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新区某园区内,有一家暗藏的加工厂,专门从事回收废旧的华为、复兴品牌光猫,翻新后以全新产品的名义对外发卖,总计发卖金额高达公民币930余万元。2023年2月,在接到报案后,公安机关捣毁了这处制假窝点。近日,浦东新区审查院对这起假冒注册牌号案提起公诉。
流传宣传全新,难辨真假
从事售卖光猫买卖的周师长西席曾在一家名叫“某某网络科技”的网店进货,后分销给自己的客户。周师长西席反响,与其他商家比较,该店铺的光猫便宜的只卖50-60元,主机、解释书、包装盒上都印有华为或复兴的品牌牌号,外壳和包装盒上还有品牌标签,与正品并无二致。但根据客户反馈,这些光猫的破坏率极高,拆开后可以看到主板比较旧。周师长西席意识到产品可能是翻新机。

承办审查官季柳阴来先容:“涉案网店在店铺页面写明了发卖的是‘全新’‘正品’‘原装’华为或复兴品牌的光猫,且产品从主机到包装都极易使消费者稠浊,难辨真假。”这家网店后隐蔽的是一间专门翻新废旧光猫再以新机名义售卖牟利的加工厂。
从里到外,深度翻新
2020年,被告人杨某在浦东新区注册了一家科技公司,随后又租用一间仓库作为加工厂。小小的仓库里,员工仅10余人,一条翻新废旧光猫的生产线就这样搭建了起来。
杨某先是低价收购了废旧、淘汰的华为或复兴品牌光猫和开关、电源等各种配件。员工拆开电路板后,视情形将破坏配件进行维修或改换,再对主板进行刷机并更新升级,担保光猫连接客户电脑后,登录界面显示的是华为或复兴的电子牌号及其须要的型号,从而隐蔽翻新的事实。
刷机后,翻新的产品离发卖还差末了一步——“穿新衣”。杨某向他人定制了印有华为或复兴注册牌号的外壳、纸盒、解释书等,在产品包装时加贴自行打印的条码标签、进网容许证等,这让产品在外不雅观上就足够以假乱真。
触犯刑法,难逃制裁
“涉案的牌号在我国合法注册并仍在有效期内,而被告人杨某是在未被授权的情形下生产、发卖带有涉案注册牌号的商品,这不仅侵害了终端消费者的合法权柄,也严重危害了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经济利益。”审查官季柳阴来先容,经查, 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杨某经营加工厂发卖带有华为、复兴注册牌号的成品光猫金额总计公民币930余万元。
浦东新区审查院经审查认为,被告人杨某未经注册牌号所有人容许,在同一种商品上利用与其注册牌号相同的牌号,情节特殊严重,其行为已触犯《中华公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第十二条第一款,遂以涉嫌假冒注册牌号罪对杨某提起公诉。
审查官提醒
未经注册牌号所有人容许,任何人都不得在同种商品、做事上利用与其注册牌号相同的牌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经营者,不可存在侥幸生理,企图通过陵犯知识产权来谋取造孽利益,切莫因小失落大、触犯法律。广大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只管即便通过官方认证的购买渠道购入品牌产品,如创造商品涌现质量问题,要积极拿起法律武器掩护自身合法权柄,及时拨打“110”“12315”“12309”等电话投诉举报,让违法者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