能力承压较大。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数据,2023年1~7月的汽车行业收入为5.31万亿元,同比增长12%;本钱为4.64万亿元,增长12%;利润2583亿元,同比增1%;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9%。比亚迪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为20.67%,系唯一一家毛利率超过20%的车企。
中秋国庆就在面前,车企第四季度的销量冲刺季对整年古迹表现主要性不言而喻。在本月初,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事情方案(2023~2024年)指出:2023年力争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900万辆旁边,同比增长30%。
中信证券8月30日发布的研报剖析称,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经历了政策、补贴驱动阶段后,市场驱动、稳定发展趋势已经明确,坚持估量2023年整年销量实现900万辆,同比增长30%。随着原材俩价格下跌趋势企稳,家当链降本有望带动下贱电动车本钱低落利好动力电池及整车降本增效。
不过某新能源汽车资深人士却表达了不同不雅观点,他认为,30%销量增长不是随意马虎一项随意马虎达成的目标。“国补退坡后,新能源汽车进入真正的市场化竞争,伴随中报表露完毕,哪些企业具备贬价能力,哪些企业制造能力相对凸出,又有哪些企业的品牌力和制造力相对不敷等基本明了。”上述新能源汽车资深人士对说:“有国补的情形下,各品牌多少受到了雨露均沾的好处。但今年各品牌销量分解显著,头部品牌的增长速率和品牌力在市场化竞争中脱颖而出,能力相对不敷的车企或遭冷落。四季度是冲刺整年销量的关键期,尤其是‘金九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