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是新中国小水电的发源地之一。从零散分布,发展到全国小水电之乡、全国屯子水电电气化县培植的策源地,再到如今全国屯子水电绿色改造的范例,70年来,永春县紧扣时期脉搏,走出了一条小水电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永春坐标为出发点,画一条发展的线条,我们会创造,永春小水电走过的进程正是新中国小水电发展的生动写照。
亮起来:小水电闭幕山乡松明竹片照明历史
永春古称“桃源”,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上游,境内群山起伏,溪流遍布。1930年,永春第一座小水电站发电掀开了利用水能资源开拓水电的新篇章,1949年前已有零散几座电站发电利用。1956年,原水电部在永春县举办南方八省小水电技能演习班,促进了永春水电的大力开拓。当年,湖洋部分群众自筹资金,在湖洋溪畔建了一座装机20千瓦的曙光水电站,当地群众从此结束了几千年来用松明、竹片照明的历史。

湖洋镇明净村落92岁的刘阿婆回顾:“上世纪50年代村落里就有了电,比其他村落早了十几年,电灯那个亮啊!
”在电光中,人们看到了新中国繁荣富强的曙光。
此后,永春掀起了群众性的办电热潮。1959年至1969年10年间,水电站数量从34座增加到127座,装机容量从919千瓦增加到4137千瓦。1969年,《公民日报》头版刊载了《依赖群众,独立重生办电——福建省永春县大办山区小型水电站的调查》。同年9月,原水电部制作的永春小水电培植模型在***展出,周恩来***夸奖“永春是全国小水电的一壁红旗”。
改革开放后的10年里,永春小水电迎来大发展。全县联成一个电网,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超过,这10年,全县新增小水电装机容量1.15万千瓦,个中1983年新增4085千瓦。值得一提的是,永春县自筹资金培植小水电,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屯子水电培植之路。无疑,这是一项首创性的奇迹,在当时实属少见。1982年,国家开展屯子电气化县培植,永春名列100个试点县榜首。同时,小水电的质量也不断提升,从过去的纯挚引水发电,发展到80年代的蓄水发电,并把办电与防洪、灌溉、建桥开路、山村落绿化等结合起来。
几十年来,永春小水电由小到大,由独家办电到多家办电,从单区域办电到跨区域办电,从就地消化到联网发电,成为我国小水电发展的先行者,而这段发展史正是新中国小水电发展的实践明证。
富起来:小水电增长屯子致富活力
电力供应和保障能力的升级换代为永春插上了腾飞之翼,为村落民致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电机隆隆响,黄金千万两。有了电,永春全县都在变。过去,煤、铁矿石、石灰石、瓷土等矿产资源“沉睡”在地下,有了小水电,这些资源得到开采,地上茂盛的木材、毛竹等土特产也得到了充分利用。过去,山区群众祖祖辈辈靠脚踏手捶加工稻麦类农产品,有了小水电,全县农副产品加工都实现了机器化,成千上万的山区群众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全县还建了122处电动抽水机站,灌溉5万亩茶叶、4万亩橘柑,永春成为农业部和福建省茶、果紧张生产基地,农人生活随之得到很大改进。
“水电站是摇钱树,家家户户都幸福。”小水电还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山乡庄家夜晚电灯通明,还为全县26所中学、282所小学和屯子技能夜校、影剧院等,供应了通亮的活动场所。夜幕降临,山村落处处灯火辉煌,从收音机、电视机中传出的悦耳歌声,伴着人们的笑语欢声,一曲社会主义新屯子的交响乐回荡在每一座村落庄。
1996年起,永春7次跻身“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2001年排在十佳县第一位,2004年又跻身“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汉口村落和美岭村落更是因水电滚动起身成为亿元村落。
永春县水利局供应的数据显示,目前永春共有小水电站154座,装机容量10.89万千瓦,占可开拓量的 91.5%,从业职员1300多人,年均发电3.8亿千瓦时,产值1.2亿元,利税总额5000多万元,有力地支撑了县域经济发展。
美起来:绿色水电打造绿水青山
刘泗扬在永春卿园水电站事情了37年,电站2010年经由屯子水电电气化改造后,装机容量由2050千瓦扩容至3250千瓦。刘泗扬说,从2015年开始,电站实施时令性生态限定发电模式,即便是枯水期,渠道下的农田依旧净水盈盈,河道绿水潺潺,白鹭立水戏鱼。
走进永春桃联电站,文艺气息迎面而来。建于2004年、装机容量200千瓦的电站在补偿退却撤退出运行,现已变身网红咖啡馆。临窗而坐,欣赏桃溪水景,感想熏染“有一种生活叫永春”,令人愉悦。
探索履行效益低下、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老旧小水电站退出机制,永春再次走在了全国前列。“改变河流开拓理念,报废退出部分电站,可以减少减脱水河段,增加河道流量,规复河道生态功能,促进水生态环境修复。”永春县水利局局长郑双伟说。
2015年,在跻身福建省首批2个水电站退出试点县之后,永春提出“限定、调度、退出”三种处置办法。对付河流脱水段较长的电站由发电运行转为时令性生态运行,担保河道生态流量;对有水库调节能力的水电站通过水库科学调度蓄丰补枯,坚持枯水期河流生态流量;对付影响生态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电站武断退出并拆除。
原有220座电站中,现已退出44座,限定运行1座,调度运行2座,增加了60公里河道的生态流量,惠及农田5000多亩,做到了社会、群众、业主三满意,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受益。
屯子水电的绿色改造,有效带动了沿溪地区发展个性化休闲旅游,把“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代价更高效率、更好效果、更大效用地转化为“金山银山”。2016年永春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后,全县旅游收入从2012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50亿元。
今年4月,全国屯子水电绿色改造现场会在永春召开。以永春等地为范例的“加强生态流量监管、保障生态用水、修复河流生态”屯子水电绿色改造的福建履历,得到肯定与推广。
小水电有着辉煌历史:恒河沙数的电站遍布祖国大地,为村落庄送去光明,为农田灌溉供应水源,为农人致富带来希望,在改变屯子面貌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浸染。小水电更有绿色希望:在新的历史出发点上,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小水电,在不断知足公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须要的同时,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培植发挥新的更大的浸染。
来源:中国水利报 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