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弹枪+无人机”的组合,竟能发挥类似于激光武器、电子滋扰仪、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等高科技设备的浸染,颇有点“大道至简”的意味。由此可见,装备的实际代价,并不是取决于“它原来有什么用”,而是“你拿它做什么用”。只要找到精确的“打开办法”,再普通的装备也能变成“神器”。
对部队官兵而言也是如此,武器装备的改良创新未必是多难的事情。正所谓“利用之妙,存乎齐心专心”,只要勇于冲破履历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桎梏,多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自觉自主的创新,或许就能制造出唯我独占的“神器”,使胜利的天平向我们倾斜。反之,如果囿于履历、刻板僵化,部队的战斗力就难以实现大的跃升。
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指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远比百分之百的准确性更为主要。”当前,军事技能的发展、战役形态的演进,为创造性利用武器装备供应了广阔天地,每名官兵都应雕琢造“神器”的智识和胆魄,为制胜沙场积蓄更多底气。(刘锐 李浩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