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不过不少本土创客用一个更接地气的词形容自己的事情——可劲儿造。就在近日举办的2015北京创客盛会上,近150个创客机构和个人展出了他们“造”出来的新鲜玩意儿,个中不少是为正值创造力爆发期的青少年准备的。大小创客们携起手来,让寒冷冬日充满激情亲切与活力。
这场盛会由现今环球规模最大的创客聚会“Maker Faire”发起,由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主理,北京歌华设计有限公司和歌华创意设计做事中央DSC承办。活动地点位于中华世纪坛南广场临时搭建的白色展棚。冷风时时吹进展棚里,可每一个展台前都围满不雅观众,大家伙儿差点挤出汗来。
来自中心美术学院的大哥哥们,用一款糖果书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糖果书又叫“创意交互绘本”,在手机高***它的APP,再以手机扫描面前看起来很普通的小人书,“奇迹”就涌现了:小人书上的画面在手机屏幕上动了起来。再看书面,空缺处的“电视机屏幕”随即播放起了动画片。“这项技能本身是开放的,谁都可以用,只是我们把它用在了绘本上。”来自中心美术学院数码媒体专业的创客先容,如今的年轻父母都有过看小人书的经历,可他们的孩子更迷恋动画。糖果书便是把静态的小人书与动画相结合,让父母的童年与孩子的童年连接起来。围不雅观人群中,年轻妈妈闫女士愉快地说,自己前些天不雅观看话剧《战马》时,也看到过类似的产品,“现在的年轻人真会玩儿。”

在一个摆放了许多电路板的展台前,各式各样的开拓板、扩展板和配件仿佛拥有魔力,牢牢“锁”住了11岁娃娃小贺的目光。小贺是电子产品DIY爱好者,他曾成功制作出一只小小电子机器臂。由于在展台上创造了更多种类的电路板,他以为自己又可以制作出更多好玩儿的玩具了。展出这些电路板的是龙湛(上海)信息科技公司,他们还为DIY爱好者供应了软件。不过,像小贺这么专业的小不雅观众毕竟是少数,事情职员说:“我们也供应事情坊,带领孩子们一起动手做。边学边玩儿,更能知足孩子们兴旺的探索欲。”
年轻妈妈杨女士和女儿更喜好“文艺”一点的创客产品。在木乐工坊的展台前,女儿一坐便是小半天。这家工坊为孩子们准备了数十种大略单纯木工材料和工具。孩子们可以体验木工的流程,比如拼插榫卯构造,也可以动手制作木头时钟和大略的木头玩具。家长们也可以动手制作木梳、筷子,乃至木盘,感想熏染手工之乐。
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创客们设计了一款“跟随凳子”,知足“偷
“在创客文化的潮流中,人们普遍借助科技手段进一步缩短创意与产品之间的间隔,这些崭新的想法和产品须要展示沟通的平台,才能为文化创意家当发展注入新活力。”活动主理方歌华文化集团干系卖力人先容说。未来,北京创客盛会还将与京东、清华大学、南锣鼓巷展开计策互助,为创客们打造O2O推广平台和孵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