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家居 » 从卖鱼小店到富可敌国三星是若何成为全球科技帝国的?

从卖鱼小店到富可敌国三星是若何成为全球科技帝国的?

深圳市名雕装饰股份通讯 2025-01-1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作为韩国最大的财阀,三星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全体韩国的命运。

纵然放在全天下,三星也是一个庞然大物,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卖鱼小店到富可敌国三星是若何成为全球科技帝国的? 从卖鱼小店到富可敌国三星是若何成为全球科技帝国的? 智能家居

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三星集团的前身,只是一个卖海鲜的杂货公司。

从卖鱼小店到富可敌国三星是若何成为全球科技帝国的? 从卖鱼小店到富可敌国三星是若何成为全球科技帝国的? 智能家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那么,像这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杂货公司,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这统统的起源,要从三星创始人李秉哲开始提及。

李秉哲

01

1910年8月,日本迫使韩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韩国。

同年,一个名叫李秉喆的男孩出生在了韩国庆尚南道宜宁郡的一个士绅家庭。

虽然出生在屯子,但李家有些成本。

李秉哲的祖父是个读书人,创办了村落里唯一的学堂。

父亲李赞宇不仅是当地有名的士绅,还是朝鲜独立协会的会员,暗地里支持李承晚领导的独立运动。

后来,李承晚成为韩国首任总统,李秉哲正是凭借父亲这层关系,傍上了大腿。

由于家里有钱,祖父又是文人,李秉哲从小就经历了良好的教诲。

这为他后来留学日本,打下了坚实根本。

1930年4月,李秉喆考取了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

他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刻苦读书,但奈何水土不服,终极还是打道回府。

回到韩国后,李秉喆靠着父亲的帮助,与几个朋友合资开了一个粮食加工厂。

自主创业的第一年,由于履历不敷,加工厂亏了本,差点倒闭。

但李秉喆毕竟留过学,凭着在日本学习的经济学知识,他通过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经营方针,在创业的第二年,实现扭亏为盈。

到了1935年,李秉哲已经小有造诣。
这时的他,又盯上了一门新买卖,炒土地。

朝鲜半岛被日本吞并后,大批农人不堪压迫,逃离屯子,涌向城市讨生活。

因此,韩国的地皮价格不断低落。

李秉哲意识到这是商机,便用工厂做包管,得到贷款,开始猖獗拿地,然后用买到的地皮做抵押,连续买地,俨然是个加杠杆的职业炒家。

但天故意外风云,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挑衅,发动全面侵华战役。

(油画)卢沟桥事变

受战役影响,银行回笼资金,李秉哲现金流断裂,不得不将手上的地皮、碾米厂和运输公司陆续卖掉,才还清贷款。

创业失落败回到***的李秉哲,负责总结了履历教训,并花了两个多月的韶光,稽核了险些全体朝鲜半岛和大半个中国后,他决定把朝鲜的特产果品、蔬菜和鱼干,作为贸易品向中国东北出口。

1938年3月1日,李秉哲在大邱买下一个铺子,创办了“三星商会”。

“三”在朝鲜意为大、多、强。

“星”则是清澈、通亮、深远、永放光芒。

李秉喆以三星命名,寄含着他对自己奇迹的希望和憧憬。

三星商会成立后,买卖一度顺风顺水。

然而生逢浊世,很多事情无法预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役爆发。

6个月后,由于战事急急,前哨物资紧缺。
为了保障军需供应,日本加强了对朝鲜半岛的抢夺,对许多物资实施统制,并哀求所有企业上交95%的商品。

挣100块钱,要上交95块,这买卖肯定做不下去了。

迫于无奈,李秉哲只好将商社交给了好友,自己则回到了故乡。

韩国南部舆图

02

1945年8月,日本败北屈膝降服佩服,朝鲜半岛举国欢庆,在家乡的李秉喆也感到莫大高兴,重新抖擞了精神。

他回到大邱,连续事情。
不仅将已经停业的商会业务重新盘活,还试制出了一款名为“月桂”的新酒,在战后冷落的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好评。

李秉喆阛阓得意的同时,其父李赞宇从前积累的人脉,此时也派上了用场。

1948年,李承晚在美国的支持下当选韩国总统。

靠着父亲与李承晚的关系,李秉哲在汉城建立了自己的新公司“三星物产”。

二战后的韩国,大部分挣钱的行业,都与政府有关。

由于上头有人,李秉哲通过往新加坡、喷鼻香港出口墨斗鱼,同时入口海内须要的物资,仅用一年韶光就将三星物产发展为韩国的第七大贸易公司。

但进出口买卖刚步入正轨,1950年6月,朝鲜战役又爆发了。

之后的半年,汉城几度易手,在战火中被打成一片废墟。

三星物产公司也是烟消云散,李秉哲只得带着一家老小和员工,逃回大邱避难。

1950年1月,志愿军攻入汉城

到这里,故事本该结束了。
如果李秉哲意气消沉,也不会有后来的三星集团了。

但李秉哲逃跑前,带走员工的决定,让他得到了每一个老板都奢求的两样东西——信赖和民气。

1950年底,在一帮员工的支持下,李秉哲决定东山再起。

之后的六年,靠着自身努力和韩国政府的支持,三星物产陆续设立第一制糖厂和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朝鲜战役后的韩国,一穷二白,物资匮乏,什么都得入口。

三星物产旗下的制糖厂、纺织厂,虽然产品质量不如入口货,但它是国货。

众所周知,韩国人普遍爱国,能支持国货,绝对不会考虑入口货。

靠着这股爱国感情,三星的制糖厂、纺织厂,都做成了韩国的龙头企业,霸占了海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发了大财后,李秉哲将目光瞄准了化肥业。

1960年代初的韩国,国产化肥产量险些为零,而市场对化肥的需求却是进步神速。

眼看着钱都被其他国家赚走,李秉哲决定投资5000万美元,培植天下最大的化肥厂。

但5000万美元对付当时的韩国而言,是个天文数字。

李秉哲没这么多钱,便找到李承晚,通过政府包管,在国外筹集资金。

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就在李秉哲出国拉资助的时候,韩国爆发4·19革命,李承晚被赶下了台。

一年后,朴正熙又发动5·16军事政变。

至此,韩国进入军政时期。

5·16政变时的朴正熙(戴墨镜者)

朴正熙上台伊始,为了巩固地位,对前朝财阀来个下马威。

很快,10余名大成本家由于逃税以及造孽敛财,遭到逮捕。

三星作为李承晚期间的大财阀之一,李秉喆当然也在逮捕名单之列。

不过李秉喆当时在东京,逃过了一劫。

事后,李秉喆表态,乐意将全部财产捐献给国家,表现得极为恭顺。

朴正熙见恫吓目的已经达到,便开释了所有被捕的大成本家。

1962年,朴正熙将发展经济列为韩国政府的紧张任务。

他屈服专业职员辅导,制订了韩国版的五年经济发展方案。

借着这股东风,搁置了两年的化肥厂操持又再度上马。

但当李秉喆将贷款和工厂厂区全部搞定后,却收到来自政府对民营企业涉足化肥制造厂的惩罚。

为此,李秉喆被迫交纳巨额违约金,并再一次搁置化肥厂的培植。

军政时期的韩国,财阀不过是军阀的提款机,远没有现在的牌面。

可以这么说,只要朴正熙乐意,随便捏个罪名,财阀就得向他进贡。

可是,朴正熙毕竟是军人,不懂如何做生意。

他自己鼓捣一阵后,创造搞不定,便又发起让李秉喆培植化肥厂。

李秉喆也不傻,又来这一套?去世活就不是不干。
直到朴正熙向他担保再不干涉,这才接下了任务。

1964年8月,李秉哲从日本借款4000万美元,成立了韩国化肥工业株式会社。

次年,韩日建交。

由于李秉哲从前留学日本,在日本有很多人脉,可以从日本搞来投资和技能。

以是韩日建交后,李秉哲春风得意,成了韩国商界的头把交椅。

03

时隔多年,化肥厂总算建好了。
但就在准备投产时,破事又找上了门。

当时一家媒体爆料,称三星以建筑材料的名义,走私了2千袋糖精在韩国贩卖。

这发难宜,实在是一年前的往事,而当时三星也缴纳了2000万韩元的罚款。

但糖精走私案的宣布,还是让三星深陷舆论漩涡。

李秉哲在巨大舆论压力之下,只好表态,将化肥厂一半股份捐给国家,同时表示自己将退居二线。

可即便如此,舆论还是不依不饶。

无奈之下,李秉哲的次子李昌熙只好站出来,代替老爹背锅入狱。

以三星当时的体量而言,走私2千袋糖精根本不算什么大事。

但时隔一年,溘然被拿出来大做文章,这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至于是谁,按照小道的说法,这个人是朴正熙。

估计是朴正熙缺钱花了,便随便捏了个情由,敲打李秉哲。

李秉哲退居二线后,当时三星的二号人物、李秉哲的宗子李孟熙担当新掌门。

故意思的是,按照小道的说法,李孟熙也是扳倒李秉哲的推手之一。

为了便于理解,这里先大略先容一下李秉哲的儿女。

李秉哲有一妻一妾,正妻朴杜乙给他生了三子五女,妾室生了一子一女。

后来妾室回到日本,分开了家族,此处按下不表。

李秉哲与朴杜乙

正妻给李秉哲生的三个儿子,除了前面提到的李孟熙和李昌熙外,还有三子李健熙。

1960年,随着李秉哲年事渐高,家业加倍弘大,接班人的问题摆上台面。

在男权风气严重的韩国,女儿不在继续人考虑范围内。
以是三星的夺嫡大战,也就在李孟熙和李昌熙、李健熙之间展开。

1966年,李秉哲已经57岁了。

见父亲迟迟没有传位的意思,李孟熙有些按捺不住,便跳过了培养势力、收买近臣、架空权力等步骤,直接找到朴正熙,曝光了三星底细,不仅将自己老爹给逼下了台,还把二弟李昌熙给送进了大牢。

李孟熙执掌大权后,对三星进行了改革。

但或许是灵魂人物的不在,亦或许是李孟熙的能力不敷。

三星在其部下,业务增长缓慢,全体集团涌现了衰落的趋势。

前面说过,朴正熙非常重视经济发展。

李秉哲春风得意,到处抢风头,让他很不爽。
但三星假如弗成了,全体韩首都得打喷嚏,这是他更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李孟熙在执掌三星18个月后,终极由于能力不敷,将大权还给了李秉哲。

1967年,李秉哲重回一线。
此时的韩国确当局,已经将电子家当确定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重点。

于是,李秉哲便在1968年的公司元旦会上高调发布:天下将迎来科技时期,三星必须紧跟时期潮流,进军高科技家当。

1969年1月13日,“三星电子”成立,紧张生产家电。

但从一家贸易和工业企业,变成一家高技能企业,技能研发是个难题。

为此,三星选择跟日本公司互助。

互助之初,三星紧张为三洋和NEC做代工,贴牌生产电子产品。
随后逐渐扩大到冰箱、空调、电扇。

熟习日企商业模式的朋友该当知道,***很抠门,你和他互助,别说是吃肉,就连汤都别想喝。

由于日方对生产技能严格保密,三星代工了几年,什么学不到。
这激怒了李秉哲。

于是,三星研发团队大量购买市场前辈产品,从拆机器开始占领技能难关,决心独立开拓国产电子产品。

在三星发力电子领域期间,由于李孟熙退居二线,李昌熙锒铛入狱,原来没机会上位的李健熙,便成了李秉哲的左膀右臂。

李秉哲与童年李健熙

04

1968年,李健熙从早稻田大学毕业,随即加入三星。

一年多后,二哥李昌熙出狱。

按照花边媒体的宣布,当初李昌熙乐意替老爷子背锅,是由于他得到了担保,出来之后可以执掌公司。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出来后,却靠边站了。
老爸不带自己玩,三弟也成了储君。

巨大的生理落差,让李昌熙也阴差阳错地跳过了架空、逼宫等步骤,直接跑到青瓦台向朴正熙举报李秉哲行贿、向外洋转移资产等证据。

不过,李昌熙这次是一脚踢到了铁板上。

朴正熙接到举报后,不仅没有受理,反而以违逆不道为由,轰走了李昌熙。

事后,李秉哲得知,一怒之下,按家法将李昌熙监禁了起来。

1991年,郁郁寡欢的李昌熙在一家精神医院去世。

软禁李昌熙的同时,李秉哲还打算把大儿子李孟熙也送进精神医院。

李孟熙拼去世不从,离开韩国,晚年独居在北京。

2015年8月14日上午,李孟熙在北京一家医院病逝,终年79岁。

随着老大、老二阔别核心圈,李健熙躺赢,顺理成章地成为三星的唯一继续人。

李健熙

办理了家族内讧,李秉哲也终于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公司业务发展上。

1976年,通过多年努力,三星研发出了14英寸的彩色电视机。

两年后,三星生产的黑白电视机产量,超过了日本松下,销量居天下之首。

在这期间,三星化工、三星康宁、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造船厂、三星精密机器等一众子公司成立。

也便是从这时候开始,三星的业务逐渐覆盖了韩国险些所有家当。

三星以一家之力,经办了韩国人的生平。

然而,虽然三星的业务越做越大,但在高精尖技能方面,却只能依赖外国企业。

比如说,当时三星生产的电子产品所用到的芯片,就必须要从美国或日本入口。

为理解决技能上被卡脖子的问题,李秉哲决定在半导体领域拼一把。

但进军半导体行业,不仅须要资金,还须要技能积累。

三星玩了几年,始终只能节制一些过期的技能,连门槛都没踩到。

对此,当时很多人都劝李秉哲,说半导体行业已经被日本和美国牢牢把控,并且还是个高投入的行业。
你搞好了,也不过是捡点残根剩菜,而一旦搞砸了,有可能还会拖垮三星集团。

李秉哲自然也深知这个风险,但他不愿意放弃。

1982年,韩国政府也意识到了半导体的主要性,陆续出台法案,全力支持三星、当代等韩国企业发展半导体家当。

同年,美国商务部对日本半导体企业启动调查,美日芯片大战一触即发。

时局的变革,让李秉哲看到了希望,同时也让他下定决心,就算血本无归,也要发展半导体家当。

1983年3月15日,三星集团在韩国《中心日报》发布“我们为什么要进军半导体奇迹”的宣言,将半导体确定为三星全体集团的未来。

紧随它脚步的是当代、LG等韩国有名的财阀企业。

同年秋日,三星半导体工厂正式开始首条生产线的培植。

但是技能确实是个问题,为了降落难度,三星将重心放在DRAM存储芯片。

比较于CPU芯片来说,DRAM技能难度较低,随意马虎参与。

1983年底,依赖美国美光科技授权,三星成功研制了64KB的DRAM芯片,这给美国和日本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实在论技能,美国和日本早在6年前就已经完成了64KB DRAM的研发。

三星的这一造诣,不值一提。

但三星能在一年韶光之内建厂,完成研发,并实现投产,这个速率太快了,其实是惊到了日本同行。

1970年,英特尔推出了天下上第一款DRAM芯片,容量为1KB

为了把潜在对手扼杀在摇篮里,日本企业开始开始大幅贬价。

受此影响,英特尔直接被打趴了,退出了DRAM市场。

三星也是幸亏一塌糊涂,纵然有韩国政府的尽力补贴,还是亏损了1400亿韩元。

不过,李秉哲笃信一句箴言:技能的支配者将支配天下。

他知道自己一旦退缩,就再也站不起来,便咬着牙,扛了下来。

同时,韩国政府也果断脱手,并按照日本模式进行核心技能攻关。

1985年,韩国政府成立国家电子研究所,以此为核心,组织三星、当代、LG等财阀参与半导体研发,涵盖从1M到64M的核心技能。

全体研发投入合计1779亿韩元,个中政府投入1250亿韩元,占比约70.26%。

韩国政府的参与,使韩国半导体企业可以哑忍到爆发时候,熬过最困难的寒冬。

1987年10月,李秉哲因肺癌去世。

直到去世的那一天,他也没能看到三星半导体盈利。

同年12月,李健熙就任三星集团新会长。

05

不得不说,李健熙的运气是真的好。

1987年3月,由于美国政府以日本没有实行《日美半导体协议》为由,对日本企业进行罚款3亿美元、加征100%关税等制裁,间接拉高了DRAM价格。

到了1988年,幸亏一塌糊涂的三星半导体,终于盈利了。

随后的几年,美国对日本的制裁力度越来越大,迫于美国的压力,日本政府不敢对半导体家当进行扶持。

如此一来,日本企业便陷入了行业低谷期,企业要么减产,要么停产。

而这对韩国半导体企业来说,即是这天本拱手让出了自己的市场份额。

古人常说“师出有名”,但现实情形每每是“趁你病,要你命”。

李健熙这个人,从面相上就能看出来:眉匆匆而挑,眼神坚韧,不怒自威,绝非善类。

既然小日子弗成了,那就必须再踩上一脚,让他彻底去世透。

1990年之后,趁着日本经济泡沫爆发,企业进一步减产、裁员,三星开出三倍人为,4室1厅的公寓,以及配备秘书、司机和厨师的报酬,猖獗从日本招募人才。

不仅如此,三星还派出商业特工,摸底日本制造商的研发操持。
这使得三星节制了主动权。

比如东芝深陷经济泡沫困境后,三星便通过情报,得知东芝手上有一款新型闪存芯片。

于是,三星的代表便向上了门:你们东芝是不是很缺钱?我们三星有钱啊,我们联合开拓闪存芯片吧?

迫于囊中羞涩,东芝很无奈地答应了三星的发起。

而互助的结果便是,东芝研发的闪存技能,成了三星的主场,三星轻松在DRAM和闪存领域霸占了天下第一,并保持至今。

半导体业务挣得盆满钵满,三星的重心也随之转回到了电子领域。

1988年,三星推出了自家的第一款手机,型号是SH-100。

但当时的手机行业,是摩托罗拉的天下。
而SH-100本身也存在质量问题。

结果,三星耗资无数研发的第一款手机,只卖出不到2000台就退市了。

三星 SH-100

后来,三星又陆续推出几款手机,都是草草退市。

连战连败,这使得李健熙很生气,表示要率领三星进行二次创业。

然而,此时的三星还不属于李健熙,他要想改变,须要先踢开三姑六婆,然后将集团掌握在自己手上。

于是,家产那点破事又来了。

按照韩媒宣布,大哥李孟熙一家在这次分家中,得到了第一制糖和三星失火。

二哥李昌熙一家得到了世韩媒体和第一化纤。

而李健熙则借此机会,收购了其他家族成员的公司股份,将三星的紧张业务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上。

1993年,完成了权力交卸的李健熙前往美国洛杉矶稽核市场。

但在洛杉矶的阛阓,李健熙创造,由于质量问题,三星的产品只配放在角落里吃灰,顾客乃至就连看一眼的希望都没有。

为此,李健熙在洛杉矶天下广场饭店举行了为期四天的会议。

会上,三星电子美洲区域卖力人甩锅,李健熙三不雅观尽碎,世上竟然有如此无耻之人?

一怒之下,极少发脾气的李健熙,当场把卖力人轰了出去。

回到韩国后,李健熙再次被刷新三不雅观。

他惊人地创造,早就有人提出过产品质量问题,并且也提交理解决报告,然而自己却没有看到这些报告。

李健熙这才明白,三星内部的管理,已经尸位素餐,必须要进行大规模整改。

1993年6月,李健熙调集三星高管到德国法兰克福的凯宾斯基饭店开会。

会上,李健熙大声流传宣传:“除了你的孩子和妻子,统统都要变!
从现在开始,三星将果断放弃以数量为主的经营,而走以质量为主的路线。

同时,李健熙还对手机业务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那便是必须在1994年,拿出一部与摩托罗拉相媲美的产品,否则三星就直接退脱手机业务,手机部门直接裁掉!

迫于压力,手机部门终于提交了三星史上第一款像样的手机作品——SH-700。

它是一款直板手机,重100克,配有全新的经由山地测试的天线。

SH-700

SH-700试制成功后,有人拿了一台样机给李健熙测试。

李健熙二话不说,先将样机重重砸在地上,然后又狠狠踩上一脚,拿起来之后创造还能正常通话,这才表示可以量产了。

然而李健熙还是草率了,虽然SH-700的外壳很硬,质量很好,但这只是一部金玉其外败絮个中的产品。
它的内部电子元器件存在诸多问题。

结果,SH-700在市场推出后,投诉一个接着一个,良品率不敷90%。

为了挽回形象,李健熙宣告无条件召回所有流入市场的次品,并在1995年3月9日,将代价500亿韩元的残次品,付之一炬。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火刑仪式拯救了三星。

许多人见此情景,不禁落泪。
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

1996年,质量提升后的三星创下了高达17%的增长率。

但就在统统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时,意外又发生了。

06

1997年,亚洲金融危急爆发。

当时,由于韩国财阀普遍喜好高负债经营,经济危急之前,韩国的前30大财阀,均匀负债率达到521.5%,有些乃至高达将近4000%。

因而,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险些一瞬间就摧垮了韩国无数大型集团。

三星虽然底子雄厚,不至于破产,但也背负了160亿美元的债务。

与此同时,韩国政府的日子也不好过。

1997年11月11日,韩国的外汇存底只剩38.4亿美元,而两周后,就须要偿还100亿美元的外债。
全体国家走到破产的边缘。

一个月后,韩国接管了国际货币基金供应的570亿美元解困方案,但韩国必须接管几个苛刻条件,如对外资完备开放金融市场,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定从50%提升至100%。

韩国民众抗议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订“卖身”协议

外资涌入后,三星电子面临被恶意收购的危急。

此后,三星又经历了多次被恶意收购风波。

现如今,三星电子约55%的股票份额为外资所持有,不过李氏家族始终节制着三星物产,并以此掌握着三星集团的管理权。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几十年前坑爹事宜重现,李健熙在身体涌现不适后,将集团业务平分给三个子女。

宗子李在镕凭借独生子上风,掌管电子和金融。
二女儿李富真管酒店和化工,三女儿李淑显管服装和广告。

97年的金融风暴,对三星影响很大。
一度砍掉了120多个项目。

但饶是如此,三星始终没有停滞对芯片领域的研发投入。

而在此时,三星的提高路上涌现了一个绊脚石,这便是台积电。

1989年,李健熙赴台稽核,他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便是挖走台积电CEO张忠谋。

此时的台积电,成立仅两年,在业界名不见经传。

而比较之下,三星已经在环球半导体领域有了一席之地。

为了拉拢张忠谋,李健熙款款剖析道:半导体是风险行业,不如你过来跟我干。

这幅景象,颇有一种当年曹操看着刘备说出“唯使君与操耳”的意味。

但张忠谋表示,自己已经厌倦了当二把手,便回绝了李健熙的美意。

李健熙见其态度武断,也只好放弃。

这次一别后,台积电和三星分别沿着自己的路线,崛起为环球半导体巨子。

三星故事告一段落,这里大略说说台积电的崛起之路。

2004年,台积电另辟路子,决定研发湿法光刻技能。

这项技能和当时的干法方案背道而驰,因此遭到了当时的“光刻机霸主”,日本佳能和尼康的抵制,只有荷兰小厂阿斯麦尔(ASML)乐意考试测验。

但台积电赌对了,完成了技能打破,阿斯麦尔也借着东风,迅速崛起,击垮了行业霸主佳能和尼康,成为光刻机行业的新巨子。

学习对手,再超越对手,这使得台积电实现弯道超车,一举拿下了环球将近一半的芯片代工订单,而排在台积电之后的便是三星。

2005年,看着大势已定,张忠谋宣告卸任CEO,退居二线。

但却不想,他的老朋友李健熙,此时却正在集结兵力,准备杀入台积电的腹地。

07

李健熙要对付台积电,那他的策略是什么呢?

实在策略很大略,便是发挥三星巨无霸上风,把客户硬抢过来。

比如面对台积电的第一大客户高通,三星采取的办法是“以买寻卖”。

也便是三星手机可以搭载高通骁龙芯片,但高通必须要把芯片代工交给三星。

在面对苹果时,三星的策略是捆绑发卖。

也便是向苹果低价发卖存储芯片、面板等零件,但苹果要把A系列芯片交给三星代工。

靠着这种以点带面,全面突击的打法,三星初战告捷。

随后在2009年一次内部会上,李在镕犹豫满志宣告,要乘胜追击,击垮***的面板和存储芯片家当,碾碎台积电,让三星完备主宰环球前辈电子家当。

2009年,美国次贷危急的余波犹在,台积电利润大幅下滑,被迫裁员。
如果扛不住三星的这波全面进攻,可能现在也就没有台积电了。

不得已,78岁的张忠谋只得重新出山。

回归后,张忠谋做了两件事,一是宣告之前的裁员无效,乐意回来的立时到岗,二是加大研发投入,在技能层面甩开三星。

很快,台积电在28纳米制程的关键技能上,领先了三星一个段位,得到了喘息之机。

但仅仅于此,还是不足。
张忠谋知道,要打退三星,还须要找外助。

而这个外助,便是三星的头号客户,苹果。

2011年,三星智能机的环球份额达到了20%,高居环球第一。

而此时的苹果,不仅始终在销量上被三星压一头,并且有超过一半的关键零件,还要从三星采购。

2011年4月,苹果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三星抄袭苹果。

但手握苹果命脉的三星绝不认怂,也向法院提出反诉,称苹果陵犯其十项专利。

待风波过后,苹果意识到,自己被三星握住了咽喉,要想喘过气来,必须要摆脱对三星的依赖。

为此,苹果拿出了替代操持。
先将闪存芯片订单从三星转给东芝。
然后又分了一部分屏幕订单给夏普。

至于芯片,苹果则与台积电签下秘密条约,决心绕开三星的专利,研发制造A8芯片。

此时的三星,虽然不知道苹果和台积电的小秘密,但台积电想要吞下苹果的订单,必须得新建厂房,扩大生产线。

台积电这边扩建,三星立时就知道了,为了弄清楚情形,李在镕心生一计,主动给台积电下订单,希望台积电帮忙代工三星的猎户座芯片,然后趁机一探究竟。

面对三星的阳谋,张忠谋哀求三星先下单给***的设计公司,再由设计公司与台积电互助,割断了三星直接打仗的念想。
李在镕无奈,也只好摆手作罢。

2014年9月,随着iPhone 6系列发布,苹果也公布了A8芯片的代工名单,台积电成为唯一的代工商。

受此影响,台积电的股价飙升,李在镕的独霸环球前辈电子家当的梦想破碎。

2015年,心有不甘的三星与台积电又进行了一次对决。

这一次三星通过挖台积电的墙脚,跳过了20nm工艺,直接开拓制程更前辈的14nm FinFET工艺。

2015年初,三星宣告14nm FinFET工艺实现量产,苹果对此很感兴趣。

于是,苹果倒戈了,将大部分芯片订单转给了三星。

按照喷鼻香港里昂证券的估算,这次截胡,台积电的直接丢失在10亿美元以上。

长期丢失更是不可估量。

然而,三星那头实现量产后,苹果才创造,自己选错了互助伙伴。

由于急于求成,三星所谓的14nm FinFET工艺,存在严重毛病,实际还不如台积电的16nmFinFET工艺。

结果,三星版A9芯片翻车了。

根据网民的测试,三星代工的iPhone 6s芯片续航韶光比台积电代工的少2小时,且机身温度高10%。

一韶光,买到三星版iPhone 6s系列的人,纷纭哀求退货,网上乃至有人做教程,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辨别三星代工。

出了这么大的舆论风波,只管苹果去世鸭子嘴硬,对性能差异予以否认,但身体却很老实地把A9芯片的订单,从三星又转回了台积电。

而在A10之后的代工名单中,就只剩下了台积电。

没能拿下台积电,是三星扩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失落利。

但靠着体量上风,三星还是在2018年超越英特尔,成为环球芯片家当的霸主。

关于三星的故事,还有很多内容没能展开讲。

比如经典的“反周期投资”,每到行业进入低谷期,三星就大量招揽失落业工程师,并猖獗扩建生产线,待行业回暖,大赚一笔。

还比如李氏家族是如何通过联姻,一步步掌握韩国政府,如今混得风生水起。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细说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2022年,三星电子整年营收达到了302万亿韩元,约合1.64万亿公民币。

成本支出方面,半导体占了大头,约为47.9万亿韩元,约合2600亿公民币。

由此就能看出,只管三星好几次由于急于求成,闹出翻车笑话。

但在技能领域,三星从来不吝啬投入。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由于只有核心技能才是硬实力,有了核心技能,才能不受制于人。

标签:

相关文章

手机销量统计总结 (国区) 2024年二季度

昨天做完备球手机销量总结,本日汇总一下各大调研机构的2024年二季度的中国大陆手机销量数据。一样平常简称国区销量,但不能用中国销量...

智能家居 2025-01-26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