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周一见”带您探访这些地方,讲述背后的故事
旧货市场里,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卖起了新货,而且比例越来越高。
租赁业务已成为旧货商的一条新出路。

近日,有宣布称,淘宝打假清退了大量卖家,一些赝品趁机涌入门槛低、监管松的二手市场,二手交易投诉有所增加。对付朝阳东升的线上二手市场,这是一种严重毁坏。
不过,这对线下的旧货市场可能是一次机遇。有从业者说,他们的商品看得见、摸得着,或许让人更放心。据理解,厦门当年最大的旧货市场——前埔旧货城已于去年正式谢幕,旧货商纷纭探求新的出路。厦门的旧货市场还有哪些?它们经营得还好吗?本期“周一见”,将带您一探究竟。
文/ 王晨程 图/ 陈立新
【案例】
到旧货市场年夜班公用具 用度只需阛阓的三分之一
春节后,小张和朋友决定去石村落旧货市场“淘”一些新开公司里必要的办公用具和电器。
小张有些吃惊,由于旧货市场里东西搜罗万象,而且很多都是新的。虽然这些家具略显粗糙、简陋,但价格是一大上风,连阛阓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小张把全体市场都转了个遍,创造这里不仅遍布卖家具、家电的旧货商,连日用百货都一应俱全。小张和朋友精心挑选后,把几套办公桌椅、沙发、3台空调、冰箱等都一次性采购完好。所有的花费还不到1万元,“如果在阛阓买,少说也得两三万元,这边同样可以送上门,包安装。”
迫于压力的变革
旧货比例大幅萎缩 中低端新产品增多
旧货市场卖新货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受访的旧货商说,以前紧张卖比较低真个旧货,现在旧货已少有人问津。
据从事旧电器买卖的桂师长西席先容,他们与一些拍卖行有联系,有些公司把电器拿去拍卖时,他们就成批接下来。“大部分的成色都还不错,有时连全新的都有。”
石村落旧货市场管理者之一黄琼聪说,市场内商家发卖的货色中,旧货大约只有六成,中低真个新货越来越多,如家具等。创业者和来厦务工的年轻人是重点顾客群,他们更青睐新货,但购买力有限,旧货市场的新货一样平常价位较低,这恰好符合人群的需求。
经营面积比原来小很多 岛内市场准备搬到岛外
石村落旧货市场由原来的前埔旧货市场演化而来,但规模比以前小很多。原来的前埔旧货市场占地面积有2万至3万平方米,现在仅为8000平方米旁边。
黄琼聪和刘建辉以前都在前埔旧货市场做生意。前埔旧货市场关门后,他们到石村落重新开张。石村落靠近加州商业广场,位置不错,而且租金不高。黄琼聪他们接手后,开始统一方案,园地、装修、消防等都相对规范。
但刘建辉说,很多人不知道新址,买卖也淡了许多,这是之前没估量到的。现在看来,一家店搬一次至少要亏几万元。
与石村落旧货市场比较,金山旧货市场的买卖还算不错,狭窄的路面险些被小货车塞得水泄不通。但在市场门前,一张旧货市场部分拆迁的告示很能干。
岛内旧货市场面临大迁居,一些旧货商选择到岛外发展。由于岛外的人流量增加,旧货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经营思路的改变
扩展商机
把家具租给展商 买卖扩展至省内
近年来,厦门展会业发达发展。厦门的经济根本好,还具备对台上风,加上风景幽美,因此受到不少展商的青睐。旧货商也瞅准了展会商机,应时推出了沙发、桌椅、展示柜等租赁做事。石村落旧货市场里快意家具的老板娘黄红珠便是经营者之一。
黄红珠从2005年开始做家具买卖,2009年打仗展会买卖。“以前基本都是卖家具,后来库存越来越多,以为放着也是放着,倒不如租出去。只有多租才能多赢利啊。”黄红珠说,上个月在厦举办的环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石材展,前后共4天,她为许多展商供应桌椅、沙发及布展做事。“那几天恰好下雨,我们请了60多个工人。撤展那天,我们从前一天下午4点旁边一贯忙活到第二天下午,大卡车运了几百车,光椅子就有五六千把,沙发几百张。”
看似小买卖,实在不然。一把办公椅一次租金30元,藤编的一桌三椅租金200元,大型展会哀求的数量多,收入十分可不雅观。“石材展做下来净赚有十万吧?”问。黄红珠笑了笑:“肯定不止这些啦。紧张是东西是我们的,往后还可以租。”
黄红珠说,这几年厦门展会越来越多,除了石材展、厦洽会等,其他大大小小的展会一年近百场展。不仅如此,省内其他地方的展会经济也红火起来了,像晋江、石狮、南安等地,乃至福州的展商都来找她。黄红珠说,近期她就要去福州为三场展会供应做事。“我看过福州同行的东西,格局不好看,都是很老的款。我们的格局比较完好,价格也合理,口口相传,来找我们的展商也就越来越多。”
提升名气
剧组来厦拍摄作品 也到旧货市场租物
旧货商曾凯以做旧家电买卖为主,入行已有十多年。他的店里摆放着各种电视、音响、留声机及老旧小物件。在石村落旧货市场,很多人都知道张国立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原乡》,但他们可能并没看过,都是因曾凯而知晓。曾凯说,《原乡》的很多场景都是在厦门取景,2014年的一天,当时还在前埔旧货市场,剧组特地去淘老物件做道具,“他们租了旧电视、旧留声机当背景。”
曾凯说,还有其他影视剧组租一些老物件当背景,或是音响设备。一些展会、户外商业活动也会租音响,毕竟为一场活动买整套设备太不划算。
适应潮流
推出以旧换新业务 帮顾客处理旧货色
黄琼聪说,由于顾客更乐意买新货,不少商家就应时推出“以旧换新”业务,既帮顾客处理手头的旧货,又能节省购新用度。
在旧货市场,很多东西都可以“以旧换新”。那些用过的、有点小瑕疵但轻微修修还能用的冰柜,只要再补500多元就能换台新的;5P的新格力空调,用同款旧货来换,只要再补2000多元就行;餐饮店淘汰的旧桌椅,以旧换新也能抵新货20%的价格。
除了日常用品,旧货市场里还有专营古玩工艺品、红木家具的旧货商。这些一样可以以旧换新,如顾客买的根雕摆件,用了一段韶光不喜好,还可以拿来换新的,差价多退少补。
盘活库存
没卖出去的东西
租给商家做活动
很多酒店、阛阓或是商家搞户外活动,或是楼盘做开盘活动,也会找黄红珠他们。“前段韶光有个亲子活动,也是在我们这里租的家具。”
随着库存越来越多,黄红珠的仓库面积也一扩再扩。从早期的100多平方米,到现在的近千平方米,店里也摆满了各种家具,还新盖阁楼用来存放家具。东西多了难免磕磕碰碰,那些折损、用旧的家具翻新一下,又成了新的。
“以前是只卖不租,现在改成可租可卖,更加灵巧,手头的东西也能更好地利用起来。”对旧货商而言,没卖出去的旧货先租出去,相称于盘活“去世客栈”,对自己无丢失。一名旧货商说,他们一样平常按月计费,一台5P的格力空调一个月租金仅300元(不含安装费),很受年轻的创业者欢迎。由于这些小公司的启动资金有限,且可能常常迁移,如果一次性投资,本钱太高了。因此,旧货商也供应办公家具的整套出租。“以前都是一些便宜家具、电器、餐具,现在顾客须要什么风格的,我们就能搭配什么风格。”
【链接】
源于上世纪90年代
目前还有大约10个
从市废旧业同行公会理解到,厦门的旧货市场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厦禾路拓宽改造,沿线浩瀚商店、工厂、单位及居民区拆迁,因此产生许多旧家具、旧门窗等二手用品。“那时候,厦门险些到处都在发卖旧货,我便是在那时入行的。”一名资深业内人士说。
1998年,为了规范旧货业的经营秩序,由市供销社联合社牵头,指定由厦门市物资回收公司开办,租赁位于后埭溪路的原厦门冷藏综合加工厂旧厂房,改造创办成专业经营二手家电及厨具等商品的旧货市场。这是厦门第一家由国有企业经营的旧货市场,后来逐渐派生出十几个旧货市场,都是当初在市场内经营的商户“自主门户”联合开办的。
目前,厦门岛内有围里旧货市场、金山旧货市场、蔡塘旧货市场、东浦旧货市场、前埔旧货市场(去年10月已拆除分散经营,石村落旧货市场是个中之一)、万寿旧货市场(国企开办,全称厦门市旧货市场)及城乡接合部个别旧货市场,统共约10个。
旧货市场的干系卖力人说,由于没有较为固定的园地,加上岛内地皮资源日益紧缺,旧货市场碰着拆迁等情形,岛内旧货市场正面临大迁居。未来,岛外将有越来越多规模的旧货市场。也有从业者呼吁,我市应设立几个永久性旧货市场。
目前,旧货市场的经业务态紧张根据市场及地理位置而定,自由发展,短缺政府扶持。旧货市场的运营管理也存在诸多困境。目前,除了国有的厦门市旧货市场有消防合格证,并经工商局市场分局批准设立外,其他市场基本都是租用临时用地,大多处于无序竞争、无人管理的情形。此外,交通问题也是制约旧货市场发展的一大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