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分享一个光纤水冷板的加工工艺,什么是工艺设计,论工艺的可读性
话题意义:看到一个产品会习气性地思考它的全体工艺过程,以及过程中的掌握点。其余一个便是我们写过的程序文件,过段韶光我自己再看,是否能看得清楚明白。
不雅观点声明:本文不雅观点仅代表无名之个人不雅观点,只是基于个人认知范畴内的一点心得体会,有点道理但不一定精确,纵然精确也不一定讨人喜好,如有欠妥,请示正!

本文只大略剖析一些方法和思路,仅供大家参考。
产品图如下:
难点:
平面度0.1以内/大小60040016旁边变形掌握R0.225的细槽加工,要担保表现粗糙度压管后对平板毛坯有一定的影响铜与铝的导热率不同自问: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为什么?会涌现哪些问题?后备方案是什么?在哪个环节可能会涌现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是我没有想到的?后续在哪里会变更有哪些主要尺寸,如何掌握?
习气性地把思路写下来,
笔+纸就行了。
我们常说,ISO9000便是把做的写下来,然后再按写的做,持续改进,如此而已。
对付主要的文件,我是纸上写,这比用电脑或其它电子设备更有觉得。更随意马虎找到灵感。
NC工艺过程
ST-1
我常常说看,看啥,看这些刀轨及备注就可以知道工艺走向的问题有2.5轴的刀路;大多数是3轴的;也有5轴的加工策略;
ST2-A
ST2-B
合计:约90条程序
这个可以做成一个模板,碰着类似的可以快速将工艺复 致过去。
下面是一个零件的NC程序
我习气性表明,这点是跟IT编程的学的。
用场,让自己在后面读程序时,更快速理解当时为什么这么处理。
我是无名,@cimatronE工艺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