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电磁振动给料机安装操作8点留心事项及掩护保养4个建议

电磁振动给料机安装操作8点留心事项及掩护保养4个建议

福州有家装饰工程通讯 2024-12-0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它无迁徙改变零部件,不需润滑,构造大略,重量较轻,驱动力小,可以在运转过程中调节给料,掩护检修方便,运送槽磨损小和易于实现自动掌握等特点,以是用场广泛。

本文分享电磁振动给料机安装把稳事变及掩护保养建议。

电磁振动给料机安装操作8点留心事项及掩护保养4个建议 电磁振动给料机安装操作8点留心事项及掩护保养4个建议 人工智能

1、安装把稳事变

1)电磁振动给料机不需拆卸,可直接根据安装图给定的尺寸装在事情位置上。
在安装前,必须检讨振动器各部件螺钉的紧固情形。

电磁振动给料机安装操作8点留心事项及掩护保养4个建议 电磁振动给料机安装操作8点留心事项及掩护保养4个建议 人工智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槽体与联接叉的联接螺钉要逐个拧紧。
板弹簧的顶紧螺钉在安装前必须重新拧紧(一样平常DZ1~DZ5系列用1.5m加力杆,DZ6~DZ14系列用2m加力杆,以两人力量拧紧),否则将会影响给料机振动的调谐值。

铁芯与衔铁的气隙应检讨调度至1.8~2.1mm,铁芯和衔铁平面要保持平行和清洁,然后将铁芯架的调节螺栓和固定螺栓逐个拧紧。
线圈的夹板螺栓也应拧紧,以防止线圈松动。

2)为使机器事情稳定,物料运送准确,必须使振动器的激振力浸染方向通过运送槽体的重心。

3)给料机的吊杆采取钢丝绳,支持吊杆的构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如构架有明显的跳动征象,将会影响给料机的正常事情。
沿给料机长度方向的吊杆应是垂直的,而宽度方向吊杆可以各自向外倾斜10°。

4)与给料机槽体相合营的进料和出料溜槽都应留有一定游动间隙,一样平常取25mm旁边。
进料和出料溜槽不得与给料机相碰,以免影响给料机的振动,并产生噪音。

5)不许可有过大的仓压压在给料机的槽体上(一样平常压在槽体上的压力应小于料仓排料口的1/4~1/5垂直投影的料仓压力),否则将降落给料机的振幅,从而降落物料的运送速率。

6)在给料机安装到给定位置后,应检讨槽体的横向方向是否水平,否则在运送过程中物料将会向一边偏移。

7)给料机机体和掌握箱箱体应按一样平常电气设备安装规程进行接地保护。

8)电磁振动给料机安装完毕后,应将振动器壳体上、下两面的检修螺钉松开(在检修时用它来调节和固定联接位置),否则将妨碍给料机的振动。

2、调度试运转

电磁振动给料机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空载调试。
调度好的电振机该当是在额定电压、电流和振幅值的条件下连续进行8h运转。
运转期间,振幅和电流的数值除随电网电压自然颠簸变革外,应是稳定不变的。

3、电磁振动给料机的利用维修

由于电磁振动给料机构造大略,易损件少,因而正常运转条件下维修事情量是较小的。
在电磁振动给料机的利用维修上应把稳:

1)开机前,先将电位器调到最小位置,接通电源后,迁徙改变电位器的旋钮逐渐地使振幅达到1.75~1.5mm的额定值(DZ1~5系列为1.75mm;DZ6~14系列为1.5mm),这时电流也达到额定值。
该设备许可在额定电压下带负荷直接起动与停车。

2)给料机生产量的调节,一样平常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调节给料斗机槽体的倾斜度,以增减生产量,但倾角最大不能超过20°;二是调节贮料出料闸门口的大小,以增减槽体料层的厚度;三是给料机生产量随其振幅的大小而变,而振幅的大小又随电磁线圈中电流的大小而改变。

因此,通过对可控硅整流器导通度的掌握,便可以掌握电磁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从而均匀连续地调节给料机的生产量。

3)在给料机运行过程中,须把稳不雅观察电流的稳定情形,如创造电流变动较大,则必须进行检讨。
引起电流变动的缘故原由一样平常有以下几种:一是板弹簧的顶紧螺钉长期运转后有松动;二是板弹簧发生断裂;三是铁芯和衔铁之间的气隙大小有了变革;四是各部位的螺钉有松动或脱落征象。

4)为了避免料仓中物料对槽体的冲击,在一样平常情形下,给料即不应卸空,在给料机和料仓中应保持一定的料量。

相关文章

老电工教你一秒判断电表是否烧坏

小编 电表是用来计量用电量多少的仪表,用电量多少在电工专业里称为 “电功” 。电功用W表示,单位是KWh,也便是我们常说的 “度”...

人工智能 2024-12-07 阅读0 评论0

防伪码变“伪码”严打假装伪劣商品是关键

扫描商品防伪二维码显示为正品,包装和利用感想熏染却有出入。有消费者向媒体反响,购买商品后遭遇虚假防伪码和“低廉甜头”防伪查询网站,...

人工智能 2024-12-07 阅读0 评论0

QC小组活动成果申报的整理

1 、 整理成果报告的一样平常步骤(1 由 QC 小组组长调集小组全体成员开会, 负责回顾本课题活动全过程, 总结剖析活动的履...

人工智能 2024-12-07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