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英文标识“MADE IN CHINA”是中国对外出口商品的主要标志,它的利用极为广泛,包括日用品、工业产品等各个方面。上图是一块民国期间的开滦老砖,上面有“开滦矿务总局”的英文缩写“KMA”和“中国制造”英文标识“MADE IN CHINA”,解释这块老砖是民国期间开滦生产的外销工业产品。这块老砖上的英文标识“MADE IN CHINA”是中国最早利用的“中国制造”英文标识,是研究中国近代工业产品对外出口贸易的主要实物资料。
中国对外出口商品贸易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丝绸之路是西汉期间著名的陆路对外贸易通道,丝织品、茶叶是紧张出口产品。到了唐朝,海上对外贸易兴起,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除丝织品、茶叶外,陶瓷制品通过海路销往天下各地。宋元期间,对外贸易延续着唐朝的兴盛。明朝期间,郑和下泰西,使中国成为了当时天下上最大的海上贸易强国。清朝期间,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海上贸易被禁,出口产品仍以丝织品、茶叶、陶瓷制品为主。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出口为主,产品紧张这天用品、手工艺制品,工业产品出口险些没有。
晚清洋务运动兴起,为摆脱西方列强的掌握,中国开始了自己困难的工业化进程。先后建成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开平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织厂等民族工业企业。同时,中国的工业产品开始出口国外,并且开始涌现了英文牌号和英文标识。

晚清至民国期间,出口产品除丝绸、茶叶、瓷器外,大宗出口的工业产品紧张有启新水泥以及开滦煤炭和各种砖品。
据《中国历代陶瓷款识大典》一布告录:民国期间,开始涌现了英文“CHINA(中国)”的底款。这是中国瓷器最早涌现的出口商品英文标识。
启新洋灰公司(唐山启新水泥厂前身)是中国第一家水泥生产企业。1912年,启新洋灰公司向美国旧金山出口水泥1万桶,每桶170公斤,既1700吨,这是我国第一次出口水泥工业产品。启新洋灰公司桶装水泥牌号“龙马负太极”,它直径约35厘米,画面由骏马,海水,太极图,火焰,祥云图案和中英文对照的“唐山洋灰(TANG SHAN PORTL AND CEMET)”“启新洋灰有限公司(THE CHEE HSIN CEMENT CONPANY LIMITED)”等字样组成,是中国最早的水泥牌号之一。
据以上资料论述,晚清至民国期间瓷器和水泥的出口产品还没有利用完全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英文标识。
开滦砖品生产始于1901年。1912年,开平矿务局与滦州官矿有限公司联合后,开滦矿务总局拥有马家沟、唐山、林西三家砖厂。个中马家沟砖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砖厂。开滦砖品紧张有耐火砖、盖面砖、工程砖、铺道砖、铺地砖等,亦可按图加工生产各种异形砖品。开滦砖品是当时名牌产品,开滦博物馆研究员任荣会老师供应的开滦矿务总局《开滦砖》解释书对开滦工程砖,别号坚质砖(俗称缸砖)有这样的描述:“现在环球各地恐不能再行物色较优之工程砖,而英国详细履历之各工程师皆项砖品足可与该处主要建筑工程项下所用之著名史泰富蓝色砖并驾齐驱,其品质颇适用于各项工程,如重大建筑之根本,桥梁工程、埠头(码头)、船坞、灯塔以及易遭震撼或重大磨擦之墙面等项是也”“此项坚质砖品曾经用以建造天津本局(天津开滦矿务总局大楼)、河堤及天津北河之新万国铁桥,又中国海关所建灯塔与修理工程亦多用之”。开滦砖品以优秀的品质脱销国内外,除在海内各大城市设有代理处外,并在日本、朝鲜、菲律宾、爪哇和我国喷鼻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代理处。民国期间,开滦砖品是中国出口量最多的工业产品之一,在天津开滦矿务总局办公大楼内还专门设有砖品陈设室。
“KMA”是开滦砖品牌号之一。开滦外销砖品最早利用“中国制造”英文标识“MADE IN CHINA”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开滦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造诣和文化积淀。开滦是中国大陆最早引进西方技能、设备,大量聘任外国技能、管理职员来事情的当代化煤矿企业。在开滦的发展过程中,曾有18个国家,大约500余名外国技能、管理职员先后在开滦事情。那时,开滦的中外职员在办公室一起事情,中国工人与外国工程师一起下井,他们之间用中文或英文相互互换;开滦的生产、管理的各种文件中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也有中英文并用的;开滦砖品牌号、标识以英文为主。中西文化的交汇领悟形成了开滦工业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
来源: 开滦博物馆、唐山档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