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本VE-1的车主app WOW STATION对比目前新造车势力的APP
VE-1的车主app打造的一整套增值服务体系,CONNECT(共享互联)、SECURE(安心保障)、BENEFIT(增值获益)、FUN(倍至乐趣)4大层面都会兼顾到。比其他新能源车的app多了积分功能,更多了社交乐趣,我还挺喜欢的。
相比起目前新造车势力的APP,广汽本田的这款 WOW STATION可以说玩出了新名堂。只要与VE-1互动就能赢得积分,互动越多,积分就越多,VE-1的价值也会随之更加凸显。比如说开车、充电、保养等等都能获得相应的积分,然后拿着积累的积分就能去积分商城消费,可以进行免费停车、免费充电、售后保养服务兑换、精选实用商品兑换等。我现在已经用积分兑换了一张100元的充电券,一张集享联盟(全家便利店)20元代金券,非常划算哦~
雷诺入股江铃新能源,江铃电动皮卡会获益吗
12月20日,法国雷诺集团与中国江西江铃集团同时宣布,雷诺集团将通过增资成为江铃新能源的重要股东。这是雷诺继东风雷诺、华晨雷诺、东风日产雷诺易捷特之后的国内第四家合资公司。另一方面,雷诺早就与三菱、日产结成了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放眼全球、聚焦中国,雷诺都是一个动作频频的活跃派。那如此这番合纵连横,到底图的什么呢?无非还是资源交换、整合、共享。

在这样的背景下,江铃新能源和华晨金杯会利用雷诺的技术和产品储备,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皮卡吗?胖编推测会。雷诺虽然在商用车和新能源方面,经验丰富、技术储备丰厚,但对国内的商用车市场、新能源市场不够熟悉。江铃、金杯则能够在这些方面与雷诺形成互补。尤其是在皮卡行业,江铃汽车一直是市场上卖得最好的品牌之一,能够帮助雷诺更好地进入这一领域。
雷诺皮卡目前尚未进入国内市场销售。比较受关注的就是雷诺的Alaskan皮卡。这款皮卡与日产纳瓦拉虽属同平台,但在外观造型上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雷诺打算把Alaskan皮卡打造成一台全球战略车型。它目前的主要市场在南美洲。除此之外,雷诺还为南美洲打造了低端皮卡Duster Oroch,以及更低端的Oroch Express。如果与江铃、金杯合资造皮卡的话,这些皮卡车型都有望国产。
吉利新能源项目剥离,是否预示着将正面对抗特斯拉
吉利新能源的剥离,未来一定是要去对抗特斯拉,对抗其他优秀新能源厂商。不过,就近期来看,还谈不上对抗,这只能是走出的第一步吧,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是一样的道理,大家既然做了新能源,都会努力让自己成为新能源一哥。
两点错误:
特斯拉不需要对抗,准确的说是“周旋”但也是比亚迪的责任。
吉利汽车新能源项目剥离,目前仍在起步阶段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特斯拉被视为电动汽车领域的明珠,强劲的性能、科幻的外观确实令某些人眼热,不过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品牌可以说与蔚来、前途、小鹏等品牌没有区别,压根就是技术流的企业。
电动汽车的核心在于三电,特斯拉的三电分别为:
电机-台湾富田
电池-日本松下
电控-收购硅谷的研发团队
核心三电只有电控系统的研发在收购后属于特斯拉自主,主要的电池电机没有技术体现;这点倒是与吉利早期类似,电池依靠宁德、电机主要为精进、电控为联电,假设吉利收购了联电和特斯拉真没有什么区别。
驱动电机中国领先于世界是不争的事实,从高铁到汽车均可以看到核心技术的领先;电池特斯拉的日本松下镍钴铝电池技术排名高于国产的宁德时代,但也低于比亚迪镍钴锰酸锂的全球排名,这种特斯拉需要对抗吗?以加速能力掩盖操控一般的事实问题可以否认吗?
如果可以的话只能说需要对抗的不是特斯拉而是盲目崇拜外来品牌的人!
作为自主品牌不论吉利汽车初期产品技术如何,但独立出新能源汽车项目并且开始研发动力电池,这一改变至少说明了吉利是在进步的。只有核心技术能真正掌握才能更理想的控制整车制造成本,补贴时代一旦完结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要整体下探,不能控制成本的车企会悉数消失,吉利看清发展形势自然要走出这一步。
所以后期的吉利虽然在汽车电气化时代仍难以成为领头羊,但至少获得了持续发展能力,加之强大的营销能力是有可能和比亚迪分庭抗礼的。而特斯拉的结局应该会与FF法拉第的结局相同,与松下合资建厂可能最终获益的还是松下,特斯拉在资本市场一旦崩盘这一品牌对于埃隆马斯克而言也就毫无价值了。
不要认为依靠资本发展的的互联网新势力造车不能成功、因为他们可能有代工厂, 也不用认为依靠美元支撑的特斯拉有多强大、因为资本的逐利性有可能会让这一品牌迅速崩塌,都是在边缘徘徊的品牌与传统汽车制造商没有可比性。
上文为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个股与ETF哪一个更适合个人投资者
可以肯定的说,ETF更适合个人投资者。可能,一见到笔者这样的回答,读者会认为明显是个股更适合个人投资者,因为股市可实现的盈利幅度更高,而ETF的利差比较小,波动也比较小,根本就赚不到几个钱。
若是从盈利幅度的角度出发,确实如读者们所说的。但是,盈利幅度是盈利幅度,不见得每一位投资者可以实现盈利。所以,考虑个股与ETF哪一个更适合个人投资者,首先出发的不是盈利幅度,而是能否投资成功,也就是能否实现盈利。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入市的劣势太过于明显,既没有成熟的理论支撑,也没有丰富的交易经验,不会选股,也不会择股,可以说面对如今4400余家上市公司,根本不知所措,且就算选择到了一家优质是上市公司股票,面对日常股价的波动,也不知如何应对,没有冷静的情绪,也没有应对的方式,不能理性的看待问题,也不能客观的解决问题,甚至连投资的时间都不固定。这样的情况,个人投资者莫说盈利了,就算不亏本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
基于普通投资者的劣势,个人投资者不如避重就轻选择风险系数低于股市的ETF基金,起码从投资规划与执行,还有选股择股方面,风险系数较自己执行低得多。一般股票型基金投资的并非单只股票,而是一个组合。虽然,盈利的潜在幅度没有直接入市投资的高,但相对风险较直接入市也是低得多。
所以,个股与ETF哪一个更适合个人投资者,笔者认为是ETF更适合。不管对新股民还是老股民而言,ETF都是适合的。在股市投资,期望自己盈利最大化的心态是好的,但也需要考虑自身的优劣势才行。
到此,大家对新能源应用受益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新能源应用受益的4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