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家居 » 电商绑缚发卖的浸染及问题点分析

电商绑缚发卖的浸染及问题点分析

中建深圳装饰通讯 2024-12-3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电商诸多的营销手段里,捆绑发卖(bundling sale)是一种最常见的营销手段。
他包括两种类型:

①单一商品多种数量的AN型套餐,比如洗发水三瓶装。

电商绑缚发卖的浸染及问题点分析 电商绑缚发卖的浸染及问题点分析 智能家居

下图是京东的AN型套餐:

电商绑缚发卖的浸染及问题点分析 电商绑缚发卖的浸染及问题点分析 智能家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下图是1号店的AN型套餐:

②多种商品不限数量的A+B型套餐,比如手机+膜的套餐,当然也包括1个手机+2个耳机+3个膜的极度情形。

下图是京东的A+B型套餐:

下图是1号店的A+B型套餐:

捆绑发卖常日来说具有一定的优惠。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捆绑在一起发卖商品会便宜,难道商家不怕利润减少吗?我们可以从一个例子出发。
现在有两个商品,商品a的本钱是1元,商品b的本钱也是1元。
现有小明和小红两个人,小明认为a值2元,b值4元而小红认为a值4元,b值2元。
那么如何定价?假设给a、b定价2元,那么小明只会买a,小红只会买b,那么利润便是2元。
如果给a、b定价4元,那么小明只买b,小红只买a,那么利润便是6元。
如果我们许可捆绑发卖呢?假设a、b捆绑发卖为6元,那么小明认为a和b加起来值6元会购买,同理小红也会购买,那么利润便是8元。
这样看来捆绑发卖反而会扩大商家的利润。
个中的关键在于需求是负干系的,也便是乐意为a付出较多的人只乐意为b付出较少的价格。
当然这个模型只是简化的模型。

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思考捆绑发卖。

①捆绑发卖是一种价格歧视。
如果一个原价50元的商品a,商家乐意以20元的价格售卖(可能清仓、可能获取流动资金),那么商家会把商品定价到20元吗?他不会这样,由于原来就可能有人乐意以50元、40元、30元购买,如果我直接降落到20元,这部分人的收入就低了。
那么他会进行捆绑发卖,如果a和b一起买就可以享受到a商品20元的低价。
这样就会把消费者分为两类:1类是不愿意买b的,直接买高价的a,2类是乐意买b的(无所谓或恰好有需求),可以享受到低价的a。
这种做法就能提高商家的收入。

②捆绑发卖会避免消费者意识到价格歧视。
比如:商品a要清仓,如果纯挚打折,原价50元只卖10元,可能会对长期或近期消费者产生挫败感(昨天才50元买的,现在才10元)。
如果和其他商品捆绑发卖,能够避免价格歧视问题。

③捆绑发卖内的商品就有帮扶浸染。
如果A是脱销品,B可以是新品,有利于推广,B也可以是清仓品,便于清仓。

④电商的流量是有限的,捆绑发卖有利于提高销量,降落本钱。
一个顾客的获取是有本钱的,就须要只管即便提高转化率和客单价。
捆绑发卖就能天生地提高客单价。
商品销量高卖的快,库存和资金流转快,向供应商的要价能力增加,本钱就会降落。

⑤从消费生理的角度看,捆绑发卖会滋扰顾客对商品价格的判断,刺激消费冲动。
这种表示在高毛利商品捆绑低毛利商品和强关联性的商品捆绑(汉堡+可乐,手机+膜)。

捆绑发卖虽然有如上的上风,但是在利用时仍旧有须要把稳的问题。

①AN型套餐必须知足阶梯价原则。
所谓阶梯价便是数量越多,单品价格该当越便宜。
如果买6件的套餐折算下来单件价格居然比单品价格还高,恐怕没有消费者不投诉。

②同理A+B型套餐也会涌现如上问题。
例如:如果手机贬价了,手机和膜的套餐没有相应贬价。
更加极度的情形如这样:(A+B+C)>(A+B)+C<A+B+C。

③在实际情形中,供应商还可能供应本身便是套餐的产品,比如24瓶一箱的矿泉水。
这就须要与8瓶矿泉水的套餐进行联动控价。

④A+B型套餐可能涉及到A和B不在同一仓库的情形,那么只能单独包装、配送A和B,包装本钱和配送本钱就上升了。

⑤捆绑发卖具有逼迫性,那么随意马虎形成木桶效应。
如果手机壳搭配得特殊丢脸,相信没有多少人会为了节省几块钱而购买套餐。

作者:刘鑫(个人微旗子暗记:Stary_Liu 微信"大众年夜众号:xinli-wuyu),1号店产品经理,喜好学习和分享的新人。

本文由 @刘鑫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标签:

相关文章

产品若何经由进程核心因子锁定目标用户

在当前快速变革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常常面临着一个重大寻衅:如何从繁芜多变的产品特性中提取出真正影响用户决策的核心因子,以建立准确有效...

智能家居 2025-01-07 阅读0 评论0

买菜带娃值得拥有试驾小虎FEV带来惊喜

什么样的车是居家出行,买菜带娃的必备?我认为是微型纯电动车,不管是在繁华拥堵的城市路况,还是在广大的城乡之间,价格实惠,绿色环保,...

智能家居 2025-01-07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