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院计策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帮助下,中科院福建物质构造研究所、构造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新涛研究组研究员盛天录等人在前期氰桥稠浊价化合物及其金属—金属电荷转移(MMCT)的研究根本上,以稠浊价双核钌簇单元(Ru2V(ap)4)为基元,合成并详细表征了首例稠浊自旋氰桥四核钌化合物[Ru2(ap)4-CN-Ru2(ap)4](BPh4),副研究员林晨生通过理论打算阐明了该稠浊自旋态形成的缘故原由。研究表明,在该化合物中,与氰桥碳审察连的Ru2片段的自旋态为S=1/2的低自旋态,而与氰桥N审察连的Ru2片段的自旋态为S=3/2的高自旋态。紫外可见接管光谱剖析和TDDFT打算表明,在该化合物中存在由高自旋簇单元Ru2V(ap)4(S=3/2)向低自旋簇单元Ru2V(ap)4(S=1/2)的电子转移,这是具有相同价态但不同自旋态金属簇单元间MMCT的首次宣布。干系研究结果揭橥在《德国运用化学》杂志(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15344–15348),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吴新涛和盛天录共同辅导的博士生苏少东。
该研究结果不仅为双核钌化合物自旋态调控供应了新策略,同时相同价态不同自旋态金属簇间MMCT的创造冲破了人们对MMCT常日只能发生在不同价态金属间的认识,为人们深入理解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电子转移征象和分子电子器件的合理设计供应了新思路。
福建物构所在金属间电荷转移研究中取得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构造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