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确利用儿童安全座椅
身高1.2米以下的孩子,强烈建议配置儿童安全座椅。2013年之后的车辆,后排都至少标配了ISOFIX儿童安全座椅接口,因此装置儿童安全座椅也非常随意马虎。对付2013年之前的老车型,实在大部分车辆也都配有儿童座椅接口。如果没有该接口,则可以购买利用安全带固定的儿童座椅。
儿童座椅接口分为ISOFIX和LATCH两种规格。前者有两个硬质接口,位于座垫和靠背交卸位置,一样平常有标签提示;所对应的儿童座椅也须要是ISOFIX硬接口,购买座椅时请留神。LATCH则是三个接口,下面两个软接口,靠背后面还有第三个接口,购买座椅时也必须配置LATCH的童椅。

不少国产车对儿童座椅接口的配置做了变通,即后排标配ISOFIX两个硬质接口,靠背后面还有一个LATCH规格的第三接口,这种配置可以兼容两种规格的儿童座椅。也便是无论你买什么样的童椅,这种配置的车辆都能装上去。
2、不要抱着孩子坐车
乘车过程当中,家长抱着孩子的情形比较常见。诚然,普通情形下大人的手臂是可以到“固定”孩子的浸染,可一旦发生碰撞事件,情形却完备不一样了,速率变革带来的惯性力是非常巨大的,人的双臂根本无法约束住孩子。失落去约束的孩子在车内因二次、三次碰撞导致的侵害很常见。因此,不要试图以成人的双臂去替代安全带的浸染。抱孩子坐车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实打实的“害孩子”。
特殊是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室是极其危险的行为。在副驾驶室除了孩子失落去约束可能导致二次碰撞侵害以外,更严重的情形是在碰撞事件中弹出的安全气囊直接击打孩子,基本上都会造成孩子去世亡。由于当孩子被抱住时,离气囊更近,加上身高缘故原由,气囊弹出的位置一样平常刚好会击打在孩子的头脑部位,。可能会有朋友问,为何成人坐前排就不会被气囊打去世呢?是由于气囊与安全带是合营事情的,当人在撞击惯性下前倾时,安全带会约束搭客,气囊会在与乘员身体打仗前完成膨胀过程,随后开始灰心,以起到缓冲浸染。而孩子由于被抱着,加上人的手臂无法起到安全带的约束浸染,其坐姿与间隔都无法达到气囊的设计哀求,因此与气囊弹出时属于相对运动,遭受的击打力便是致命的。
3、精确利用安全带与增高垫
有些家长已经有比较好的乘车安全意识,比如上车就系安全带,于是也这么哀求孩子。这是个很好的习气。但须要留神的是,孩子不能利用成人安全带。因身高不足,安全带不仅不能起到保护效果,在碰撞事件中还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严重侵害。
孩子系安全带的标准是看肩部和腹部的安全带位置。肩部与安全带打仗位置在肩部中间往手臂一端,解释孩子的身高可以系安全带;而腹部的则哀求系在腰部位置(肚脐以下,髋枢纽关头以上),不能在腹部;腿部则哀求膝枢纽关头至少在座垫边缘位置或以外,如下图所示。
如果孩子身高不足,则必须利用增高垫。一样平常来说,身高1.2米以下的孩子,不能利用成人安全带,而须要利用儿童座椅,用座椅佩戴的儿童安全带;身高1.2-1.5米的孩子,利用专用增高垫后可以利用成人安全带;1.5米以上的孩子,可以直策应用成人安全带。
4、不要让孩子在车内打闹、吃东西等
一些家长在孩子长途乘坐车辆的过程中为避免孩子哭闹,就让孩子在车内做一些其它事情。有些事情是危及孩子的乘车安全的:
吃东西——因车辆的速率是随时变革的,碰着紧急情形的急刹、发生碰撞事件时,正在吃东西的孩子很可能被噎住。特殊是5岁以下的孩子,在行进的车辆中即便没有碰着紧急情形,也可能会被呛到或噎住。因此在乘车过程中,尽可能的不要让孩子吃东西。如果路途迢遥,建议在安歇区停车安歇的时候让孩子吃东西。
玩玩具——在车上玩玩具,也可能由于交通事件或急刹车等情形造成孩子侵害。因此如果为了哄孩子须要带一些玩具,只管即便不要带硬质玩具或有尖角的玩具,推举带毛绒材质、软橡胶材质等不会造成孩子碰撞伤的玩具。
玩手机或平板电脑——除了可能由于交通事件或急刹车造成孩子碰伤外,在行驶中的车辆上玩这些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视力侵害很大。
打闹——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喜好在车内打闹或到处攀爬,有较大的几率会被碰到磕到,一旦碰着交通事件或者急刹车,都可能受伤。如果后排有两个孩子,为了避免打闹,建议中间坐一个大人。同时必须利用安全带和安全座椅约束住孩子,只许可孩子在不离开自己的座位的条件下适当活动。
5、不要单独把孩子留在车内
由于单独把孩子留在车内造成的悲剧事宜险些每年都有听闻。因车内空间密闭、空气流利不畅加上夏天的酷热景象等外部成分,留在车内的孩子极易缺氧、中暑等,从而危及生命。太小的孩子不会自己打开车门,一旦被独自留在车内,发生危险的概率很高。而轻微大一些的孩子如果单独被留在车内,除了上述这种危险之外,大孩子可能会由于误操作车辆导致车辆溘然移动。比如曾经看到一则***,因孩子独清闲车内,车辆溘然移动滑入阁下的水库内导致孩子丧生,可能的缘故原由便是孩子松动了手刹导致的。
6、给孩子得当的乘车位置
14岁以下或身高1.5米以下的孩子都不要乘坐前排副驾驶室。因前排正面安全气囊的弹出位置都是按照成人设计,因此无论是否带安全座椅,孩子都不要坐在前排。
在后排座椅的旁边位置选择中,并没有特殊靠谱的统计数据解释哪边更安全。只是依据碰撞事件中大部分驾驶员的本能反响都会试图避开撞击,因此驾驶员后面的位置可能是相对安全的。因此,建议只管即便给孩子选择左后位置乘坐。
7、不要让孩子自己高下车
因孩子的身高缘故原由以及缺少履历等缘故原由,让孩子自己高下车很危险。孩子开门时,可能会伤及车辆周边的行人或车辆;停车位置繁芜时,孩子自己高下车可能会被周边的车辆碰到。作为家长,须要见告孩子停车后等爸爸妈妈下车帮他开门,他才可以下车,必要的话,合营儿童安全锁利用,确保孩子不会自己单独高下车。特殊是在学校门口,一定要留神,由于车多人多,既可能伤人也可能被人伤到。
此外也提醒常常在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停车起步等须要特殊留神车辆周围是否有孩子,有些孩子因身高不足,坐在车内无法创造,因此高下车都须要仔细不雅观察,视界轻微扩大一些,便于预判周围孩子可能的行动方向,提前避免危险发生。
8、不要让孩子探头出天窗
这种情形在海内也很常见,一个孩子站在前排座椅上,头伸出天窗,模拟中心首长阅兵的样子容貌。这个姿势一点儿都不酷,给孩子带来的危险是多方面的。
最极度的一个例子是几年前发生在四川的一起意外事件,探出天窗的孩子的头被天窗夹住,终极导致孩子身亡。与这种极度事件比较,更常见的侵害情形是车辆转弯、加速、刹车等导致孩子站不住,因二次碰撞带来的侵害。急刹车和碰撞交通事件则直接会导致探头出天窗的孩子严重伤亡。
9、精确利用门锁
一些老车型的中控门锁只有驾驶室可以掌握,即驾驶员锁闭中控开关后,其它三个位置的搭客无法从车内开启车门。后来由于法规的哀求,车辆内部乘员必须在任何位置可以自主打开车门,便于车祸中的施救事情,因此现在的车辆,这样的中控模式已经不存在了。
有些带孩子的家长就比较苦恼。由于驾驶室无法锁闭后排的门锁,担心孩子们在行车过程中自己打开车门,就危险了。乃至有车主投诉厂商,以为这是设计毛病,实则是由于法规哀求。
实际上,为了防止孩子在行驶过程中误开启后排车门的问题,车辆都配置了儿童锁。儿童锁一旦启用,后排车门只能从外侧打开,而不能从内侧打开,就避免了车内孩子误打开车门的情形。
儿童锁分为机器式和电子式两种。机器式的儿童锁一样平常用机器钥匙在后门迁徙改变儿童锁开关,即可启用这一侧的儿童锁。而电子儿童锁的掌握按钮则位于驾驶员位置。儿童锁的利用,建议仔细阅读利用解释书,在必要时启动儿童锁。
10、精确利用车窗
由于现在绝大部分小车都标配电动车窗,因此孩子在后排可以自己掌握车窗。当车窗完备开启的时候,孩子把头手伸出窗外,就可能会产生危险。驾驶员位置有掌握其它三个车窗的开关,个中一个按键可以关闭其它三个车窗的升降掌握,而只能让驾驶员掌握。因此可以视情形须要启动该功能,以确保孩子不会自己打开窗户,将头手伸出窗外,从而产生危险。
交警数据:全国每年1.85万儿童去世于车祸,个中,98%以上的事件车辆没有配备安全座椅。而根据天下卫生组织的数据,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儿童安全座椅能使婴儿的去世亡率降落71%,幼儿的去世亡率降落54%。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依然有许多父母择抱着孩子,乃至是让孩子随意坐在车上,更有不少无知的父母让孩子单独坐在副驾驶座位上,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