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机房掩护管理和资源管理,规范标识,使设备掩护、线路掩护、资源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为日常掩护、应急调度、障碍查修供应快速、方便、准确的资源信息,特制订本规范。
一、 范围1、 机房标识;
2、 公共机架标识:MDF、DDF、ODF、ODM、MDM、DDM铭条等;

3、 电源:电源柜、电源线标识;
4、 尾纤及扎线标识:设备侧、线路侧、设备之间标识、其它情形;
二、 定义
1、 机房分区:表示机柜(机架)在机房中位置,以 N、S、W、E、L、R 表示北、南、西、东、左、右几个分区,未划分区的机房可以缺省;
2、 机列号:表示机柜(机架)在机房中位置,从01 开始体例;
3、 机架号:表示机柜(机架)在机列中位置,从01 开始体例;注:有列头柜的机列,机架可从00开始编号。
4、 面:A 和B 分别表示机柜的正反双面,单面的机柜可缺省;V和H分别表示MDF的直列面和横列面,单面MDF可缺省;
三、 解释1、 本规范综合考虑了掩护管理、资源管理、机方、线方等多方面哀求,各分公司本着“先长途,后本地”的原则开展履行事情。
2、 按照“谁掩护、谁卖力标识”的原则,根据光缆掩护一体化的掩护界面划定线方、机方的标识任务方。
3、 标识中涉及到的资源举动步伐名称和编码,严格遵照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长途、本地网络资源命名编码规范。
4、 标识的制作和标贴不能违背机房整治的干系哀求。
5、 标识一律采纳打印办法,打印办法采取专门的标签打印机。
6、 各本地网应遵照本规范,制订本地网具表示场标识方案,所有可选项在本地网内统一。
7、 尾纤颜色原则:线路侧和设备侧尾纤颜色必须区分。
a) 全省线路侧尾纤统一为黄底黑字;
b) 应急调度尾纤全省统一为红底黑字;
c) 对长途,设备侧尾纤及架间跳纤全省统一为白底黑字;
d) 对本地,设备侧尾纤及跳纤可以根据详细需求选择不同的颜色(黄色、赤色除外,本地网内统一);
8、 标识规格与字体大小根据机架机框的实际情形确定;建议中文选取黑体,英文选取Times New Roman。
四、 机房、公共机架标识
1、 机房标识
a、格式
位置信息
局站信息
机房类型
序号
≤10
≤2(字符)
≤2
必选
必选
必选
机房编码(必选)
解释:
①机房类型参照集团公司命名编码规范内定义。
②机房标识贴于机房大门处,适宜比例。
2、 MDF架标识
1) MDF架
a、格式
位置信息
MDF
连接符
所属分区
序号
面
=3
-
=1
≤3
=1
必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解释:V、H标识面,分别标识直列面、横列面。
2) MDF横直列
a、格式
位置信息
面
序号
=1
=2
可选
必选
解释:V、H分别表示直列面、横列面;
3) MDM模块
a、 格式
位置信息
MDM
序号
=3
=2
必选
必选
起止端号(必选)
利用情形(可选)
解释:利用情形可以为电缆编码及线序、起始号码段、起始用户端口地址、DSL板起止端口号、弹性号码标识等信息。
3、 DDF架标识
1) DDF机架
a、格式
位置信息
DDF
连接符
所属分区
机列号
连接符
机架号
面
=3
-
=1
≤3
=1
=2
=1
必选
可选
必选
-
必选
可选
或
位置信息
DDF
连接符
所属分区
序号
面
=3
-
=1
≤6
=1
必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2) DDM铭条
a、格式
DDF端口编码
本端设备端口编码
槽路/中继名称
电路名称
利用情形或转接点信息
对端DDF位置/对端设备端口编码
可选
必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解释:
①本端设备端口编码:是指DDF端口所对应的本端设备端口的编码。设备端口编码可采取“(机架号+板位号)/设备号+端口号”的格式,设备端口的编码前的区域、子区域、局站、机房编码可省略;
②槽路名称:对付多次转接,中转站没有落地的情形,如槽路名称太长,占用相同高次群的电路槽道采取以下办法处理:
③中继电路名称:交流中继电路的名称,经由传输的中继填传输电路名称,经由光路的中继填光路名称。数据中继电路名称参照《数据电路名称规范》解释。
④利用情形或转接点信息:若传输侧跳线对端是用户终端设备、交流机,或者是交流、数据、移动等用户DDF,则为中继名称,如:交流机模块号、交流机端口号、移动基站名称等用户供应、最方便处理业务的标识;如果传输侧跳线对端对应的是传输设备侧DDF或传输设备端口(经DDF直接转接),则为电路名称或标注为“转接电路”,这样一看到两行都是电路名称或“转接电路”标识就知道它是转接电路。
⑤对侧DDF端口编码: 指跳线另侧的DDF端口编码,而不是对端机房的DDF端口编码。若对端为设备端口,则为空,或者标明是设备及端口号。
4、 ODF架标识
1) ODF机架
a、格式
位置信息
ODF
连接符
所属分区
机列号
连接符
机架号
面
=3
-
=1
≤3
=1
≤2
=1
必选
可选
必选
-
必选
可选
或
位置信息
ODF
连接符
所属分区
序号
面
=3
-
=1
≤6
=1
必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2) ODM
a、 格式
位置信息
ODM
序号
=3
=2
必选
必选
起止端号(必选)
利用情形(可选)
解释:利用情形为光缆编码及芯序。
3) ODM面板表
a、 格式
端口号
光缆名称
纤芯号/纤芯总数
对端落地点
利用情形
利用局向
收发关系
可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可选
可选
解释:
①光缆名称:该纤芯所在光缆的名称或编号;
②纤 芯 号:纤芯在光缆中的编号;
③对端落地点:线路对端落地所在的机房或光交卸箱;
④利用情形:指占用该纤芯的设备名称、系统名称或客户名称等;
⑤局向:占用该纤芯的两端设备所在区域或机房,中央局在前;
⑥收发关系:此条光纤是吸收还是发送光旗子暗记,根据实际情形用汉字收、发分别表示;
⑦针对每个ODM制作一张表格,表格中的一个小方格对应ODM中的一个端口,贴在ODM旁便于查找核对的位置。小方格详细魄式如下:
4) 光纤配线架内标识(由线方制作)
@旁边构造的ODF架系统开放表:
@内外(单元式)构造的ODF架系统开放表:
解释:
①.根据ODF类型不同,开放表格式不严格限定,但内容需包括以上全部必选信息。
②.开放表中必须标明对应光缆本端所有纤芯利用状态(含本地网加芯),包括电信在用系统名称及收发情形;军队、网通等在用系统及收发情形;军队、网通等空纤;未利用光纤是否可用(不可用的简要解释缘故原由);有光保护系统的解释被保护系统主(备)用及收发情形。详细写法拜会上表中举例。
③.以上开放表格式紧张用于长途光缆,本地网设备可作参考。
五、 电源
1、 电源柜标识
a、格式
位置信息
LTG
连接符
所属分区
连接符
A/D
机列号
连接符
机架号
面
=3
-
=1
-
(直流/互换)=1
≤3
=1
=2
=1
必选
可选
可选
必选
-
必选
可选
解释:
①此标识与同列A面机柜标识朝向相同;
②列头柜一样平常都放在机列的最边上,机架号可从00开始编号;
③列头柜标识属性:同机柜标识属性;
④A/D表示直流和互换;
2、 电源线标识
a、格式
―――――
所属设备
电压类型
功能
事情线
设备机柜位置
+24、-24、-48、+48等
主用、备用
事情地线
设备机柜位置
+24、-24、-48、+48等
主用、备用事情地
保护地线
设备机柜位置
+24、-24、-48、+48等
保护地
―――――
必选
可选
必选
解释:
①当一个设备电源线存在多个主备用时,从“1”开始编号;
②电源线标识属性:颜色参照机房整治哀求,也可采取在列头柜内面板上粘贴电源线示意图办法,哀求示意图必须与实际情形同等。
3、 电源柜开关标识
与电源线标识同等,也可用对照脸色势。
尾纤及扎线标识
4、 设备侧
a、 格式
本端设备信息
对端设备信息
本端站点名称
系统名称/网元名称/设备名称/XDF编码
板位号
机盘名称
端口号
收/发
利用情形
收/发
对端站点名称
系统名称/网元名称/设备名称/XDF编码
板位号
机盘名称
端口号
必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必选
可选
解释:
①设备侧尾纤采取白底黑字标识;
②由于有些设备机盘实际占用槽位与网管不一致,有些设备机盘槽位按插板类型排序等情形,造成“板位号”有几种表示方法,但无论采取哪种,应只管即便与资源管理系统保持同等。
③利用情形:根据专业不同可为槽路名称、电路名称、中继名称、模块号、用户号码段、用户端口地址等信息。
5、 设备之间
a、格式
本端端口信息
对端端口信息
系统名称/网元名称/设备名称
板位号
端口号
收/发
收/发
系统名称/网元名称/设备名称
板位号
端口号
必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利用情形(可选)
解释:
①设备之间连接存在收发关系的,该项必选。
②采取白底黑字标识。
③由于有些设备机盘实际占用槽位与网管不一致,有些设备机盘槽位按插板类型排序等情形,造成“板位号”有几种表示方法,但无论采取哪种,应只管即便与资源管理系统保持同等。
④利用情形:根据专业不同可为槽路名称、电路名称、中继名称、用户号码段等信息。
6、 架间跳接
a、格式
本端XDF位置
利用情形
对端XDF位置
必选
可选
必选
7、 线路侧
a、格式
所属光缆
本端站
分隔符
对端站
纤芯号
必选
必选
-
必选
必选
解释:线路侧尾纤采取黄底黑字标识。
8、 其它情形
1) 应急调度尾纤
a、格式
本端ODF位置
对端ODF位置
应急调度纤芯号
必选
必选
必选
解释:
①.应急调度纤采取红底黑字标识。
②.两个方向的应急调纤在同一ODF架上时,标识上采取不同编号段加以差异;
③.当应急调度尾纤只布放在同一个ODF架上时,其标识仍旧按照上述规定格式,即“本端ODF位置”和“对端ODF位置”都打印同一个ODF编号。
2) 跳纤站ODF架间尾纤
a、 格式
所属系统
对端XDF架信息
上游站
下贱站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解释: 高下游站是光盘所在站,不是光缆两端站。
3) 光保护系统设备尾纤
a、 格式
本端设备信息
光保护系统信息
对端设备信息
本端站点名称
系统名称/网元名称
板位号
光口号
收/发
收/发
光保护系统简称(OPU)
光保护系统端口名
对端站点名
系统名
板位号
光口号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须
可选
可选
可选
4) 光保护系统设备标识
a、 格式
光保护系统一样平常为插盘式,对每一个别系的一个方向用一块插盘,3对尾纤实现保护,对应的3个端口都标有名称(如主用收发、备用收发、设备收发)。
对每一块插盘可不才方(或上方)对应处,贴上所保护的系统名、方向。即:
系统名
方向
必选
必选
5) 光保护系统尾纤
a、 格式
光保护系统尾纤标识:连接设备的尾纤与设备出纤一样,与ODF连接的尾纤如下:
所属系统
收/发
对端站
光保护系统主、备用
光缆名称/纤芯号
ODF位置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可选
6) ODF与光保护系统连接的尾纤
a、 格式
所属系统
收/发
对端站
光保护系统主、备用
收/发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可选
7) 当设备与光保护系统之间有光放大器时,光放大器及其连接尾纤标识为:
a、 光放大器标识
系统名
方向
光放大器
必选
必选
必选
b、 光放大器至光保护系统之间的尾纤两端标识
所属系统
收/发
对端站
光放大器出纤
必选
必选
必选
必选
另附机房培植B级标准
1.动力系统监控动力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全部电源设备,如柴油发电机组、配电柜、UPS、直流电源系统等。
供配电:监测一级、二级互换配电柜的主回路和各分回路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数、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监视各级开关的开关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的变革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记录和报警处理。
UPS:在UPS供应商供应UPS通讯协议的情形下,可以监测协议供应的所有参数和状态,在无通讯协议的情形下,可增加其它赞助设备(如电量仪等)来测得。参数包括输入输出电压、电流、频率、功率、蓄电池组的电压、后备韶光、温度等;状态包括整流器、逆变器、电池、旁路、负载等部件的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的变革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记录和报警处理。
2.环境系统监控环境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空调设备(精密空调或舒适性空调)、泄露(漏水或漏油)监控、温湿度监控等。
精密空调:根据精密空调供应商供应的通讯协议,实时监测精密空调的回风温度、回风湿度、冷冻水进出温度、流量、冷却水进出温度及冷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事情电流等参数;监测事情状态包括压缩机状态、风机状态、加热器状态、抽湿器状态(水冷式空调还可监测到冷却水塔的补池塘液面状态、冷却水塔风扇状态、冷却水阀门状态等)等各种事情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变革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实时的记录和报警处理。掌握空调的启停、调节温度和湿度。
泄露检测:通过采集测漏主机的报警旗子暗记监测漏水(油)感应线上任何点的漏水(油)情形和漏水(油)故障情形,以及报警信息处理和报警复位。对付定位测漏主机的监测,还可在画面上精确显示漏水(油)的位置。
温湿度:通过采集温湿度传感器所监测的温度和湿度数据,以直不雅观的画面实时记录和显示机房各区域的温湿度数据及变革曲线,以及越界报警信息处理。
新风机:监测新风机的事情状态以及启停掌握和报警信息记录和处理。
3.监控系统保安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门禁系统、CCTV图像监控系统及其它防盗系统,可直接融入大楼的保安系统。
门禁系统:通过门禁掌握器供应的协议或门禁牵制软件监测门的开关状态,刷卡开门的韶光、门区及卡号,记录和显示进出门统计资料以及报警信息处理。掌握门的开关、门禁系统与CCTV系统联动对进出机房的职员进行自动录像等。
图像监控系统:KH2000-V6.0的图像监控系统超越硬盘录像技能,采取视频组态的观点,将各通道的图像以控件组态的办法随意插入某个界面,对付大型的监控系统而言,以电子舆图的办法来集中管理各个园地的数据和图像的界面,十分方便。
动力环境监控和闭路监控合二为一,因而可以随意实现动力环境与图像的联动掌握,一旦有非常事宜发生,监控系统自动弹涌现场图像画面,即时录像并作报警提示和处理。
红外探头监测:通过采集红外探头的报警旗子暗记实时监测红外布防状态,当有人入侵,监视系统以直不雅观的画面显示报警信息并作报警关照,采纳掌握方法如联动摄像机,启动录像等。
4.系统构造哀求1、为方便利用,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应基于TCP/IP,网络功能强大,须要完备实现机房的集中监控。管理职员可通过内网、外网进行监控或管理;利用IE浏览时应无需安装任何软件。
2、系统整体设计需采取分布式构造,以提高系统整体事情效率,并为将来的掩护和扩展供应便利。
3、系统软、硬件均需采取模块化构造,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并为将来的掩护和扩展供应便利。
4、各子系统之间相对独立;某一子系统涌现问题时只需改换相应模块,无需停滞系统运行,对其它子系统不产生任何影响。
5.系统性能哀求1、监控做事器通过国家3C认证,高稳定性、具备本地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以担保机房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网络涌现问题时不受影响。
2、系统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将来的系统需采取模块化设计,以方便掩护和扩展,并担保某一机房设备涌现故障时其它机房不受影响。
3、系统需支持RS232、RS485、RS422、TCP/IP、SNMP、OPC、DDE、MODBUS、ASCII、LONKWORKS、BACNET、C-BUS等各种标准化协议和接口,以用于快速方便的将各监控工具集成到系统中。
4、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戒备方法,对所有操作职员按其事情性子分配不同的权限,并有完善的密码管理功能,有效的担保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5、在打消硬件及监控设备本身的故障时,系统的误报率哀求小于0.1%。
6、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各监控模块故障、传感器故障以及各智能设备与监控系统之间、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一旦创造通讯故障(包括系统本身的硬件故障),系统能在第一韶光发出报警信息。
6.系统功能哀求1、平台软件:须要全中文界面,必须支持中文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支持MySQL标准数据库。
2、支持在同一平台年夜将动力环境、门禁、视频整体集成,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可管理性、易用性、安全性。
3、系统界面:参数实时动态显示,界面完备汉化,支持电子舆图;支持树形构造、园地布局,设备照片或图片直接显示屏幕上,场景逼真,鼠标掌握,操作大略,可根据现场情形随意定制主界面和各个子系统的界面。SERVER、CLIENT及IE均采取模块构造,当用到何种设备时,才装载此设备所需的模块,未用到的模块不用装载。
4、权限管理:系统需支持10级或以上的权限级别,并可根据用户的不同自由组合权限,整体过程支持由用户自定义完成;具有用户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具有登录后自动注销功能,注销等待韶光可由用户自由设置。
5、报警管理:需具备短报警、电话报警等多种办法;可根据级别设定报警办法;报警发生时系统界面可自动跟踪;分外报警可人工屏蔽;报警具有详细的检索查询器及报表天生工具;具有确认过程,可录入处理见地和结果;具有精确定位能力。系统具有单独的报警设备页面,在正常时候,报警设备页面不显示,在报警时候能够展示所有报警的设备,让用户清晰快速创造问题所在。
6、联动功能:支持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动,联动内容可自定义,过程无需编程,采取策略组态模式,可根据利用者的须要自由变动逻辑关系。
7、在线扩容:系统可在一直止监控系统运行的情形下进行监控工具的增加和监控点的增加,避免涌现升级时的监控盲点。
8、系统日志:包括用户操作日志、系统运行状态日志、报警日志、值班日志等。所有日志可以根据查询条件即时天生报表,并可打印输出。
9、系统所有的数据应可以保存一年以上(不含视频监控图像数据)。
10、扩展性:系统支持客户根据未来管理需求升级扩展为DCIM系统平台,提高机房可用性,并供应成熟的DCIM系统界面。
11、稳定性:在中国机房产品市场霸占率中机房环境监控都排名前三名,并供应原厂盖章的海内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机房用户的调查报告。
12、做事性:网上有具有ICP备案的专门售后做事平台,且有效运行超过一年以上,可网上在线进行故障报告、流程跟踪和专家24小时应答等功能。
7.监控平台软件支持在同一平台年夜将动力环境、门禁、视频整体集成,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可管理性、易用性、安全性;
呈现全中文界面,图形化设计功能。界面的构造、层次应清晰明了,能够实时直不雅观地显示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
系统应能够监控到干系设备的实时参数,并能实时通过曲线趋势图进行显示;
系统的报警级别按主要性设为1-10级,级别越高的报警,表示主要性和危害性越大。系统应具有并行处理报警的能力,对报警事宜按优先级的高低进行处理,关通过改变颜色进行识别。
可以根据报警事宜的报警级别供应不同的报警办法,每次报警均对应着一对报警短信(报警和规复),当一个报警状态解除时(解除条件可以自定义),系统可自动发送相应的规复短信,以便机房管理职员随时节制干系动态系统日志应至少包括用户操作日志、系统运行状态日志、报警日志、值班日志等。所有日志可以根据查询条件即时天生报表,并可打印输出。
8.弱电防雷与接地系统大楼中信息系统弱电系统浩瀚,还有互换和直流电源系统,各个别系都有独自的接地哀求,按功能分有防雷地、事情互换地(N线)、静电地、屏敝地、直流地、绝缘地、安全保护地等,为了各接地装置之间不能经土壤击穿和避免相互滋扰,防雷接地与其它接地装置在土壤中需隔开较大的间隔(如20m),由于城市中大楼的接地装置受到接地装置园地的限定,无法实现上述间隔间隔,因此按照现行的国家干系防雷标准,应将上述接地实现共用接地系统。在电子设备有分外哀求时,应采取瞬态接地技能。
明确地讲,所说的共用接地系统是将防雷地、事情互换地(N线)、静电地、屏敝地、直流地、绝缘地、安全保护地等做在一个接地装置上(常日是大楼根本地),接地电阻值取个中的最低值。完备的共地系统不仅采取公共的接地装置,而且采取公共的接地系统,共地使电子设备无法受到地电位反击。
从大楼接地点引入两根BVJ32到各机房内。在各机房安装等电位汇流排,形成等电位接地体。哀求阻值≤1Ω。并且在机房内离墙0.8米设置一圈40×4铜排,组成均压环。将机房内的各种接地(如直流事情地、安全保护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等都接到等电位均压环上。
8.1.弱电井设备接地
弱电井设备接地主假如指弱电设备的接地,紧张方法是设备部分通过其供电插座内的PE线直接接地,机柜部分引出接地线到弱电接地干线上,各弱电井配置接地端子箱。
8.2.主要终端设备接地
主要终端设备紧张指打算机终端设备、弱电主机等设备,其接地主要通过供电插座的PE线接地就近连接到相应的连接端子上接入机房的接地网,防雷部分由相应的设备避雷器实现。
8.3.弱电系统接地体
大多数建筑物采取联合接地系统,采取共地不共线原则,其弱电系统接地体便是大楼的根本接地体,根据实际,方案中设计防雷接地、互换事情接地,市电保护接地,弱电系统接地与建筑物的等电位体相接。逻辑地网与大楼方供应的独立单独接地极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