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电子设备厂
通用机器厂 公私合营后,同生铁工厂后来就叫通用机器厂。老工人较多,技能力量较强。这时的生产能力从照实样加工发展到了按照图纸进行生产。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开始筹建冶金矿山设备厂,并派来了预备组,建立了领导机构。一九五九年七月,筹建中的冶金矿山设备厂由于机构弘大,资金不敷,在调度中下马。

同时,市政府决定通用机器厂和机床厂、轴承厂合并。合并后通用机器厂改为机床厂分厂。从旧城上栅子搬到了原轴承厂的厂址西洪桥(现光明路北巷四号)。合并半年后,轴承厂下马,机床厂和通用机器厂正式分开,又规复了通用机器厂。
这个期间,国家分配来了八个大中专毕业生,技能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紧张产品有水泥设备、洗煤设备、生铁铸件、大锤、套桶钢圈、大锅、水桶、锅炉、水泵、皮带车床、牛头刨床(土简机床)、龙门刨床(土简机床)、马车轴、油桶、油罐等。
一九五八年完成总产值一百二十七万元。一九五九年工业总产值上升为一百三十四万元,完成操持总产值的114.66%,实现利润十二万元。一九五九年底,全部职工人数是三百七十人,五级工以上工人二十一人,学徒工二百零三人。年内技能改造项目共十六件,主要改造项目五件,节约代价一万五千元。
一九六〇年操持总产值是二百万元,实际完成操持115%。紧张产品能力:铁年底达到二百吨,轧钢一百九十吨,铸铁件一千八百三十六吨,农用泵三百台,矿车一百八十台,马车轴三百二十一套。职工增加到九百四十四人。
一九六〇年在工业增援农牧业生产中与善岱公社挂钩,派出五名技能工人,帮助善岱公社新建机器修配厂一个。增援农牧业生产的农牧机具一千七百九十三件;增援生产设备五台,金属质料7.98吨。为公社修理农牧业机具二十五件。受到农牧民的欢迎。
一九六〇年至六二年期间,通用机器厂在西口外畅通西街和大北街设有两个农用机器修理部。
一九六一年至六四年经由了第一次国民经济的调度后,职工大批精减,生产能力相应减少,产品不定型。一九六四年实现总产值六十一万元,实现利润一万六千元。
紧张产品增加了畜力胶轮车底盘、手摇水车、减速机、磨刀机、铸铁件、铸铜件、铁簸箕、菜、烟筒、马车磨锅、鼠夹子等。畜力胶轮车底盘年生产能力是三百四十六辆。年底全厂职工人数是二百八十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