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的“碎片与重构”
环绕知识面点承接、过程有效互动、突显设计技能和理念提升等,进行各方面的碎片,同时环绕“运用”进行有效重构。
知识模块化,履行项目化。3-12周围绕所学的知识点在课外完成“基于面包板的数字系统设计与调试”,项目的过程落实可以拓宽课的时空,做中学学中做,当然另一块小面包板是教室内外做干系芯片的独立实验的,抛开实验箱的“接线工”做法,细节不赘述。

平时FPGA运用设计一环一环在表示,13周开始“基于FPGA的数字系统设计”展开,学生自己分组(2-3人)但但必须独立完成设计,调试,报告等。
四个知识模块,两大综合运用项目,加上电脑上安装的软件,加上两块面包板和一块FPGA板子,课内课外,小组相互帮忙等,大家都动起来了。“碎片与重构”更多的是传授教化设计。
2、做中学、学中做
80个学时,老师真正讲的只管即便掌握在24学时,其他让大家去做,去动手吧,有时候做的过程中有困惑了,老师的微课,教室研讨或教室或MOODLE平台或其他办法的点讲,比哗啦哗啦讲个一直的效果好多啦。学生才是主角,学习中碰钉子没事,逐步就学会学习了,给“渔”吧。
3、闭卷机考+笔试
19个知识点420题中按既定分数比例抽取随机的27题机考,81分,40个主不雅观题中抽取2题笔试合计19分。留任课老师都不知道要考什么,压力大的。
考试50%,前面平时50%,合成总评成绩。
真的能动起来哦,或许您会说老师会很累的?但是前面做好了,后面就不累了,同学们呢,还是那句话,兴趣来了没?来了,分数也一步步拿到了,关键是作品的那种造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