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芯智讯通过兆易创新内部人士确认,兆易创新的NOR Flash产品已经开始在华虹无锡12英寸晶圆厂下单生产。这也是兆易创新首次将NOR Flash下单给华虹半导体生产。
华虹无锡12英寸晶圆厂总投资100亿美元,一期项目投资约25亿美元,拥有一条工艺等级90-65/55nm、月产能约4万片的12英寸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自2019年9月建成投片以来,产能持续爬坡中,估量今年上半年将达到4万片/月12英寸晶圆产能。该12英寸厂将利用现有8英寸90nm以及兄弟公司华力55nm的技能根本,逐渐将功率器件、嵌入式存储、MCU、NOR Flash、BCD、CIS等产能导入。
据芯智讯理解,这次兆易创新交由华虹无锡12英寸晶圆厂生产的NOR Flash便是基于55nm工艺的。

受益于下半年消费电子及汽车市场的强势复苏,特殊是随着AMOLED屏幕的加速渗透、电动汽车以及以TWS耳机为代表的可穿着设备的需求快速增长,对付NOR Flash的需求也涌现了大幅增长。
此前,兆易创新在去年11月的电话会议中就曾表示,“公司NOR Flash在(2020年)三季度的价格比较稳定,需求非常兴旺,超过原来的预期。展望四季度,目前需求仍旧非常兴旺,现在已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21年的景气度相对来讲还是比较乐不雅观。”
不过,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晶圆代工产能就一贯非常紧缺,特殊是8吋晶圆产能极其紧缺。对付电源管理IC、面板驱动IC、CMOS图像传感器、部分功率器件、物联网MCU、指纹芯片等产品来说,由于在8英寸晶圆厂生产是最具本钱效益的,因此,这些芯片厂商都集中选择在8吋晶圆厂生产。而当8吋晶圆产能紧缺时,这些芯片自然也就会涌现供应紧缺的问题。而现在,12吋晶圆产能也同样非常紧缺。兆易创新的NOR Flash的供应也受到了影响。
须要指出的是,兆易创新的NOR Flash紧张是交由中芯国际12英寸晶圆生产线代工(华力微也有部分),MCU产品也紧张交由中芯国际和联电生产。
随着晶圆代工产能持续紧缺的问题也影响到了兆易创新的MCU和NOR Flash的扩产受限的问题。兆易创新董秘李红在去年11月也曾表示,“存量产能都在有序生产,但是由于需求端兴旺,(由于晶圆厂产能紧缺)要扩产的话就会受到一些影响,新增的部分还没有常规运转起来。”
特殊是在去年12月,兆易创新的NOR Flash和MCU的紧张代工厂——中芯国际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中芯国际的设备、零部件、物料的购买受限,扩产也受到了影响。当时就有不少媒体认为,兆易创新或将把其在中芯国际的订单转移到其他晶圆厂。
因此,对付这次兆易创新下单华虹无锡12英寸晶圆厂的,外界认为,一方面是为了缓解供货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才将原来在中芯国际生产的部分NOR Flash订单转到了华虹无锡厂。
对此说法,兆易创新内部人士向芯智讯强调,“这并不是转单,只是新增的NOR Flash产能。”而原有的MCU、NOR Flash产能仍在中芯国际。
至于兆易创新向华虹无锡厂会下多大量的NOR Flash订单,该内部人士向芯智讯表示,“目前正逐步起量,现在还不好说。”
其余,对付此前台湾媒体宣布的“中芯国际若被列入实体清单,兆易创新供应苹果AirPods所利用的NOR Flash可能转单至台湾的华邦电及旺宏”的传闻,该内部人士则向芯智讯透露:“未来新增的NOR Flash产能都会考虑放到华虹无锡12吋厂,不会去台厂。”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