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再生资源企业遭遇失火,
50万元旁边的现金被烧焦。
企业卖力人当即到银行寻求帮助,

鉴定清点,兑换“火烧币”。
10月11日,
从中国公民银行
(以下简称“公民银行”)
苏州市中央支行理解到,
目前鉴定清点事情已结束,
为企业兑换了24万多元,
挽回近半丢失。
近年来,随着电子支付的兴起,
利用纸币的人减少,
但残损、“火烧币”鉴定兑换案例时有发生,
业内人士表示,
对付分外残缺污损公民币,
不要拍打、挤压、揉搓,
要保持原状,
并及时申请鉴定兑换。
马师长西席申请鉴定的“火烧币” 来源:苏州日报
50万“火烧币”经鉴定挽回近半丢失
马师长西席在苏州吴江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废品回收时,常常要给一些老人找零,就在公司放了各种面值的现金,突遭失火后,导致50万元旁边的现金被烧。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把这些“火烧币”送到了银行鉴定兑换。
面值100元的“火烧币” 受访者供图
10日,中国农业银行吴江谭丘支行接到马师长西席的乞助,有50万元旁边的“火烧币”需紧急鉴定、清点。该支行立即向公民银行吴江支行要求“声援”。
由于数额较大,鉴定困难,公民银行吴江支行申请到苏州市行鉴定。公民银行苏州市中央支行当即组织专人与中国农业银行苏州分行清分中央的事情职员一起投入到“火烧币”的抢救中,尽可能帮企业降落丢失。
险些炭化的现金 受访者供图
据当地媒体拍摄的***显示,马师长西席带过去的“火烧币”是不同版本、不同面值的现金,不少已被火炙烤到炭化,还有塑料袋装着已经完备烧毁的玄色粉末。清分职员围着事情台小心谨慎地拿起一沓查看、用大头针把纸币一张张拨开,再鉴定、清点、打包、封装。
“事情职员连大气都不敢出,恐怕把手里的‘火烧币’弄碎。”11日,公民银行苏州市中央支行货币金银科的事情职员表示,从业多年来,还是第一次碰着烧毁这么严重、数量这么多的残损币,鉴定清点难度非常大。现场清分后,还要按照每100张一沓包装好,每个包装都附上干系图片和鉴定证明。
该事情职员称,当日共组织了8位清分职员,经由10个多小时的紧张事情,鉴定清点结束,共清点出公民币24万多元,并帮助企业进行了兑换。
10日下午,马师长西席见告,厂房动怒缘故原由暂未查清,已经完成了20多万元的兑换,“非常感谢银行,帮我挽回了部分丢失。”
清分职员正在对"火烧币"鉴定清点 受访者供图
不少网友对银行事情职员的做事精神高度夸奖,同时也产生疑问:碰着残损公民币或“火烧币”该怎么办?
2017年5月,中国公民银行正式发布履行了《不宜流利公民币纸币》金融行业标准,明确了不宜流利公民币的观点,界定了各种残损公民币特色。根据该标准,12类残损公民币不宜流利,个中就包括“炭化”的环境。
该标准规定,公民币纸币因受高温浸染,形成票面局部纸张炭化,有下列环境之一的,为不宜流利公民币:票面涌现一处炭化,其炭化面历年夜于10平方毫米的;票面涌现多处炭化,累计炭化面历年夜于18平方毫米的;票面炭化面积虽未超过规定标准,但遮盖了主要防伪特色之一,影响防伪功能的。
根据有关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现金收付业务中必须按照标准对回笼券进行清分,不得向社会公众年夜众支付不宜流利公民币;社会公众若手中持有或收到不宜流利公民币,应及时到银行业金融机构兑换。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该按照中国公民银行的规定,无偿为"大众年夜众兑换残缺、污损的公民币。
转自:纵目***
来源:礁点***