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度过了漫长又费脑的双十一,有些“售后的烦恼”也会相继而来。
单就价格来看,当你抱着“薅到了整年最多的羊毛”的心情,本应等着享受收货的快感,然而现实并不一定如此。提前涨价已经是旧调重弹了,说到保价又是“一言难尽”。
购买时部分商家承诺“保价”,有的还会赠予“保价险”,但实际是退不退、退多少、怎么退,还是商家自己说了算。

天猫平台“保价险”
随着“双11返场”“降温囤货价”“聚划算”等活动开始,买得手的宝贝价格不仅保持了此前的“最低价”,更有甚者还贬价了?!
而当你相信“保价”能担保自己的利益时,那就错了。有商家说商品是百亿补贴的,不在保价范围内;还有商家说优惠部分为平台官方发放,与商家无关。实在“保价险”内有细则也列出了N多种不保价的情形,怪只怪消费者“太天真”。
天猫平台“保价险”部分细则
有网友在第一波售卖期购买了某有名品牌养生壶,定金50元,1日付尾款448元,实付498元。但12日打开商品页面后进入的聚划算也让人云里雾里,同时可以利用优惠券,得手价变成了448元,这让早早参加预售,并且已经收到货开始利用的消费者情何以堪?
商品订单截图
预售本是价格优惠的选择,得手价却比平时更贵,熬夜付尾款付了个寂寞,那么预售的意义在哪里呢?“保价”只算定价不算得手价,这算不算勾引消费呢?
客服截图
当然和商家协商,或容许以得到些赠品,但还是让人难免内心憋闷。
很多消费者默认“保价”便是“担保买到的是最低价”,该商家却见告你保价指的是“保留活动价格,原来是保护消费者权柄的“保价”,原来另有一番说辞。
客服截图
“面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看到这些不知道这首歌有没有在你脑海中萦绕,商家的说辞永久是有道理的,算钱什么的也是玩不过的,说好的“保价”套路防不胜防,只能说保价成功了是运气,被谢绝也是常见。
因此还是建议消费者理性消费!
看清规则!
对付商家的保价承诺,要详细理解规则,如利用优惠券后是否还适用保价政策,下单后一旦创造所购商品贬价或比“双十一”当天高,第一韶光与商家确认退差价的详细金额和退差价的流程,同时保存好干系证据。
“双十一”已过,你买到的宝贝收到了吗?是涨价了还是贬价了?“双十二”要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陵犯了您的合法权柄,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
来源: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