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xxios减震贴纸
2017年的山地天下杯赛场上,许多车手的车上都贴有这样的银色小方块。
这是Axxios 科技公司的产品,这个AXS传感器系统可以让车手们更快,Axxios声称这些传感器可以减少26%旁边的震撼。

据厂家和车手说,这些小传感器内的震荡电路可以对付震撼起到非常迅速的反应,起到储存能量的浸染,可以很大程度地减轻车辆的负面震撼。掌握震撼意味着更少疲倦,更好的表现,还有车辆更好的抓地力。
2、Tubolito自监测内胎
这是来自来自奥地利的Tubolito超轻内胎制造商的产品,它们将一个可以通过NFC感应胎压的感应器塞入了内胎之中。
该芯片不须要供应任何电力,只须要消费者在手机高***官方APP,打开手机NFC靠近气嘴,胎压数值即可快速显示。
3、Schwalbe Procore双气室轮胎
Schwalbe Procore双气室轮胎,将每条轮胎分成两段,两者都不须要内胎。外环胎是直接与地面打仗的,利用15psi或者更低的胎压,以便拥有最好的抓地力。内环胎是直接紧贴轮圈内侧的,利用较高胎压来稳定胎唇与轮圈之间的贴合程度,防止胎唇在气压较低的情形下分开轮圈。
Schwalbe Procore双气室轮胎通过这样的设计,使车手可以在外环胎上利用远低于常规内胎或真空胎的胎压,以便拥有更好的抓地力。同时又不会由于胎压过低而可靠性大打折扣。
4、Scottoiler CYCLE S1全自动链条上油系统
Scottoiler公司推出的CYCLE S1全自动链条上油系统,旨在通过全自动的上油系统让链条油的密度一贯坚持在得当的区间,以达到最小的磨损和最优的传念头能。
Scottoiler CYCLE S1全自动链条上油系统固定在车身和后拨上,在全体骑行过程中,应时自动完成补油。
5、3FStech行进间可调把立
3FStech行进间可调把立,通过线控器在行进间实现不同地形调度把立角度和长度,实现最舒适的骑行感想熏染。
3FStech行进间可调把立的滑轨上有3个预先设定好的位置,可以供应120mm,负20度;95mm,负7度;55mm,正6度,三种设定。
6、Rinsten Spring金属避震弹簧
Rinsten Spring金属避震弹簧,事理大略粗暴:将金属箍放在座管和坐垫之间,利用材料构造自身的弹性来接管震撼,以提高骑乘舒适性。售价31美元,笔者表示,共享单车坐垫,申请出战!
7、MAGURA MCi集成式内走线刹车系统
MAGURA MCi集成式内走线刹车系统,这是天下上第一款完备隐蔽于车把内的液压制动系统。
通过外部手柄通过拉杆掌握内置油缸,再经由内部的内走线油管将矿物油传至夹器。
8、Bandit前叉
Intend推出的Bandit前叉在右侧利用了双肩支撑,在左侧则是单肩支撑。这一设计并不是为了改进倒冲前叉一向抗扭刚性不敷的问题,而是加大其副气室体积,以便拥有更加灵敏等我避震反馈。
Intend表示,增加刚性只是顺带的。
9、Trust系列前叉
Trust系列前叉是Trust Preformance公司推出的一款连杆前叉。拥有130mm和178mm两款行程的产品。Trust前叉看上去和我们日常所打仗的前叉完备不同,其更像是一个缩小的“全避震车架”。其通过连杆的设计为其供应类似于车架的避震曲线。
笔者有幸曾利用过,这一前叉,其拥有常规前叉难以媲美的灵敏初段。但也有着不少的问题和毛病。
10、LAUF超轻量避震前叉
Lauf前叉是一款主打超轻的前叉,通过碳纤维片的形变来达到避震的目的。
通过不同的碳纤维片来达到适应不同车手体重的预压,同时短缺阻尼系统。利用起来.....一言难尽。
11、magped磁吸脚踏
magped磁吸脚踏和市情上常见的机器构造的锁踏不同,magped磁吸脚踏通过一块强磁铁作为锁止构造,以达到提升踩踏效率和稳定性的功能。
12、Bike Ahead六辐一体式碳纤维轮组
Bike Ahead六辐一体式碳纤维轮组,纵然是29寸版本也仅1249克。
13、喷鼻香蕉架
大家都知道,喷鼻香蕉对付骑行来说是非常好的补给品,于是乎,海内厂家就推出了喷鼻香蕉架这一产品......
14、TrueBike 36er硬尾山地车
近几年29er轮径山地车在Trail、Enduro以及DH领域都大受欢迎,秉持着“一寸长一寸强”的理念,TrueBike推出了轮径为36er硬尾山地车。
TrueBike通过一系列特化设计的零件,让这台36er轮径的山地车可以真正利用起来。
15、NINER MCR全避震Gravel车架
NINER MCR全避震Gravel,emmm.....我想这便是一台装着弯把的短行程全避震山地车。事实上,这款车最早的原型便是一台安装弯把的RKT XC山地车。经由,一系列的特化设计、优化,终极呈现出这样一台全避震Gravel车型。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你还见过哪些奇奇怪怪的单车零件?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