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河南省水稻机器化育秧和栽种水平,推动水稻机器化生产尽快实现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河南省2022年水稻机器化栽种技能现场培训暨作业演示活动在光山县举行。信阳市政府副秘书长涂卫民,市农机技能中央党委布告、主任闵远峰,市农科院副院长刘祥臣,光山县委副布告杨坤,副县长戴永恒,北向店乡党委布告王全军,乡长李梦烜出席活动。
农业生产全程机器化是实现农业当代化的必由之路,光山是农业大县、“鱼米之乡”,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20万亩,个中水稻栽种面积85万亩,水稻稳产在10亿斤以上,拥有各种农业机器61238台套,紧张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器化率达到87%以上。插秧机、茶叶机器、油菜收割机器、粮食烘干机器等机器普遍推广运用,畜牧、灌溉、植保等机器比重明显增加,农业机器构造不断优化,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助推农业生产跑出“加速度”,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村落庄振兴供应了强力支撑。
杨坤表示,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遍及水稻生产全程机器化技能,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机器化、科技化、智能化水平,为农业增产、农人增收保驾护航。

水稻栽种相对繁芜,机插育秧对用种量、秧苗本色、移栽秧龄、肥水利用等哀求高,水稻生产机器化水平与小麦、玉米比较,还有差距,去年全省水稻机器化栽种率达到60.3%,这次活动全面展示了水稻栽种机器化发展成果,为农机农艺的领悟,大力推广引进适宜的农机新技能新机具,聪慧农机运用示范奠定了坚实根本。
“我们从机器化育秧开始,到栽种、管护、施肥、收割实现了水稻栽种全链条机器化,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降落了劳动本钱,解放了屯子劳动力,促进农人增收致富,农机警能化,农业当代化,让咱们农人旧貌换新颜。”该县青龙河农业机器化农人专业互助社理事长刘正礼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