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净利率28%,卖水堪比印钞机
曹德旺和宗庆后曾经有过一段谈论,宗庆后说卖水不赢利,曹德旺说自己的弟弟便是卖水的,非常赢利。
很多人,大概也是这么想的,一瓶水才1-2块钱,怎么赢利?

实在,瓶装水最大的本钱是瓶子和运输本钱,水根本就不值钱。大批量的过滤、消毒,设备摊下来没什么本钱。比如农夫山泉的打水本钱仅占0.6%旁边,险些可以忽略不计,其暴利可想而知。
真是应了它的广告词,不生产水,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2023年,农夫山泉一年营收400多亿,利润高达120亿,这不是暴利是啥,净利率高达28%旁边,堪频年夜自然的印钞机。而堪比印钞机的长江电力净利率也就35%、中海油也就32%。
很多人就奇怪了,水的门槛那么低,买一套设备就能生产,范例的投入少、回报快的行业。
按理说,竞争该当非常激烈,毛利润很低才对。为啥卖水还这么赢利呢?行业集中度还相比拟较高呢?根据最新的数据,瓶装水前6名加在一起的市场份额达到了80%,农夫山泉和怡宝以 27%、21%领先。
这便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了,非常值得研究!
2,卖水是个好买卖
一个好买卖,一定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才会有足够的净利润。而卖水便是这样一个非常大略、而又直接的买卖。
首先,瓶装水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水是人们的必需品,复购率特殊高,全国13亿人,每天1天/瓶,便是13亿瓶,如果按照2块钱一瓶来算,这便是一个9000多亿的市场。
其次,瓶装水是一个生命必需品,每天都须要喝,以是消费者对瓶装水的安全性哀求很高,毕竟病从口入,前几天农夫山泉被喷鼻香港消委员会溴酸盐达到欧盟上限,引起了一波反弹。
由于瓶装水单价又特殊低,消费者不可能去费钱识别瓶装水是不是好的,也没有这个能力自己来鉴别。最理性的方法,便是选择大众的品牌,以是,瓶装水大家认可品牌,不会主动去买杂牌子的水。
再次,优质水源具有垄断性,虽然很多人以为什么样的水都行,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以为干净的自然水最好。掌握了水源,就掌握了用户的心智。虽然这个水是不是最好,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用户以为好就行了。
末了,瓶装水非常大略,险些没有什么变革。原材料构成单一、生产工艺大略、保质期长,规模效应强。最大的本钱在于运输和发卖,规模越大,运输与渠道本钱越低,利润越高。保质期长、生产工艺大略,没有什么变革,就可以最大程度阻挡竞争对手进入。
3,卖水还能怎么卖?
卖水的买卖虽然好,但并非完美无缺。
首先,瓶装水的消费是有天花板的,一个人再有钱,一天顶多也就喝两三瓶,喝多了既不好喝,也不痛快酣畅。它最大的增长期发生在人均收入比较低的时候,当所有人都喝得起的时候,全体市场规模增量就比较有限了。
由于这是一个不能随便提价的商品,不像茅台,可以随着购买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昨天卖500,本日就能卖1000,来日诰日乃至能卖2000。它更像适口可乐,靠品牌和本钱竞争。
可是,它又没有可乐那么好,竞争相对激烈,而且还有国家壁垒。国家可以许可你喝适口可乐,但是很多国家并不许可瓶装水买卖都是别人的,会设置很多隐形的壁垒来扶持本土企业,一个国家安全的帽子就能把所有外国企业打倒。
以是,卖水虽然赢利,但它的买卖模式,不如白酒,也不如可乐。
那么,农夫山泉的增长点在哪呢?
第一,提高行业集中度,但农夫的市场份额已经是第一了,连续提高的的空间不大。纵然在欧洲这种成熟市场,瓶装水也是百花齐放,没有被某一两家垄断。
第二,扩展品类。以前只卖水,未来卖可乐、果汁、酸奶等等,哇哈哈便是这么干的,品类要多很多。农夫山泉已经在这么干了,以前只卖天然水,现在也开始卖绿瓶的矿泉水了。
第三,出海。出海是企业的一个方向,但是难度比较高,还是上面说到的缘故原由,大概不会直接禁止,但或多或少都有阻碍。
第四,提价。参考欧洲的品牌巴黎水,可以卖到6块钱一瓶。虽然现在中国人的接管度不高,往后收入水平如果上来了,也并不是完备不能接管。至少可以分一个子品牌做高真个,不过暂时可能还弗成,须要等经济复苏之后,才有机会。现在,不仅不提价,还得贬价匆匆销。
在这种情形下,农夫山泉32倍的市盈率,其实不算便宜,至少得砍掉一半的估值,我才会有买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