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平凉市开展调研采访活动,深入挖掘当地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方面的好履历、好做法。
平凉市位于甘肃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主要节点城市。其独特的区位上风和相对富集的资源上风,为当地发展诸多特色家当供应了便利条件。
家当发展“链条化”

平凉市静宁县昊康牧业肉牛养殖基地里,环型木质栈道长廊两侧的墙壁上挂着内容丰富的宣扬板,展示了与牛干系的各种科学知识和文化故事等内容。栈道下方是肉牛养殖区域,耳朵上带着不同颜色耳标的肉牛在标准化牛棚内或卧或站。“我们这里,撒料的有撒料车、搅拌的有搅拌机……全部用的是机器化,比以前养牛要前辈许多。”昊康牧业副经理尹贵平先容。
甘沟镇家当领悟经济示范园暨昊康牧业肉牛养殖基地里的小牛犊毛色光亮、体格健壮。公民网 邵兰摄
平凉有着悠久的养牛历史,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平凉红牛”独特的优质肉牛种质资源,长期以来,“平凉红牛”家当都是当地的计策主导家当之一。该肉牛养殖基地环绕“平凉红牛”家当链,瞄准当代畜牧业发展方向,方案建成办公管理区、赞助生产区、规模养殖区、粪污处理区、防疫绿化隔离带、科技做事中央、聪慧牛业运行中央“四区一带两中央”功能区域,配套撒料车、搅拌机、清扫车、恒温饮水机、推拿刷、音乐定时播放器、运动场等举动步伐,实现养殖环节全机器化作业。该肉牛养殖基地带动甘沟、四河、红寺等5州里28村落4000余户庄家栽种优质饲料玉米1.2万亩,配套建成产量20万吨的有机肥生产线1条、年屠宰能力达3万头的屠宰线2条,日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厂污泥20吨、牛粪15吨、废旧果树枝条5吨,实现了牛家当的延链补链强链,构建形成了“草蓄肥、种养加”循环农业体系,推动形成一产引领、二产跟进、三产领悟的家当发展新格局。
家当发展“标准化”
果园气候站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温度、湿度等信息;
果园路边的展示牌标明栽种果品的名称、原产地和特性等信息;
果园对面坐落着静宁苹果电子商务中央;
……
这里是平凉市静宁县城川镇当代果业示范基地暨静宁苹果良种苗木组培繁育中央。
泾河川万亩当代农业家当园。公民网 邵兰摄
近年来,城川镇坚持把发展当代果业作为强农富民和推进家当振兴的根本之举,抢抓“静宁苹果”作为平凉市9条重点家当链之一的发展机遇,致力在品种选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高质量发展高下功夫,大力履行老果园更新改造,健全果业社会化做事体系,稳步加快果家当高质量步伐。“目前,我们从自身动手,重点提升苹果果品的质量,同时加大品牌的宣扬和推介事情,持续擦亮‘静宁苹果’金字招牌。”静宁县果业办公室主任贾军平说。
在城川镇当代果业示范基地暨静宁苹果良种苗木组培繁育中央,依托聪慧滴灌系统、果园气候站等举动步伐,“静宁苹果”被授予了“科技代价”。公民网 邵兰摄
据先容,城川镇按照“政府主导、项目带动、全域谋划、有偿做事、经营在企、收益于民”的思路,建立健全果业社会化做事体系,聚拢果业“好手”,组建农技、农资、营销三支社会化做事团队,聘请专家和技能职员对果农进行技能培训辅导,向果农推广新技能、新理念,提高果农管园务园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培养了一批“爱农业、懂技能、会管理、善经营”的屯子实用人才,大力保障苹果产量增收增产,进一步夯实了农人果家当经营性收入。
家当发展“聪慧化”
辣椒、西红柿、人参果、茄子……泾河川万亩当代农业家当园的日光温室内,各种作物活气盎然。
该家当园位于平凉市崆峒区白水镇中部的泾河南岸川区河谷地带,区域覆盖王寨、马莲、打虎、白水、焦庄5个行政村落,总面积1.1万亩,以家当发展、农旅领悟等为紧张元素,打造集生产、加工、发卖、科研、培训、农旅为一体的农业一、二、三产领悟发展样板园区,是崆峒区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区域农业当代化的主要支撑。
据先容,该家当园大力推广秸秆反应堆、水肥一体化、菌菜轮作、“畜—肥—菜”的循环农业和尾菜资源化利用技能,创新实行聪慧农业,履行智能不雅观测技能推广项目,安装病虫情物联网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和绿色防控设备,实现了预警和预报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每亩农药支出用度减少200元以上,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家当园全面实行“农人+”利益联结模式,与园区周边“三类户”签订常年用工协议200多人,年收入可达2万元。该家当园全部建成后,估量可实现年产值1.6亿元,将带动周边群众1万人从事蔬菜栽种以及田舍乐、民宿、农产品供销等发达兴起,多渠道促进农人增收致富。
家当发展“规模化”
面对轰隆作响的弘大生产机器,平凉国维年加工150万吨玉米生产淀粉项目的事情职员拿出一颗玉米粒向先容:“这种品种的玉米,它不同的部分在这里会被转化成食用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蛋白粉、喷浆玉米皮等产品。”
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公民网 邵兰摄
平凉国维年加工150万吨玉米生产淀粉项目位于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在招商引家当方面,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牢牢环绕生物制造、智能终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家当,按照“延链、补链、强链”的家当发展思路,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进一步深入谋划履行生物制造家当链,依托平凉国维年加工150万吨玉米生产淀粉项目,以玉米淀粉为根本质料,利用生物技能生产葡萄糖等糖类、赖氨酸等酸类、玉米化工醇等醇类、变性淀粉和酶制剂等产品,力争通过3—5年努力建成百亿级生物制造家当链。
据悉,该项目按照“一次方案、分期培植”的办法履行,项目整体建成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缴纳税收6000万元,吸纳就业1000人。
武断“进”的信心,细化“稳”的举措,铆足“拼”的干劲。平凉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紧张任务,抓项目、优环境、兴家当、匆匆发展,在项目培植、家当赋能、破解瓶颈上聚力攻坚、挖潜增效,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6.9亿元,增长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