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由普利兹克奖得主、意大利建筑师Renzo Piano及其事情室(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ip,RPBW)主持建造的多业态综合园区内,镇静而克制的色调与线条贯穿着建筑主体;而在园区北面,由古科园东路穿越至那条名为“古荆弄”的狭长巷弄,这栋灯火通明的大楼跃然面前,阳极氧化铝幕墙之间,灯光倾泻而过,呈现出温暖的昏黄色。
上图:B1OCK时尚观点店位于由Renzo Piano设计的杭州天目里园区内一栋十层建筑。 下图:美国当代艺术家Theaster Gates 占地约6000m²的B1OCK在今年迎来了十层空间的全面开放,在由美国当代艺术家Theaster Gates策划的室内空间中,艺术作品与时尚单品在视觉陈设中有机领悟;展览、工坊、植物、美食、生活办法、材料工艺以及层出不穷的快闪空间与限定发售,不仅营造出“购物”与“不雅观展”的同步体验,亦形成了一个具有多元文化语境与社交属性的复合型空间。 “天目里创始人李琳当时在园区的整体方案中,希望B1OCK成为一个相对暗藏、但一旦被创造后便充满惊喜的业态。”B1OCK主理人Alessio在采访中如是说。他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单词“Block”有大厦之意,这与B1OCK整栋建筑的体量相契合;而在天目里的建造阶段,这栋楼的编号恰好为“B1”——曾经的一次睡梦中,“B1OCK”这个拼写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于是,在与李琳的谈论下,这个名字由此出身。 B1OCK时尚观点店一层空间被定义为一个“开放客厅”,由Theaster Gates取名“Little Strangers”。 在B1OCK的品牌矩阵中,著名的安特卫普系设计师品牌如Maison Margiela、Dries van Noten、Raf Simons与Walter van Beirendonck,以及极简风格的代表如Lemaire与Jil Sander等品牌,均被首次引入杭州市场。同时,对付本土新兴设计师品牌的支持,也是B1OCK版图中的主要一环。 而于空间呈现上,B1OCK则为十层中的每一层均授予了不同的个性,并交由艺术家Theaster Gates策划空间与道具设计,以及为每层分别企划一个非传统形式的楼层命名。一如一层空间“Little Strangers”——被定义为一个“开放客厅”,作为陌生访客抵达的第一站,呈现了所有当季主力的快闪互助空间与品牌视觉装置;二层空间“Hither Please”主营经典男女装设计师品牌,并受到Axel Vervoordt茶肆设计的启示——带有侘寂质感的木材与极简主义的货架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富有东方意境的“饮茶室”。整整十层,到访者得以在迥异的空间氛围中,得到一种进入茂盛丛林般的丰富感想熏染。 Theaster Gates曾以一美元买下芝加哥的一个废弃银行,并将其改造为“石海岛艺术中央”(The Stony Island Arts Bank)© Hedrich Blessing. Courtesy of Rebuild Foundation 除却自身的当代艺术创作,同样也是社会创新者的Theaster Gates在2010年创立了非营利组织“重修基金会”(Rebuild Foundation),一个致力于艺术、文化发展和社区改造的平台,旨在打造非营利的艺术项目及位于芝加哥南部Grand Crossing社区的创新文化举动步伐,以支持本地艺术家并巩固社区文化。而B1OCK时尚观点店项目则延续了艺术家一以贯之的艺术与社会实践——Gates将其看作“另一个领悟了社交重逢、创业机遇与艺术颠覆的情景”,而由该意义出发,他认为这与自己在芝加哥的项目是完备契合的。
巨大的木质装置霸占了B1OCK第一层空间的一角,四方的形态与沉稳的光荣流露出些许持重的气息。这是Theaster Gates的《神龛》(Shrine,2017年),旨在纪念House音乐之父Frankie Knuckles——Gates利用从芝加哥南岸的一所教堂中回收的木板画创作了这件作品。曾经亮相于多伦多安大略美术馆的艺术家个展“如何建造一座浩室博物馆”,如今,《神龛》与Gates的其余七件作品一同被呈现在B1OCK的十层空间内,在这一非常态的零售环境中,与存心的不雅观者于不经意间相遇。
上图:Theaster Gates《神龛》(Shrine),2017年,木头、石灰石、铜板 下图:B1OCK时尚观点店一层空间 这统统始于2016年的巴塞尔艺术展——Theaster Gates结识了当代艺术收藏家、天目里创始人李琳,并在不久后接管约请来到杭州,开启了自己的中国之旅。这趟旅行催生了他与中海内地藏家及机构之间的直接贯串衔接,更是为之后2021年其位于上海Prada荣宅与油罐当代艺术中央的双个展埋下了伏笔。在展览“多宝阁”与“坏霓虹”中,Gates坦言,他渴望向"大众展示出自己对付工艺、装置与当代艺术实践的多元兴趣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多重可能性,而B1OCK时尚观点店项目也正是这一愿景的延伸。 2021年,Theaster Gates于上海Prada荣宅呈现的展览“多宝阁”(China Cabinet)。 受邀策划B1OCK的室内空间,Gates希望在设计中营造一种“语汇”,将自己对付“五金店”的兴趣与极简且具有当代感的零售空间设计风格相结合,继而跳脱出某种特定的文化语境。当代艺术家出身的他并未正式接管过室内设计的演习,亦深知自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师”,然而,他亦坦言,多年来的展览履历令他对付“空间如何创造感情”这一点有着精准的把控。 他将策展的方法论注入空间设计中——而每一件挑选而出的艺术作品或陈设道具,亦均被其授予了与美术馆藏品同等的关注与礼遇。 上图:Theaster Gates《五金人力车》(Rickshaw for Hardware),2013年,油漆松木、金属、五金商店物品、漏气的车轮 下图:Theaster Gates《多宝阁》(China Cabinet),2019年,木材、玻璃、釉面陶瓷 位于店铺第四层的雕塑作品《五金人力车》(Rickshaw for Hardware,2013)彷佛是艺术家对付五金店之兴趣的最生动表示——墙纸、木板、钉子……被回收并循环利用的五金与建筑材料构成了这件雕塑,蕴含着艺术家对付弃置空间的关注;而属于B1OCK的《多宝阁》(China Cabinet,2019)被陈设在第三层,亦早已与周围的零售空间有机领悟——木质的立柜中摆放着陶瓷制品,源自于中国工艺史对艺术家的启示,磋商了跨国贸易中消费者与制造商之间的关系。 上图:Theaster Gates《丈量我肆意的激情亲切》(For the Length of My Indiscriminate Passions),2019年,精装版铝制书架 下图:Theaster Gates《最深处的告解》(The Darkest of Confession),2019年,精装版铝制书架 “书脊作品”系列中的《丈量我肆意的激情亲切》(For the Length of My Indiscriminate Passions,2019)与《最深处的告解》(The Darkest of Confession,2019)则为系列诗歌作品,钢架上的书卷曾被收录于约翰逊出版公司(Johnson Publishing Company)发行的期刊中——作为一家拥有传奇色彩的黑人出版社,约翰逊出版公司一度制作了例如《黑人文摘》等传颂黑人生活的杂志。Gates将这些书卷装订成册,排列于书架上,并对应着出版物的内容,在每本的书脊之上印下了一句句诗文。 第四层的一侧试衣间则由Theaster Gates从杭州周边回收的旧门板构成,粗犷的细节之中带有其创作一向的朴拙之感,延续了艺术家标志性的“激活残余物”之实践,也是在地性的某种写照。在疫情期间的时空限定下,Gates为B1OCK的部分陈设橱窗与道具供应了设计方案,而身处杭州本地的B1OCK团队则以得当的办法将其落地。 B1OCK时尚观点店第三层和第五层空间 “购物时常会让我们感想熏染到自己与历史、主要时候和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Gates如是说。在他看来,购买一件商品的意义远不止于物质层面上的得到与拥有,这个中更是蕴藏着某种精神性,映射出人们对付某一时候,某一地域,某一种生活办法等等的希望与神往。他亦考试测验授予B1OCK空间多种开放的语境,让人们更多地感想熏染到自己与外部天下的贯串衔接。 Theaster Gates在其折衷主义艺术探索中始终致力于反对外部对此的刻板印象,试图阐明那些鲜为人知或被误解的历史阐述。从西方生活物件到亚洲瓷器,东西方美学的碰撞中亦蕴藏着各国文化语境的交融。 上图:Theaster Gates《五器》(Five Vessels),2019年,釉上彩高烧陶瓷 下图:B1OCK时尚观点店二层空间 Gates曾表示,对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代瓷器的兴趣可以回溯至自己的学生时期,这亦使得他早早便开始研究东方哲学与美学史。而这种文化领悟在B1OCK二层呈现的陶瓷作品《五器》(Five Vessles,2019年)中亦同样得以得到生动表示——来自于艺术家发展出的一种稠浊了东亚与美国黑人文化的瓷器创作,这些器皿将东、西方以及非洲的传统技艺彼此相连。而连同这种文化语境的交融一并被注入全体空间中的,还有艺术家的期望——“通过建立友情、桥梁、互助关系,而给予人们喜好和理解彼此的批驳性洞察力”。 在由Theaster Gates所策划的空间根本上,B1OCK内部的视觉陈设团队与来自意大利的陈设顾问共同协作,除却每天对付日常陈设的掩护,每18天便会针对每层楼进行陈设更新,每个月针对整栋楼的视觉方向进行大规模的全面调度。 “对付一个多品牌入驻且以买手制运营的零售空间而言,陈设设计的能力每每也是这间店及其运营团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像我们所熟知的Colette与Dover Street Market这些行业标杆。” Alessio在采访中表示,对付陈设细节的关注,既源于美学层面上的整体考量,同样也是对付当下年轻客群寻求新鲜感的回应,“若何让到访者无论是每周还是每月来到这里时都能够有新鲜感从而提升他们的兴趣,实在也是陈设设计的主要产出之一。” 上图:周轶伦《米爽朗基罗的礼物之大卫腿》(左),2020年,木板、玻璃钢、喷漆、汽车座椅、塑料椅、金属椅、水泥、灯、暗号笔;尤阿达《手指纹身放大版》(右),2017年,布面丙烯、油漆 下图:吴越之《桃窗》,2020年,铜版纸丙烯 同样地,在Theaster Gates看来,只有担保空间的这种“开放性”,才能够为社交的即兴属性和其他形式的好奇心留有空缺。这种“非程式化”仿佛一场“慈善投资”——而这,也是他在该项目中最为钟爱的部分。B1OCK空间的策划初衷聚焦“人与人之间的创造性相遇”,由此,在多重语境的领悟之中,新的文化活动形式也在这里不断出身。 伴随着十层空间的全面开放,B1OCK与中国当代艺术家耿建翌所创立的想象力学实验室互助,开启了“有空的艺术品”项目——来自多位杭州本地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走出了事情室与常规下的“白盒子”空间,融入了零售场景与视觉呈现中,亦衍生出一种另类的“画廊”模式。 上图:刘国强《之间20211025》(左),2021年,综合股料;张文心《Deep See #4》(右),2020年,镜面不锈钢UV打印 中图:李舜《关于混沌的平行天下 No.15》,2014年,收藏级相纸艺术微喷 下图:贺勋《金字塔上的反光》,2014年,纸本油画 “有空”的观点来自艺术家事情室中处于“空闲状态”的艺术品——它们或许刚于事情室中成形,或许刚结束一场展览,抑或是被艺术家留在自己的家中已久……总之,就像一场“度假”,它们在B1OCK寻得了另一方“休憩”的天地。“项目最初的灵感源于B1OCK空间本身呈现的很多艺术作品,它们与日常陈设相互领悟——因此,常常有不少消费者或是收藏家来问询并希望购买,久而久之,在互换之后我们产生了做这样一个项目的动机。”Alessio阐明道,“‘有空的艺术品’会是一个持续性的项目,并且我们操持联手更多的时尚品牌一同参与进来。” 建筑师元木大辅的个展“入侵圆凳”,B1OCK 6F,2021年 由此出发,即将在第七层空间正式推出的试验性画廊项目“B1OCK Gallery”,则聚焦当代青年艺术家与时尚品牌的多维度互助,亦考试测验将艺术品交易与奢侈品发卖的框架体系作出有机结合。“这些实践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时尚与生活办法品牌的关注,而我们也希望助力更多的青年艺术家们得到与品牌方跨界互助的机会。”Alessio提到,画廊的开幕将呈现一个群展与90后当代艺术家吴越之的个展。 当下,伴随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以及千禧一代与Z世代收藏家的高度生动,时尚、奢侈品牌与当代艺术的跨界互助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常态”。画廊项目便期望以此推动消费者向收藏家的转化,在支持青年艺术家的同时,环绕自身的时尚基因与当代艺术的参与,于此形成一个新的社交场域。 艺术家曹澍个展“去罗马”,由想象力学实验室呈现。B1OCK 7F,2021年 这种“致力于建构文化社群”的愿景,在整栋建筑的第六至九层中表示得尤为明确。在与Freitag、D&Department此类具有强大社群文化的品牌互助之外,从2020年开业以来,由想象力学实验室、马丁·戈雅买卖以及艺术家吴俊勇、周轶伦共同发起的“花鸟集”项目每年都会在B1OCK第六层的“B1OCK Archive”中进行——集结展览、商场、拍卖,仿佛一场热闹的嘉年华。与此同时,六、七两层空间也一贯为国内外设计家具展览,以及想象力学实验室举办的多场展览与论坛供应着支持。 除却文化内容的输出,在时尚与当代艺术及手工艺领域相结合的公共教诲上,B1OCK也已开启了干系的操持。与B1OCK底层(负一层)对付纸艺与布艺等材质之关注所遥相呼应的,是位于建筑顶层(第九层)的“B1OCK Lab”机器创意工坊:与日本团队共同打造了这个创意空间,B1OCK Lab引进了激光雕刻、UV打印、金属打印、3D打印等10多种高科技机器设备,以会员制的形式对外开放,不仅为到访者供应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更是意图将全体空间塑造成为创造者们的聚拢地。在这里,灵感与创造力的交织中,消费者与创作者的两重身份得以自由转换。 B1OCK负一层生活办法区域,被取名为“Home Pleasure”,呈现纸艺、布艺、喷鼻香薰、日本器物以及陶瓷等,聚焦生活美学。 B1OCK的九层为“B1OCK Lab”机器创意工坊 整整九层楼的漫游之余,访客难免稍显怠倦——此时,最好的办理方案或许是于第八层小憩,感想熏染植物与食材带来的“疗愈”。一犹如为植物学家的英国导演Derek Jarman在《贾曼的花园》(Derek Jarman's Garden)中写道:“我视花园为一种治疗、一张处方单。我可以一小时都凝望着一株植物,这能给我带来巨大的宁静。我纹丝不动地站着,瞩目着,不过大多数时候,我都在四下奔波。” B1OCK八层空间,一壁这天式家庭收拾“fine by FINE”,一壁是空中露台花园。 在第八层冷暖色调相交的空间氛围中,两个各为90m²的空中花园与日式家庭收拾fine by FINE相连。一壁是热带植物的阳光房,一壁是四季易景的空中露台,中性光荣的钢筋混凝土丛林中,这片新鲜绿叶亦呼应着天目里园区的屋顶茶园与地面植被。“植物这一部分也是受到了创始人的影响,我们希望在这样的空间里也能够有生命力的存在。B1OCK以及全体天目里园区从建造时的建材选型就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也和Holzweiler这类聚焦环保的品牌一贯保持着干系的互助。”Alessio提到。 建筑师Renzo Piano手稿,天目里园区退台光芒及绿植景不雅观研究©RPBW 天目里与美国著名植物生态学家Paul Kephart及其创办的RANA CREEK绿色建筑事务所互助,曾历时五年,将环球范围内的100多栽种物迁入全体园区;而在建造过程中,园区乃至将原来可建十一层的建筑全部降至九层,并于第八层进行退台处理,只为授予阳光、植被与空间更为完美的表达效果,构建出维度丰富且能与到访者产生良好互动的立体景不雅观。 上图:B1OCK的八层“B1OCK Garden”区域 下图:B1OCK的八层空中露台花园 而同样地,植物景不雅观也是B1OCK全体室内空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带有工业感的节奏与肌理中展现出有机的线条,亦调和了原来理性而克制的空间氛围。而在近期创立的植物品牌“B1OCK Garden”中,一系列精心挑选的热带盆栽植物带着迥异的形态与脾性,亦契合着B1OCK对付生活美学的探求。 “一个带有社交创新性的零售场景”是Theaster Gates授予B1OCK的一重定义。无论是将艺术与文化,还是自然与生态融入零售空间在如今看来或许并非一个崭新观点,然而在互联网经济与电商平台如大水猛兽般席卷而来确当下——尤其是地处杭州这一电商之都,对付“聚拢性空间”的营造及实在体场景的悉心打磨,亦是将人们回归至最为本真的相处体验。 撰文:谢豪乐 采访:karlz 采访翻译:何佩莲 编辑:盛文嘉 图片由B1OCK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