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位华为天才少年出炉。
投资界从电子科技大学官网获悉,该校打算机(网安)学院的2020级博士研究生刘顺程,近日已成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操持,得到百万年薪。这也意味着,2024首位华为“天才少年”走到台前。
至此,电子科大已走出5位华为“天才少年”。坐落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于1956年,简称“电子科大”、“成电”。自出身之日起,这座西部巍巍学府便肩负改变我国无线电工业掉队面貌的义务,曾被誉为“中国民族电子工业摇篮”。

大概在全国范围内有名度不算高,但业内曾流传一句话,“走在任何一个城市的科技园,都能够碰着电子科大校友。”他们告别校园后,成为中国科技沙场的新力量。
95后博士
刚刚入选华为“天才少年”
刘顺程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出生于1997年,他本科就读于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学院,2019年毕业后被推免至电子科技大学打算机(网安)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电子科大官网透露,刘顺程在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是时空数据剖析和智能体自主决策,但刚开始他对科研流程比较陌生,也不理解前期的创新点和科研绘图的细节。
在巨大的科研压力之下,刘顺程选择泡在实验室里,一边做实验一边撰写论文。直到硕士一年级的暑假,刘顺程找到了灵感,他的研究成果也终于成型,并成功揭橥在顶级会刊中。2020年,刘顺程成功得到硕博连读资格,师从郑凯教授。
回顾漫漫求学路,刘顺程十分感激,“郑凯老师不仅在科研方面为我引路,还传授了我许多为人处事的聪慧,苏涵老师在我的学业和专业发展中,给予了充分的支持,让我开拓视野不断进步。”
(图片来自电子科大官网,左一为刘顺程)
众所周知,华为“天才少年”的招聘流程和标准十分严格,要经由十几轮的口试。电子科大也表露了更多细节——华为会颁布和公司重大需求方案相联系的寻衅性课题,在完成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涌现问题都有可能失落败。而刘顺程则是在前期的校企互助中,理解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华为的课题比较契合,然后积极准备,末了得到了offer。
在刘顺程看来,华为招聘紧张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在口试中不仅稽核我们对技能的深挖能力和在科研中完成项目实践落地的探索能力,也看重临场发挥和表达能力。”
能够得到华为的认可,刘顺程也感到十分荣幸。但他坦言,比起被大家关注的百万年薪,更让他愉快的是这个机会——能够让自己的所学所知转化为理论运用,创造出更精尖的技能可能。
去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篇万字长文中透露,进入华为公司,“天才少年”这个称呼就没有了,定位“天才少年”紧张用于入职的定级定薪,强调“不拘一格选人才”,老、中、青相结合,在开放的环境中向前滚动。
任正非还表示,华为不能垄断人才,员工想出去创业或到其他公司去,人尽其才,发挥他的代价,对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对人才机制也有反思,比如有些人进入公司往后,没有很好发挥他的长处,就即是摧残浪费蹂躏他的青春。”
成都985
崛起一支硬核创业军团
悄然间,电子科大已走出5位华为“天才少年”。
这当中,最为创投圈熟知确当属“稚晖君”彭志辉。2011年,他进入电子科大读本科,并于2015年考上本校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彭志辉曾就职于 OPPO 研究院 AI 实验室,后在2020年入选华为“天才少年”操持,年薪高达200万元。
2022年12月,彭志辉宣告离职。很快,他参与创立了智元机器人,任职首席创新官及人形机器人首席技能官,卖力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事情。过去一年,智元机器人成为创投圈最火爆的项目之一,至今已拿下至少6轮融资,最新一笔发生在今年3月,新增股东红杉中国、M31成本、上汽创投。
稍早前,智元机器人完成一轮阵容豪华的融资——蓝驰创投、中科创星、鼎晖投资、长飞基金、C成本、高瓴创投、立景创新、三花控股集团、基碑本钱、临港新片区基金和银杏谷成本等。彼时有传出,智元机器人估值已达70亿元。
这只是一抹缩影。这几年,VC密集出差成都,而电子科大常常涌如今投资人的打卡拜访名单中。
今年3月,芯擎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中国国有企业构造调度基金二期基金领投,基碑本钱等跟投。此前A+轮融资是在去年3月宣告,泰达科投、海尔成本、浦银国际、武汉创新投、桐曦成本参与投资;现有股东国盛成本、越秀家当基金和嘉御成本等也再次加注,彼时估值已超70亿元。
鲜为人知的是,芯擎科技CEO汪凯,15岁时就凭借精良成绩考入电子科大雷达侦查与滋扰专业,此后有一段丰富的芯片巨子高管经历,并在2019年加入芯擎科技。
韶光向前推移,芯进电子此前也迎来新股东——深创投、中芯聚源、晨道成本、比亚迪、华虹虹芯基金、舜宇光学、深圳聚合伙本等位列个中。值得一提的是,芯进电子创始团队陈忠志、彭卓、赵翔,同为电子科大2000级校友,分别就读于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和电子工程学院。
此外,成都奕成科技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阵容豪华——由经纬创投、倍特基金领投,建投投资、尚颀成本、骆驼股权、成都科创投、熙诚致远、博众信合、佰仕德、长安汇通、东方江峡、盈峰投资、拔萃成本、桐曦成本、鼎兴量子等机构跟投。
而奕成科技从属于北京奕斯伟科技旗下,后者的实控人则为电子科大校友王东升,从前毕业于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为何投资人都盯上了电子科大校友?中科创星创始合资人米磊与电子科大渊源颇深,在他的不雅观察中,中科创星从2018年起,陆续投资了多家电子科大校友企业,包括频苛微、空间矩阵等等。
米磊表示,他所打仗过的电子科大创业者的专业度都很高,在电子信息的细分方向上都有深厚的积累,干事也很踏实,都是很有硬科技精神的创业者。“我们也希望电子科大能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出来创业,在电子信息等领域为国家贡献聪慧和力量。”
为何是电子科大?
放眼中国高校江湖,电子科大可能在外名声不足响亮,但实力不容小觑。
追溯起来,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在1956年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
早在成立之初,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就被列为全国重点高档学校,随后在1961年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培植的重点大学, 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培植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培植“天下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培植高校名单。
悠悠六十余载,如今电子科大坐拥净水河、沙河、九里堤、永宁四个校区,已成为一所完全覆盖全体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能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折衷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发展为海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能的源头基地。
这里,被誉为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梦之队。正如官网先容,电子科大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造就)学科。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有4个学科获评A类,个中电子科学与技能、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A+学科数并列西部高校第一。
而在科技界和创投圈,电子科大学子的身影随处可见。电子科大校友会此前曾统计,海内IT界公司、企业、研究所等中层以上技能卖力人和高层管理职员中,超过三分之一毕业于电子科大。
例如亿纬锂能创始人刘金成、网易创始人丁磊、中芯国际原董事长周子学、华为原董事长孙亚芳、极米科技创始人钟波、贝塔斯曼中国总部CEO龙宇、国光电气董事长张亚、振华风光半导体董事长张国荣……他们都是出身电子科大的学子。当然,这一份名单还很长很长。
此前在“2023中国(成都)家当基金生态大会”上,同样毕业于电子科大的长碑本钱管理合资人胡可分享道,2020年至2022年,有10家电子科大校友企业上市,而成都一半的科创板企业也都是电子科大校友企业。
令他印象更为深刻的是——深圳的一位领导曾讲过,电子科技大学支撑了两个万亿级电子信息家当的城市,一个是深圳,一个是成都。
这恰好诠释了“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犹如斯坦福之于硅谷、麻省理工学院之于波士顿,电子科大正是成都科创崛起背后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