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科技 » 捡漏“快递滞留件盲盒”?别上当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售卖他人快递滞留件不合法

捡漏“快递滞留件盲盒”?别上当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售卖他人快递滞留件不合法

深圳市名雕装饰股份通讯 2024-10-1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滞留件盲盒”抢到便是赚到?网友称“商家自导自演”

11月23日,扬子/紫牛新闻在某电商平台搜索“滞留件盲盒”的关键词,跳出多个商品页面。
上面写着“抢到便是赚到”“无一空包”“按斤处理”“货值远超订单价”等字样,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
点进一家标着“国际物流 库存积压”“满满一大包”“称斤发卖”字样标价为200多元的商品页面,创造有消费者留言称“虚假宣扬,随便弄俩小饰品便是‘外洋’盲盒了”,还有人表示,“收到一些垃圾产品”“商家自导自演,体验极差”。

捡漏“快递滞留件盲盒”?别上当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售卖他人快递滞留件不合法 捡漏“快递滞留件盲盒”?别上当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售卖他人快递滞留件不合法 智能科技

江苏省消保委人士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干系内容,有消费者称自己购买的20余元的滞留件盲盒里基本全是“牙签”“棉签”之类的东西,根本不值20元。
该分享帖下有评论称自己也拍了这家店的产品,这位网友不雅观察到这家店“每次开2天,然后关一阵子,等不能评价的时候又开启。
里面都是刷评价”。

捡漏“快递滞留件盲盒”?别上当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售卖他人快递滞留件不合法 捡漏“快递滞留件盲盒”?别上当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售卖他人快递滞留件不合法 智能科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另据《中国消费者报》干系调查,有消费者表示自己购买的125元10斤盲盒里都是一些门把手、小奶瓶等小物件,险些没有什么符合自身需求的商品,还有消费者表示买的298元20斤的盲盒中很多商品连解释都没有,也不知道是不是打着滞留快递旗号发卖“三无”产品。

售卖他人快递滞留件不合法,消费者不要“捡漏”不成反上当

那么,“滞留件盲盒”到底能不能买?又是否真的物超所值呢?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首先,如果商家售卖的确实是他人的快递滞留件,不合法。
根据国务院2019年3月发布的《快递暂行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损、倒卖”他人快件,有上述行为的或将受到治安管理惩罚,乃至构成犯罪。
经营者违反该条规定的也将受到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停业整顿乃至吊销快递业务经营容许证等惩罚。
对付滞留的无人吸收的快递,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第五条也明确规定了“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快件,不得以盲盒形式发卖”。

其次,滞留件盲盒套路多,上当随意马虎,捡漏难。
商家捉住消费者“以小博大”的生理动歪脑筋,将廉价批发来的小商品分装进不同快递专用盒,通过“精心”包装后,打上“外洋原单”的标语,“李鬼”摇身变“李逵”,接下来,在商批驳论区安排“低价开出数码产品”等表示“物超所值”“大惊喜”的“买家秀”,进而营造出“买到便是赚到”的假象。
殊不知,消费者闭眼买的“滞留件盲盒”,是发卖者睁着眼打包的“套路礼盒”,消费者拆开盲盒有惊无喜,不仅没“捡漏”反而“上当”。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快递行业监管部门加强对快递运输业务网点及职员的监管,严厉打击贩卖快递盲盒行为。
电商平台应及时清理平台内贩卖快递盲盒的商家,整顿打着“外洋原单”快递盲盒的噱头贩卖廉价地摊小商品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省消保委提醒经营者需合法经营,多些诚挚,少些套路。
消费者要理性消费,切忌贪小便宜亏损上当。

文/挥挥 马燕

编辑/倪家宁

标签:

相关文章

产品结构设计·无线蓝牙耳机实例分析

详细构造剖析 美工线:在此款产品中高下壳没有给美工线,高下壳间隙:0.05mm目前的精密电子产品已经越来越趋向于不给美工线,这里的...

智能科技 2025-01-03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