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通信 » 走进“北大年夜仓” 感想沾染科技兴农

走进“北大年夜仓” 感想沾染科技兴农

深圳海外装饰工程通讯 2025-02-24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正对着基地门口,是一大片水稻田,稻苗长势正旺。
“这块稻田运用了我们研发的智能催芽系统。
”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能学院西席杜旭先容,“智能化催芽车间掌握系统已累计催芽生产了近3万吨水稻,覆盖了周边的900万亩耕地。

“智能催芽有哪些好处?”“新技能能产生多少经济效益?”学生们纷纭提问。

走进“北大年夜仓” 感想沾染科技兴农 互联通信

“这套系统不仅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温控精准、出芽快、出芽率高档上风,而且还能提前5至7天播种,为增产增收打下根本。
”提及技能上风,杜旭打开了话匣子,“只有实现科技自主自强,才能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穿过稻田中的小道,一块写着“寒地猕猴桃种质资源圃”的绿色木牌格外能干。
身穿迷彩服的佳木斯大学生物与农业学院副院长刘德江在此期待。

“大家对猕猴桃有哪些理解?”刘德江问。

“猕猴桃的原产地是中国,平时我们常见的猕猴桃由于抗寒性差,在黑龙江无法栽培。
”农学专业的大二学生姜龙洋抢答道。

“你说得非常对。
”刘德江一边抚摸着灰褐色的枝蔓,一边先容,“这是我跑了24个县市,经由5年的网络和8年的驯化,才造就出的适宜在北方高寒地带成长的软枣猕猴桃。

先容结束,学生们还在刘德江的辅导下,考试测验了绑蔓、修剪枝条、压枝等操作,体验农业技能职员的艰辛与乐趣……

这堂课,庞海云特地约请农业科技领域的两名老师参与,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粮食安全思政课。

“这堂课,大家最大的感想熏染是什么?”庞海云跟学生们互换。
“我觉得两名老师更像农人!
”一名男同学抢答。

“农业科技事情者常年风吹日晒,非常辛劳。
正是由于有他们的费力付出,才有了本日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庞海云说,“过去这里的沃田沃土得不到开拓和利用,大片的沼泽地更是一片荒凉,流传着‘北大荒,北大荒,又是兔子又是狼,光长野草不打粮’的俚语。
现在的北大仓,‘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萌芽’。
翻天覆地的变革,靠的是什么呢?”

“科技进步”“国家政策”……

“都对,但我想大家忽略了一点,那便是起到支撑浸染的精神力量。

“北大荒精神!
”同学们齐声说。

“对,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前辈们才能在沼泽荒原上建起一大批机器化国有农场。

“田间地头是最好的教室,实践的热土藏着办理问题的钥匙。
”庞海云总结,“大家要静下心、沉下身去感悟北大荒精神,学精悟深专业知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返程车上,从庞海云与同学们的互换中得知,她还要到桦南县的农业基地调研。
当地教诲局正和佳木斯大学互助,开展“行走在野外间的思政课”实践传授教化活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诲一体化培植。

“每次带学生来田间上思政课,都很有感触。
就像这地里的稻苗一样,根扎向大地,经受日晒风吹,才能长得高、长得壮。
”庞海云望向路边的稻田,微笑着。

《 公民日报 》( 2024年07月23日 12 版)郭晓龙

来源: 公民网-公民日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