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提到的“4”指的是海南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当代做事业、高新技能家当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这四大主导家当占GDP比重较2018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此外,“第1个3”是前瞻布局南繁种业、深海科技、商业航天“三大未来家当”,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实践地;“第2个3”则是做好高端购物、医疗、教诲“三篇境外消费回流文章”。
2024年,“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列入政府事情报告,且位列政府事情十大任务之首。对付海南而言,此前的5年韶光里,在自贸港培植历史机遇下,海南经济发展展示出崭新的面貌,“高质量”、“创新驱动”实际上已成为高频关键词;迈入2024年,“新质生产力”则成为了更明确的推动力量。
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底气何在?刘小明认为,紧张是基于海南的两大比较上风,“一个上风是温度、深度、维度和绿色这‘三度一色’自然的禀赋,第二个上风是自贸港的政策和开放红利的加持的上风。”正是基于这两点,海南今年提出了“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五大主力方向。

自然禀赋如何给予独一无二的上风?自贸港培植红利如何改变着海南发展的热度?科技创新如何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这座海岛?澎湃***(www.thepaper.cn)近日通过调研,考试测验探求答案,而这些答案也尚为雏形,海南的探索仍在路上。
海南自由贸易港 视觉中国 资料图
育种摇篮:产学研一体化攻关“农业芯片”
近日,环球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均发布了一则招聘缘由,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实验室,以最高近200万元的年薪招揽环球农业科学干系学科的精良科学家。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领衔的崖州湾实验室成立于2022年9月,是中心管理的新型科研奇迹单位,紧张承担国家计策科研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李家洋在解析高档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机制上做出了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首创性贡献,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农业部副部长等职务。
“造就出新型计策品种,争取较短韶光内使我国的种业创新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今年3月举行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上,李家洋如是表示。
这样国家级创新平台的落地,为海南科技发展、因时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根本。“海南在种业方面已经形成了产学研深度领悟的局势,而且是把一个家当生态真正地构建起来了。”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蒋志敏对澎湃***(www.thepaper.cn)强调,这是海南首次在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家当方面有了系统性的布局,“这在海南历史上是没有的,也是极不随意马虎的。”
蒋志敏先容,截至2023年底,崖州湾科技城已汇聚省部级及以上科创平台29个,个中国家级平台4个,在全省高标准构建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除上述崖州湾实验室外,三亚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举动步伐培植项目也已建成投用,汇聚16支科研团队,入驻200余人开展科研事情。此外,环球最大的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建成开园,以植株栽种形式保存环球21种野生稻、1.3万份活体种质资源。这在推动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快发掘符合当前及未来家当需求的野生稻精良基因,造就更多水稻新品种方面将扮演主要角色。
特有的景象条件和地理位置,是南繁的自然禀赋,同时拥有自贸港政策和开放红利的加持,海南“向种图强”的上风无可比拟。
刘小明近日先容,全国紧张农作物品种中,超过70%的都是经由南繁的造就,目前我们集聚了2800多家种业创新企业,南繁种业的产值打破了120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攻关种子这一“农业芯片”,加快培植做事全国的“南繁硅谷”。
实际上,自上世纪50年代探索发展至今,拥有独特热带景象的南繁基地一贯是我国新品种选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近年来,南繁发展则进入了新阶段,打造“南繁硅谷”是保障中国种业与粮食安全的国家计策需求。
今年1月,由农业屯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体例的《国家南繁硅谷培植方案(2023—2030年)》(下称“《方案》”)在崖州湾科技城正式对外发布。该《方案》以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对“南繁硅谷”培植作出了全面支配,明确了“南繁硅谷”的四大定位,即把“南繁硅谷”建成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种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种业科技国际互助大平台和种业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
据农业屯子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谢焱先容,到2025年,国家“南繁硅谷”家当带动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资源、技能、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态势初步形成,配套政策和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逐步完善,营商环境大幅优化,科技攻关成果显现,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初步建成。
到203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下的种业创新体系、政策体系、家当体系健全完善,环球领先的科研院校、创新型企业、领军型人才不断聚拢,种业创新质量和速率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集科研、生产、发卖、科技互换、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做事全国的南繁硅谷全面建成。
实际上,作为“南繁硅谷”培植的主要组成部分,崖州湾科技城的种业家当生态链日益完善,近两年相继落地的重磅企业布局是集聚度和成熟度的直不雅观证明。
“中种集团是迁入崖州湾、落地海南的第一家种业央企,我们以为有必要在南繁硅谷培植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搭建平台,推动行业环绕着南繁家当的布局共同推进,支持南繁硅谷培植,使得计策和政策层面更好地落地。”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运营主体中国种子集团计策与政府事务总监张晓强在接管澎湃***(www.thepaper.cn)采访时如是表示。
2021年10月,中种集团将总部迁入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成为首家正式落户海南的种业央企。2021年也是中心启动履行“种业振兴行动”之年。中种集团是1978年经***批准在原农林部种子局根本上成立的我国第一家种子企业,现为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核心运营平台。
此外,2023年12月,央企国家开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投集团”)与三亚市公民政府等签署计策互助协议,旗下子公司国投种业落户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国投种业于2023年9月尾注册成立,注书籍钱为40亿元,系国投集团全资子公司。
国投集团近年通过旗下国投创益已在生物育种领域多次脱手布局,计策投资了大北农生物、杭州瑞丰、粮元生物、隆平生物等,完成了对海内生物育种核心企业的投资全覆盖。国投种业的成立则旨在延伸生物育种家当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种业集团,更好地做事国家粮食安全计策。
对上述重磅动作,国投集团有关卖力人表示,“本次互助为南繁硅谷培植带来了资金,引入了技能,将推动南繁硅谷培植。依托三亚和崖州湾的地理、景象上风、现有种业科技布局和科技实力,国投种业公司将加快布局种业市场,力匆匆企业创新发展,助力国家种业振兴计策。”
中种集团CRO实验室。
值得关注的是,新的业态也正在这片种业热土孕育推出,种业CRO(育种科研全流程的研发外经办事)即是范例。
2021年,崖州湾科技城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探索条约研发组织(CRO)模式,《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种业CRO模式发展履行方案》也已于去年出台,在全国率先制订种业CRO组织认定管理办法。
这一模式借鉴于医药领域,即科研外经办事。作为一种全新业态,种业CRO被认为可以有效盘活前辈育种技能资源,缩短育种材料的创制周期,提升新品种研发产出效率。用一组数字来说,种业CRO能将育种材料的创制周期缩短近1/3,科学家田间育种作业韶光减少70%,专利申请周期从数月可压缩至7天。
中种集团便是首批15家CRO做事企业和机构之一。据澎湃***理解,中种CRO实验室于今年2月正式投入运营,为科研单位和企业供应基因分型及品质剖析做事。实验室共配备400余台/套高通量检测干系设备,基因分型平台设计通量达2000万个数据点/年,品质剖析平台设计通量为4万份样品/年。
当然,作为新观点、新业态,种业CRO家当尚处于初期造就阶段。张晓强强调,“还需建立更完善、面向市场需求的运营体系,强化检测能力和做事效率,同时也须要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更好保护种业科技成果,逐步将市场造就成熟。”
“‘南繁硅谷’家当集群持续向崖州湾集聚,融通带动种业家当链协同发展。”蒋志敏表示,“从南繁基地到南繁硅谷,从种业人才的汇聚到种业创新的品种选育,再到面向海内国际市场的科技型种业公司的创立,正在全面推动中国当代种业的产学研一体化,为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注入新动能。”
北纬19度:属于文昌的星辰大海
2014年交付利用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近年来先后实行了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货运飞船、嫦娥五号、天问一号等“国字号”航天发射任务。就在刚过去不久的3月20日,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宛如一条白色巨龙,从文昌航天发射场腾跃而起,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送入苍穹。
有别于酒泉、太原及西昌卫星发命中间,文昌航天发射场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场,拥有纬度低、距赤道近、射向范围广、运载效率高档特点,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提高10%-15%。在大直径运载火箭运输、航路落区安全等方面,文昌同样具有核心上风。
大略来看,便是同一个型号的火箭在文昌发射更省燃料、比较要地本地发射场依赖铁路运输文昌海运更便捷、火箭起飞后燃烧的残骸直接坠入大海则更安全。
拥有诸多上风、且在航天发射场中最为年轻的文昌,能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吗?契机在于环球航天领域正在发生升级变革,商业航天异军突起。纬度附近、家当相像的天下前辈的航天城美国奥兰多,也让文昌看到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本。
眼下,毗邻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一块工地上,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命中间正在拔地而起,一座新兴的航天城也正在冉冉升起。
这也正契合近年来中国海内掀起的商业航天热。“继中心经济事情会议之后,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事情报告,明确要积极打造商业航天新增长引擎。作为计策性新兴家当,商业航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赛道,是构建我国航天家当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推动力。”海南文昌市委副布告、市长,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局长刘冲对澎湃***(www.thepaper.cn)表示。
实际上,早在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辅导见地》中即明确提出,“依托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推动培植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2023年9月,海南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海南省航天领导小组,全面推进文昌国际航天城培植。
刘冲先容,文昌拥有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场和全国唯一的商业航天发射场,具有纬度低、射向范围广、落区安全、交通便利的区位上风,能够形成高效率、低本钱的核心发射能力。同时,国家发改委给予海南含金量极高的航9条政策、海南自贸港政策等,多重“资源”使得文昌发展航天家当具有得天独厚的上风。
文昌国际航天城正依托商业航天发射场,构建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和“航天+”家当体系,全力构建“一中央两区”,即国际发命中间、国家级商业航天创新示范区、国际互助先行区。
刘冲强调,以商业航天发射场为核心形成的家当发展逻辑,正得到广泛实践认可,家当集聚效应正吸引航天头部企业在文昌加速布局。“目前,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已竣工,今年下半年将实现常态化发射,已逐步形成以火箭院、中国星网、国家航天局、中国空天院为链主的家当生态。”
刘冲进一步补充道,“我们将以商业航天发射场为依托,加快培植星箭家当园,打造卫星超级工厂,以场带产、以产兴城,发挥龙头企业牵引浸染,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打造‘出厂即发射、发射即运营、数据即做事、返回即复用’的家当组织创新模式和‘创新即生命、开放即未来’的发展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冲看来,家当生态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家当链和创新链、资金链之间也正在加速领悟并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在科创公共平台方面,卫星总装测试厂房、火箭装置厂房、卫星研发中央、遥感卫星运用家当综合信息与做事平台项目今年陆续投入利用;在资金链方面,航天城联合海南自贸港母基金及其他社会成本,推动组建航天家当基金,一期规模10亿元,上半年将完成合资协议签署。
文昌航天城首支航天家当基金落地,基金规模10亿元。
“我们将加快提升新一代载人航天、重型火箭、可重复利用火箭、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保障能力,坚持科技、金融‘两个动力’,聚焦关键共性技能攻关,发挥家当投资基金撬动浸染,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面提升航天领域创新能力,增强造就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刘冲表示。
回看文昌国际航天城发展之路,它于2020年“出身”,2021年学会“爬”,2022年学会“走”,2023年开始“跑”,当前则是加速“起飞”。
刘冲对澎湃***总结道,文昌发展商业航天具备独特上风和核心能力,是因时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正在推进文昌全域航天城培植,走出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航天家当发展道路。
高歌年夜进的数字经济:连接国内外数据要素的主要窗口
半个月前,位于海口西海岸南区的海口复兴城国际数字港揭牌开园。
当天,华为(海南)数字贸易创新中央、集成电路创新做事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做事平台、跨境数据交易做事中央和数据要素人才培养基地“五大创新平台”正式落户园区。洲际绿清新能源科技、华璟云图信息技能、秒音科技等8家首批入园企业签约。
操持总投资100亿元的复兴城国际数字港,是海南发展数字经济、“向数图强”迈出的最新一步。据澎湃***(www.thepaper.cn)理解,近年来,海南数字经济核心家当营收显著增长,数字家当对高新技能家当的贡献近50%,占全省GDP比重近8%,海南数字家当正以一种高歌年夜进的姿态持续发展。
在数字海南有限公司(下称“数字海南”)副总经理吴敏看来,自2021年海南将数字经济列为自贸港三大计策性新兴家当之一,数字家当发展明显加快,海南生态软件园和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家当园已经成为千亿级家当园区。数字海南是卖力推动海南省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信息化培植的大数据运营公司。
发展提速的同时,海南数字家当聚拢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吴敏提到,海口、三亚、澄迈等是数字家当的主要承接地和孵化器,聚拢了大量数字化信息化企业,家当链条逐步清晰,家当集群初具规模;而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家当园、海南生态软件园、陵水净水湾信息家当园等特色园区充分发挥了引领浸染,成为海南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平台。
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总经理陈文思也对澎湃***(www.thepaper.cn)表示,海南数字家当不仅已初步实现集群化,同时也有着特色化发展。除了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复兴城两个千亿级数字经济家当集群,“还造就了大数据、区块链、智能物联等多少细分居当集群。”
“海南自贸港的培植为数字经济供应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海南不断发挥自贸港上风,加快家当数字化步伐,在做事业、高新技能家当、旅游业和农业等主导家傍边,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代价,赋能家当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实领悟。”陈文思对澎湃***(www.thepaper.cn)强调。
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是由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统筹方案、中国电信培植运营的全栈式数据开拓利用流利交易平台,同时也是全省统一的数据要素根本举动步伐。数据产品超市于2021年12月正式上线,截至目前,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入驻企业1091家,上架产品1757个,平台交易额打破7.3亿元,以数据产品超市为核心的海南自贸港数据要素市场造就已初具规模。
“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汇聚了双千亿量级的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资源,经由两年多的培植运营,在金融、医保、信用做事等领域有了较好的运用,通过产品化的做事模式赋能数据资源在政用、民用、商用能力提升。”陈文思表示,例如,在医保领域,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联合省医保局在商保核保理赔场景下先行先试,有望在试点根本上进一步拓展,将海南打造玉成国医疗数据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高地。
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孙建明对澎湃***(www.thepaper.cn)表示,除了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在政府数字化转型方面,海南还已成功打造了“海易办”平台、“海政通”平台,不同的平台分别有明确的做事定位。
孙建明进一步阐明道,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因此数据赋能社会管理、企业做事的做事平台;“海易办”因此群众、企业需求为导向,聚合海南省各级政府、公共做事机构面向群众、企业办事做事的总平台;“海政通”则是海南省各级政府内部协同办公的总平台,旨在提升海南办公效率、提高政府效能。“从运行效果来看,这些平台在做事社会办事、提高政务效能、促进数据要素赋能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孙建明同时强调,海南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与海南重点家当领域的领悟发展。
以卫星互联网领域为例,孙建明表示,海南将在文昌国际航天城培植商业发射场航天发射工位,培植卫星互联网地面站等新型数据根本举动步伐,打造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并通步培植支撑卫星数据处理的超算中央,形成在多个行业适用的卫星数据运用处景处理,“为海南的农业、种业发展,航空与航海运输业的发展,供应了‘千里眼、顺风耳、聪慧的决策大脑’。”
就海南“向数图强”的总体根本和上风,在受访者们看来,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上风、得天独厚的区域位置上风、数据要素市场的广阔空间,可谓“三重加持”。
首先,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全国唯一的自由贸易港,享有分外的政策支持和开放方法。“发展数字经济,海南拥有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更加便利的互换互助、更加丰富的人才资源、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其次,“从计策布局上看,海南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主要节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计策支点,具备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有利条件,为加强与周边各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互助供应了天然的地理位置上风。”
全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央在陵水投入运营。
区域位置上风还表示在家当条件上,“海南自然景象条件优胜,看重绿色低碳发展,风电、水电、光伏等新能源家当发展良好,有利于数字根本举动步伐的培植利用;此外,海南拥有广阔的海疆,可以用于数据中央的散热冷却,环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央在陵水‘安家’,为海南信息根本举动步伐可持续发展供应新的办理方案。”
末了,就发展数据要素市场而言,“海南拥有最开放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未来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离岸数据中央和跨境数据做事市场,是连接海内和国外数据要素的主要窗口,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